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就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提升中国国力和地位的客观要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就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提升中国国力和地位的客观要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全面深刻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应把握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要求、发展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过程的主题、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经验这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关系到党能否始终坚持先进性,发展关系到党能否始终保持执政地位,发展关系到党能否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发展关系到党能否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涵义。执政兴国是以发展为己任、以富民为取向、以兴国为目标的系统工程 ,要做的事情纷繁复杂、千头万绪 ;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意味着必须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现代化建设是三大任务的核心、发展是硬道理和主题。发展就是增加人民利益、不断解决问题、跨越式进步的过程。发展主要是经济发展 ,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 ,还是生态环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力量源泉:统一战线具有鉴别整合政治力量的作用,是党的凝聚力的重要源泉;统一战线具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是党的“第一要务”的力量源泉;统一战线具有警世和监督党与政府的作用,是党的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8.
科学地理解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命题的深刻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发展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牵涉到党的先进性保持、执政地位现实基础的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包括"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新思路必须从这两大方面加以拓展.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尤其在目标层面与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的执政能力面临新的严峻考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是我们党需要不断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随实践发展不断开拓着崭新的境界.作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恽代英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恽代英强调文艺创作者的情感修养,阐明文艺功能反帝反封建反消极的历史内涵,明确文艺的人民导向.他的文艺思想体现出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特征,对于推进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具有坚持人民中心立场、尊重特殊发展规律、深化理论创新等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是解决了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问题。在理论层面上 ,正确认识理论与实际关系 ,立足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 ;不“唯上唯书” ,坚持独立思考中国革命问题 ;正确把握国情 ,并以此作为解决革命问题的根据。在实践层面上 ,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 ,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2.
党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产生,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是扎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兴国安邦历史底蕴上的;是历史中国、现代中国、当代中国客观发展要求的真实主观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产生的基本依据,在总体上表现为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由理论变为实践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形态的一种运动,接受一定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前途和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又反过来影响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态度。苏东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苏东共产党人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酿成的悲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前途与命运与马克思主义观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由理论变为实践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形态的一种运动,接受一定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前途和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又反过来影响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态度。苏东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苏东共产党人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酿成的悲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前途与命运与马克思主义观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其具体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断充实与发展。"中国特色"应从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和核心价值的层面上来把握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和谐社会为目标,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有着自身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始终着眼时代课题和实践难题的创造性解决,着力凸显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指导价值、实践功能和时代内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最新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丰碑.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正确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基础。从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发展的历程表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思想资源,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合理因素,形成时代需要的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将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统一,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与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寻找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经历了一个曲折探索的过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袖集体,逐步打破教条主义和俄国革命模式的束缚,寻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最终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回顾和总结该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者之间前后相继、互有关联,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围绕社会主义事业而丰富深化、不断展开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