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从文化哲学角度对个人、社会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考察,本文指出先进文化的最终方向是指向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最高阶段,最终目的是通过社会的可持续进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是统一的,社会进步必然历史地体现为人的发展程度。阐述了成人教育的迅速崛起及其发展趋势所倡导的终身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和大众教育观、全面效益观等,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目标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文化进步中人的需求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需求实现机制中群众的实践活动、科技进步、教育引导等本质性动力因素的阐释,可以说明在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的文化进步中,由人的需求到文化的进步是一个系统的链接过程,缺失其中的任一个环节都无法使需求发挥其动力功能。  相似文献   

5.
郭晓君、赵建辉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12期中撰文指出: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自身生产、综合素质、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推动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传统人向现代人全面转化的过程。人的现代化与整个社会进步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个整体进化或转化。现代发展是综合发展,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主体、中心和终极目的。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人的现代化就谈不到人的全面发展,更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有时见物不见人,片面强调经济现代化,留下了深刻教训。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已经构成,可是我国人的现代化程度却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不仅在城镇中存在大量的法盲、科盲、市场盲,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内在统一性。如何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实现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理论和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深入分析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厚内涵,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贯彻科学发展观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内在统一性.如何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实现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理论和实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深入分析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厚内涵,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 ,在一定意义上说 ,是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两手抓”的“两点论”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重点论”的统一。这是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那种认为邓小平在 90年代初阐明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 ,并主张我们必须确立这种发展观的看法 ,既不符合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实际 ,也不适合现阶段中国国情 ,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欲望、兴趣、激情、信念、意志等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负面效应.要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抑制、弱化其消极作用,我们必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理性和非理性的协调统一,在理性的支配和指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必须使人的非理性因素顺应社会客观规律,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强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教育和培养,塑造现代理想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营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使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观点,值得商榷。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第一个层面,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第二个层面,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观点,值得商榷。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第一个层面,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第二个层面,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一、制度及制度的发生基础所谓制度,不同的学科、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有着不同的解释。社会人类学从文化方面对它论说,称它为文化惯例,即将制度看作是一种行为模式。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迅捷的态势,适度融入慢和静的因素,有利于文化建设的科学运行。在文化建设领域,更需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内部规律,改变盲目追求文化建设的速度与宏大模式的现象,把握快与慢、动与静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4.
人类奋斗的最高目标追求为人类自身的解放,即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乃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马克思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从一切“非人”或“异化”的境遇中“解放”出来的价值理想之所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实现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五个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为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对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湟西纳地区阳坡人的“耍牦牛”仪式,依借原有山神信仰等文化资源,逐步成为独特的文化表相,阳坡人早已将其视为自己的文化传统而精心维护着仪式过程和祭拜诉求。从阳坡人的耍“牦牛”仪式历程可以看到时下被视为“原生态”的文化是如何被前人制造的,也进而可知:一些“原生态”文化或“传统”只不过是前人在特定场域下制造并用来借以宣示自己在区域社会中的阶序而已,隐匿其后的社会本相是人群间的竞争或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提出和谐社会思想,有三个基本的理论维度,他是在批判现存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提出理想和谐社会的,是在展望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过程中提出理想和谐社会的,是立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出理想和谐社会的.马克思提出和谐社会的三个维度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启示:一、我们要认真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长处,但绝不能盲目崇拜资本主义社会.二、社会主义社会应积极为实现各种社会和谐创造条件,不能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三、坚持以人为本,反对重经济发展轻人发展的倾向.四、既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要充分看到各种有利条件,对前途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