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口才闻名海内外,他应变机敏,言辞犀利,柔中带刚,就连他的谈判对手在内心受到强烈震慑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露出赞叹之色. 一次,周恩来和欧洲同学聚餐.可能酒喝多了,一位德国同学站了起来,讽刺说:“你们中国人都是属什么猪啊,狗啊,老鼠啊,不像我们,都是金牛座、狮子座、仙女座……真不知道你们祖先怎么想的!”当时这些贵族同学听完哈哈大笑,还互相碰杯,先前的优雅完全不见了.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一首“周恩来诗词歌曲”曲作者傅庚辰,曾为电影《雷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作曲,解放军少将军衔,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1977年冬的一天,他在胡乔木家里谈起了想为周总理写一首歌的事:“毛主席的诗词甚至语录都被谱成了歌曲,而总理却没有一首……”当时乔木的儿媳透露:中国革命博物馆正在筹备周恩来生平展,里面有诗词。他如获至宝,当即请她帮助先期参观。他在展厅看到了周恩来诗词手迹:“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  相似文献   

3.
嫦娥奔月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妙语●大家好,我是周杰伦……●我不是医生,也不是魔术师,但却能让音乐活起来。●喂,我在开演唱会! (“2004无与伦比演唱会”的时候,JAY的手机响了,他接过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是演唱会上安排的一个特意环节。好有个性哦!)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不大喜欢佐料,他说:原汁原味,保持本色。他是农民的儿子,朴实,节俭,以苦为乐,他常吃五谷杂粮,一碗红烧肉是改善生活。把萝卜苗烧成一道菜,他竟推上了国宴的餐桌,把它叫做“地阳参”,难为他诗意的琢磨。他吃苦瓜,臭豆腐,都符合他的品格:把普通泥土化做营养,本色——他是世纪的红荷!周恩来挡酒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一次又一次酒宴,周恩来紧挨毛泽东而坐,像华山贴近泰山,谈话时后退半步,让毛泽东为先,敬酒时抢半步在前,“我代劳了,毛主席酒量有限……”周恩来成为焦点,一杯一杯又一杯,回到红岩办事处,谈吐时酒香弥漫。工作人员小声问:“…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潇洒大方,性格开朗,如果不是“文革”期间操劳过度,再多活10到15岁不成问题。60年代初,他一次出访尼泊尔,一位西方记者问他:“总理阁下,你作为一位60多岁的老人,身体、气质都这样好,比您的实际年龄看上去要年轻得多,请问您是按照什么样的生活习惯生活的呢?”周恩来笑着回答说:“我是一个东方人,我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的。” 人们不由得会生发联想,他的这个“东方人的生活习惯”既是“廉政歌”,也是“爱民曲”;他的衣食住行,亦成千秋风范。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总理工作起来很少休息,世人都很钦佩他过人的精力。在一次他与友人对话中我们得知了他的养生秘诀。他对友人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是按东方人的习惯生活的!” 的确,周恩来的体格同他那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样,是发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刻苦锻炼的结果。 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居住在天津、沈阳等地,为了抵御风寒,他每天很早起来跑步,风雨无阻,坚持锻炼了很多年。全国解放后,总理的工作虽然非常繁忙,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但他仍然坚持散步、做体操和打乒乓球。  相似文献   

8.
1974年10月至1975年2月,年已81岁高龄的毛泽东在湖南长沙住了114天。他在别人的照料下走下专列后,对在站台迎接的湖南省委负责人说:“我这一次是来养病休息的。”可是,当时中国正处在“四人帮”猖狂肆虐,四届人大即将召开和政府领导人换届的前夕。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正如周恩来所说:“这一过渡时期,只有主席在,才能领导好。”所以,毛泽  相似文献   

9.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为了他挚爱的人民,为了他眷念的祖国,为了他信仰的共产主义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周恩来是真正的人民公仆的楷模,直到逝世前,他胸前仍然佩戴着“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毕生的座右铭。在他逝世30周年之际,看看他的衣食住行用,对我们向他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周恩来的“衣”1941年春到1943年夏,为实行国共合作抗日,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的全权代表,留在灯红酒绿的重庆,继续同国民党谈判。当时,他还兼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中将副部长,每月薪水几百元,加之写文…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月8日,进入"三九"的北京虽然十分寒冷,但又是一个碧空如洗的好天气。这天一早,曾经在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身边的部分工作人员和亲属,陆续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周恩来纪念室",纪念这位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始人,缅怀他的丰功伟绩,这是他们连续33年来每年进行的纪念活动。33年前的1月8日,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离开了我们。就在这位伟人去世后第二天,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致哀,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  相似文献   

11.
李春光 《中华魂》2013,(23):51-54
在周恩来、徐向前、蒋介石、廖仲恺等人生前,都曾对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蒋先云高度赞扬。周恩来说:“蒋先云是军校中的高材生”,“是个将才”、“奇才”。徐向前说:“蒋先云是我的良师益友,他……太优秀、太出色了!”蒋介石说:蒋先云是我“最得意的门生”,“黄埔军校这些龙虎之士,只有蒋先云才能指挥”。廖仲恺说:蒋先云当属“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汪老师:您好!上周,我和好友在操场散步,一名男生突然从前面跑过来,把手放在我肩膀上,说:“我好喜欢你!”当时我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把他的手推开,吼了一句:“请尊重点!”  相似文献   

13.
余齐昭同志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若干史实考》(载《中山大学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中说有二十三名共产党员被选为国民党“一大”代表。笔者认为,国民党“一大”代表中共产党员除余齐昭同志所指出的二十三人外,还有李永声。李永声是国民党“一大”的直隶省指派代表。周恩来同志在《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一文中说: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不但思想上依靠我们,复活和发展他的三民主义,而且组织上也依靠我们,在各省普遍建立党部,发展组织。……当时各省国民党的主要负责人大都是我们的同志,如……北方的李大钊同志、于树德(那时是共产党员)和李永声、于方舟同志等。”(《周恩来选集》上卷,第112页)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三年,我刚满十五岁,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解放全中国的劳苦人民,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入伍后没有几天,连队指导员把我叫去说:“小刘同志,你当‘伙头军,好吗?”当时在我们红军中常常幽默地管炊事兵叫“伙头军”。可是我那时还不懂这个,一听就炸了,执拗地说:“不!我不当伙头军,我要当红军!”指导员笑了,他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八年七月二日是我们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了我们学校。他老人家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日夜操劳,工作是多么繁忙,时间是多么宝贵呀!可是,他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在百忙中来我校视察,和我们亲切攀谈,这怎不叫我们激动,怎不叫我们欢快!虽然十八年过去了,但总理的音容笑貌仍时刻浮现在我们眼前,总理的亲切教导还经常在我们耳边回响。啊!敬爱的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您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我们世世代代怀念您!  相似文献   

16.
两只蚂蚁     
非常不幸,两只蚂蚁误入玻璃杯中。开始,他俩慌慌张张地在杯底四处触探,想寻一个缝隙爬出去。不一会儿,他们便发觉这根本不可能,于是他们开始沿杯壁攀登。看来,这是通向自由的惟一的路。然而,玻璃表面太滑了,他们刚爬了两步,便重重地跌了下去,揉揉摔疼的身体,爬起来再次往上攀登。很快,他们又重重地跌到杯底。三次、四次、五次……有一次眼看就要爬到杯口上了,可惜,又失败了。好半天,他们才喘过气来。一只蚂蚁说“:咱们不能再冒险了……否则……非得跌得粉身碎骨不可!”另一只蚂蚁说“:刚才咱们离胜利就差一步了!”说罢,他又开始攀登。经过一…  相似文献   

17.
1976年1月7日晚11时,周恩来总理留卜了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吴大夫.我这里没事了,需要你的人很多,你去吧,他们需要你……”近20年过去了,亲耳聆听言的那位“吴大夫”将这感人肺腑的情景铭刻在心,不仅如此,周恩来的所有圣德成为他言行的标准和做人的尺并。这位吴大夫便是现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主席吴平。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主席,78岁的吴老不仅活跃在中国政坛,还是世界公认的著名医学专家、学者、教育家。海外传媒曾将吴平称为“御医”──因为他曾是周恩来总理医疗小组的组长;还…  相似文献   

18.
张颖霞 《今日南国》2013,(10):31-32
1.5000年前就登月了 1971年,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相似文献   

19.
勇敢     
鲁德拉老师走进五年级八班教室时,身后跟了一个小个子男孩。“同学们好!”鲁德拉老师笑道,“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名新同学——哥伦布·顾普托。从今往后他就和你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了。我建议,大家鼓掌欢迎!”接着,鲁德拉老师说:“观在,我们开始上课。谁告诉我,哪一位航海家在1492年至1502年期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卡罗尔,请你回答一下。”“是……哥伦布?”步罗尔迟疑地答道。  相似文献   

20.
熊希龄评传     
<正>熊希龄、字秉三,湖南凤凰人.一八七○年生.幼年聪慧好学,有“湖南神童”之称.十二岁入沅水校经堂.一八九一年中举,一八九四年考中进士,同年由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从一八九五年到一九三七年的四十三年中,他主要从事政治活动、教育、实业建设和慈善事业,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实业家和慈善家.一九六二年,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香山慈幼院是熊希龄创办的,曾教养了数千孤苦的儿童.熊希龄任过北洋政府的内阁总理,因为他是湖南凤凰人,当时人们尊称他为‘熊凤凰’”.胡耀邦同志两次到湘西,都谈到熊希龄,说:“湘西是有人才的,熊希龄就是一个.熊希龄有‘湖南神童’之称.他是中国第一个内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