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无健全的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2006年1月16日央行宣布,正式运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文章借鉴美国的信用征信制度对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缺失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征信立法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征信体系建设,立法必须先行。研究征信立法,首先需要研究征信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的征信法律制度,又切实考虑我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和法律文化传统,以科学架构我国征信法律规范体系。我国征信立法的基本框架既应当包括征信法律,也应当包括征信法规、规章;既要有征信基本法,也要有征信专门法。  相似文献   

3.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征信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征信立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征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围绕构建我国征信法律框架这一主题,在对征信法律制度予以抽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征信法律的基本框架,进而分析了我国征信法律框架的效力层次结构,并对征信立法与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的冲突与协调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4.
促进征信体系建设,立法必须先行。研究征信立法,首先需要研究征信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的征信法律制度,又切实考虑我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和法律文化传统,以科学架构我国征信法律规范体系。我国征信立法的基本框架既应当包括征信法律,也应当包括征信法规、规章;既要有征信基本法,也要有征信专门法。  相似文献   

5.
具有主权信用的法定数字货币将有众多应用领域,通过法定数字货币体系完成的信用主体数据采集活动有助于解决传统征信和市场征信的信息孤岛问题。但法定数字货币征信仍面临许多难题:法定数字货币匿名性与征信信息可查性之间存在冲突;征信系统面临外部攻击与信息泄露;征信侵权成为关注的重心。通过分析可以了解这些难题在法律、技术等方面的症结所在。为解决这些难题,应修改法律,赋予信用主体同意权,以化解公私利益冲突;强化技术监控与刑法规制以保护数据安全;平衡信用主体与征信机构之间的强弱关系以实现征信侵权救济。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业的立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信用征信是解决我国目前信用缺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力手段。我国加入WTO的服务贸易特定义务承诺对国内的个人信用征信业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由于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立法的缺失而创设了行业的经济租从而可能手致大量的寻租活动。为了使我国建立伊始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能得到较全面的法律支撑,需要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隐私权,并使个人信用征信业的外部成本内在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 ,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或多或少存在失信现象。征信作为解决信用危机的手段之一 ,在我国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征信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征信制度作为金融部门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征信制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制度的主体和客体、制度的载体和相应的规制3个方面比较了美国和欧洲国家不同征信模式,并结合我国征信实践,提出了我国个人征信制度应选择公私并存,并最终市场化的征信制度。  相似文献   

9.
个人信用征信制度是关于个人信息收集与传递的机制,是减少失信行为、促进交易的有利手段,是建立信用经济的重要环节。但是我国关于规范个人信用的全国性立法还是空白。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建立需要解决公民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并在信息的收集、处理、公开、法律责任等方面构建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商事交易的频繁与扩大,商事信用在现代商事活动中的作用愈益突出.而目前我国对商事信用的法律保护和规制不足,相关法律制度缺位,导致商事信用危机加剧,市场秩序混乱.因此,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并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