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欧元问世和蒙代尔荣获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关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认识和讨论又引起人们的空前注意.本文试图将"最优货币区"理论应用于建立亚洲货币区的讨论.首先简要回顾"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观点,然后结合亚洲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特点,分析组建亚洲货币区的压力、存在的难点和前景及我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从经济周期同步性与经济冲击对称性角度,考察了中国两岸四地构建最优货币区的经济基础。实证结果显示,两岸四地虽然在短期内具有共同周期,长期内存在共同的发展趋势,但是,在经济冲击方面仍不具有对称性,这说明短期内尚不满足构建最优货币区的条件。为此,两岸四地应加深地区间的货币合作,增强其对不对称性冲击的调节吸收能力,以降低外部冲击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视角分析亚洲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我们从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性入手,对亚洲货币合作进行了分析.从研究来看,亚洲和东亚目前尚不具备构成货币区的条件,这使得货币合作目前仅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进行;进一步讲,亚洲要达到货币一体化、形成最优货币区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亚洲各经济体在经济和政治层面做出努力.但是,共同利益原则将使亚洲经济货币合作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4.
周颖  纪振强 《南都学坛》2003,23(5):104-10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区域金融合作的极大关注。为了防止新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应对世界范围内区域货币一体化潮流的强烈挑战,开展有效的地区货币合作。未来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前景,将集中于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应建立东亚区域性紧急融资机制;其次应改革东亚汇率制度安排,建立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RM)的亚洲汇率联动机制;最后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ACA)。总的来说,未来东亚货币一体化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在最优货币区内实行货币一体化(即货币统一)需具备一些条件,依据最优货币区基本理论,从贸易相互依存和经济开放程度、劳动力流动性、宏观经济趋同和波动三个方面,讨论拉美地区实行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当前拉美货币一体化进程表现出两种倾向,即美元化和创建独立自主的货币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国际货币战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随着欧元区的形成、美元化的出现,东亚国家迫切要求建立亚洲货币一体化.在这种区域货币一体化趋势下,我国应该审时度势,树立人民币国际货币战略,这是中国以大国姿态积极参与金融全球化过程的一种必然选择.建议当前应分三阶段实施人民币国际货币战略.近期目标是实现意愿结汇,推动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自由兑换.第二阶段是选择最佳路径,谨慎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第三阶段是推进人民币成为亚洲支点货币,促成亚洲货币区形成.借鉴欧洲货币联盟实践经验,提出通过中日货币合作,构建亚洲多重货币联盟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亚洲货币合作:理论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区域货币合作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亚洲货币合作可行性的研究表明:亚洲地区仅在某些方面符合构建最优货币区的基本条件,而在一些重要方面尚存有欠缺。此外,并非所有国家之间进行货币合作都具备条件。因此,亚洲尚不具备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制度保障、以汇率目标区为主体的货币合作机制的条件。现实的选择是,小型开放经济体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优合作伙伴,逐步推进次区域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亚洲区域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和迫切性,同时注意到实施亚洲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现实困难,从而提出了亚洲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合理进程和步骤。认为亚洲区域货币一体化,首先是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从亚洲货币基金推进到建立、健全亚洲汇率联动机制,最终过渡到单一货币。  相似文献   

9.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各国都曾努力促进和加强东亚金融合作特别是货币合作。但碍于各种原因,东亚货币合作目前仍处于较低层次,且总体进展缓慢。随着东亚经济整体走向复苏,对区域经济与货币合作的要求也不断加强。回顾和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的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东亚货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欧元于 1999年年初如期启动 ,它标志着“欧元单一货币区”最终形成。但欧元的启动并不意味着货币一体化取得了完全成功。事实上 ,“欧元单一货币区”的建立与“最优货币区”的形成条件尚差一段距离。本文通过对“最优货币区”的形成条件以及“非最优货币区”为达到“最优货币区”的标准而采取的不同的调节机制和手段的分析 ,对我国货币一体化的未来作出了建设性的描划画  相似文献   

1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研究缘起于辽宁省"五点一线"的开发战略构想,笔者认为,"五点一线"战略构想从本质上来说是东北振兴规划思想的超前体现,是东北振兴方略中一体化思维的具体反映,在上述思想指导下,笔者从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角度对"五点一线"战略构想做了进一步延伸,通过强调"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等总体发展概念,将"五点一线"中本来具备的一体化发展思想加以较为深入的阐述。对策研究是区域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整体区域发展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相关工作部门反映的实际情况,笔者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较高、有利于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竞争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潮流,我国许多地理上相互邻近的地区也正在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全的竞争规则以及有效的执法、司法体系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竞争机制的基本要求。我国的地方保护较为严重,地区壁垒林立,竞争规则尚不健全,竞争执法力度不足,这些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阻碍因素。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我国应当大力建设竞争文化,破除地方保护,开展执法合作,提高执法效率,从而为全国统一市场以及区域共同经济的发展确立良好的竞争规则和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东亚经济一体化格局下台湾经济的边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90年代末以来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的新格局。中国台湾地区除在APEC中有一席之位外 ,基本上游离于亚洲内部区域经济合作之外。如果台湾当局继续奉行其“去中国化”的政治取向 ,排斥两岸经济一体化 ,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就存在着“台湾经济边缘化”的危机。借重两岸经济一体化渠道尽快融入东亚区域整合浪潮 ,是台湾经济防范边缘化危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乌昌产业合作是乌昌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在利用"区位商"对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的产业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产业集群、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构建微观合作机制以及发展多种行业内部协作关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是两岸经济体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受到当前两岸政治关系的严重约束,需要寻求突破约束的实现路径。基于现实可行性的考虑,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实现路径可作如此设定:在遵守WTO有关规定基础上,遵循在一个中国的国家主权架构下的政经暂时分离原则,在次区域层面上从局部突破开始,以渐进方式进行。即两岸可在有条件的局部临近区域,率先进行制度性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安排,以开放性的次区域自由经贸区,导向全面性的两岸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计量分析研究我国1978年—2003年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指出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货币化、金融现代化、储蓄率、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并予以不同程度的解释。提出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注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改善这种状况提出相应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区域行政立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地方政府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各自为政的行政立法模式提出严峻挑战。针对当前我国跨区域行政立法所存在的法律缺失,借鉴欧盟一体化法制协调和美国州际立法协作的有益经验和具体做法,我国现阶段的跨区域行政立法模式应该是在现有行政区划制度和现行立法体制框架下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工、职能协调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协调我国区域法制冲突问题,推进我国区域法制建设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首要议题。只有大力推动我国区域法制冲突协调机制和程序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完成对区域法制协调体系的构建,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走区域经济一体化之路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要求经济领域各种要素实现一体化,同时也要求实现区域法治一体化.建立区域法治协调合作联动机制,消除行政藩篱,联手统筹解决各行政区在地方法规、政府规章、政策措施、制度构架、政务环境、司法审判、法律监督、守法等方面存在的壁垒、冲突、对立和不合理的差异是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法治协调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构建和完善东北地区法治协调合作机制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沈阳市开发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沈阳市开发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其竞争力所在,通过对沈阳市开发区的实地走访和关于开发区投资环境及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问卷调查,对沈阳市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的现状进行概括总结,同时对沈阳市的12个开发区进行竞争力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开发区发展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全面提升沈阳市开发区综合竞争力、空间扩展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型发展、将开发区单一的生产功能转化为多元化综合性城市功能、将开发区发展成为区域一体化的核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