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民间组织发育的“内外交加”困境是在由单位制时期向后单位时期转变的宏观背景下发生的.通过对X社区安全自治管理小组在成立和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分析发现,这些“内外交加”的困境表现在:社区民间组织存在着组织资源匮乏、组织权威失效、社会认同度低下等方面.而社区民间组织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对社区民间组织发育的忽视、社区民间组织自组织化的“弱视”以及社区居民对社区民间组织的漠视.要突破这些制约因素,就必须在政府层面上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规划及相关制度建设,以提升与社区民间组织“合作共强”的能力;在社区民间组织层面上,要规范其活动行为以增强组织权威;同时还要动员各种社区力量参与到社区民间组织中以改良其发育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自80年代中期以来,社区在中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伴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民间组织获得了成长的动力.由于中国社区建设的时间比较短,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受到诸多限制,存在诸多问题.社区民间组织立足于社区,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需要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来支撑,因此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社区民间组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政党与民间组织是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运作主体,对培育健康、有效的政治生活形态具有积极效应.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政党与民间组织在利益整合区间、目标取向、结构体系、意识形态、资源空间、立场取向、产生时间、功能形态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同时,两者也存在共通要素:民间组织与政党具有功能互补性,处于"非零和"博弈状态.  相似文献   

4.
于家琦 《理论界》2011,(1):41-42
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题中之意和重要内容。当前,社区民间组织类型多样,组织活动丰富方式灵活,具备服务居民的基础条件,它们还配合居委会进行社区舆情疏导工作。同时,社区民间组织面临着缺乏经费支持、维权功能较弱等问题。今后,需要增加服务类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组织的诉求表达功能,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推动社区民间组织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忆源 《兰州学刊》2009,(1):176-180
当前我国民问组织的培育发展面临着众多困难、重重障碍,但是此项工作又是势在必行。因而,文章提出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资源,探寻民间组织培育发展的突破口,并以此促进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工作。并且分析广州市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广州市可以以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作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的突破口,最后提出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民间组织的治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与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应从城市社区民间组织的功能定位分析出发,坚持统筹规划、重点培育、分类管理的原则.此外,还应加强立法,构筑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社区民间组织自我发展功能;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利于社区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邓恩远 《中州学刊》2006,(4):107-109
从界定民间组织与社区民间组织的异同入手,在深入分析了社区民间组织特征的基础上,文章对社区民间组织在加强社区管理、推进社区自治、拓展社区服务、凝聚社区力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构建和谐社区整体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指出社区民间组织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完善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准和市民社会的成熟标志.近代中国民间组织在晚清北洋政府权威软化时,承担了较多的公共事务,并在实践中促进了组织结构和观念的变革.然而受到专制文化和民间组织领导层软弱的制约和束缚,近代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面临着重重障碍.因此,如何限制政府权力的肆意扩张和增强民间组织的内在质素,是一项有待认真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张禹青  彭定萍 《理论界》2014,(12):90-97
本文从组织规模与类型、组织结构、组织行动等方面对北京市社区治理中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活动情况进行剖析,并结合北京实际,揭示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总结当前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能力。通过研究发现,社区民间组织既能有效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为公众提供参与交流、活动的公共空间和平台,同时社区民间组织在预防社区矛盾和善治社区等管理方面也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蒋秋霞 《理论界》2009,(7):153-154
本文利用对杭州市26个社区82家民间组织的有关调查数据,从组织的性质、规模、经费来源、自律性、独立性等方面对杭州市社区民间组织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杭州实际,就如何增强社区民间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间组织的存在,是我国农村社会从古至今发展的鲜明特点。在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变革中,农村社区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农村民间组织从种类和数量上也发生了变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社会的基本特点,农村民间组织的定义、农村民间组织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陈义杰 《理论界》2007,(9):38-39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民间组织作用的发挥。依据民间组织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政府要积极培育和扶持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实现政府与民间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民间组织是我国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本土民间组织参与的扶贫开发在扶贫介入、选择、实施和管理过程中产生了官方影响与民间自觉双重路径融合的行动模式,区别于传统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扶贫或独立扶贫.同时这一行动模式也使民间组织在扶贫资金来源、扶贫模式及合作关系上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并进一步影响其在社会扶贫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即规避组织的行政异化以及作为社会扶贫中介者、调和者、创新者和引导者角色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间组织的道德规范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当代民间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减轻了政府与企业的压力。但在民间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公益腐败”、“公益低效”等负面现象,严重损害了公益事业的形象。究其原因,在于民间组织缺乏清晰明确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需要围绕公益和效率来构建中国民间组织的道德规范,通过组织文化的建设来推动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玉玲  陈政 《理论界》2010,(6):190-19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社会生活自由度的提高以及联络工具的发达,我国的民间关系,在内容、形式和功能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研究民间组织形成和功能扩张的机制及其走势,对它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约,是推进廉政建设,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民间组织的动员包括民间组织对个人的动员与政府对民间组织的动员,民间组织的动员机制是这两方面的要素所形成的有序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民间组织及其成员都是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其余要素是围绕行动主体需求而建构的制度体系。民间组织动员机制的建构,应充分考虑组织与个人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方面的诉求,借助正式组织结构与非正式关系网络两种沟通渠道,使用现实与网络两种平台,建构法律制度与文化氛围两方面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基于单位体制的社会秩序与组织模式面临转型与重构,社区逐渐取代单位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手段。然而,较低的组织化程度使社区尚不足以实现其多种内涵,也不能够促进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化和承担城市社会管理的各项功能。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显示了一条社区组织化的新路径,但其各种类型发展的不均衡则造成了社区虚浮的组织化。政府转变观念并予以推动和扶持,有助于社区民间组织充分发展,实现社区多层面的组织化,为新时期中国社会管理奠定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浙江新兴民间组织党建工作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组织党建工作有其特殊的意义和条件.民间组织中的两翼--"社团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党建工作,又各有其特殊条件,如前者为会员制后者是员工制;前者以会费和捐赠为主,后者是产品、专业等有偿服务收入为主;前者为松散型管理后者是紧密型纽带等等.本文对民间组织中两种组织的生存背景和党建工作条件、环境做出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并就改变目前党建工作粗放式套用传统经验、提高新兴民间组织党建工作实效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青国 《兰州学刊》2005,(4):241-244
本文从对民间组织的界定出发,具体阐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民间组织兴起的状况.但当代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却面临着巨大现实困境.因此,我们应注重党政领导干部观念的彻底转变、经济转型背后公正与自主的凸显,继续推进与完善政府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寻求"制度"出路,并努力建构有利于民间组织成长发展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20.
浙江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机制:资源依赖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间组织取得快速发展.民间组织与政府具有提供公共服务的互补作用.本文运用资源依赖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框架,考察浙江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机制.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目前政府与民间组织的非平衡依赖关系,并提出构建未来政府与民间组织基于公民公共服务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