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目标和精神支撑,确立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整体性价值取向和评价取向,发挥出批评的评价机制作用,推动文学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文学批评凸显边缘和失语的情况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更是处于弱势状态。在各种话语争鸣之中,无论是本民族自身的文学批评还是汉族学者对民族文学的批评,都因没有真正把握民族文学的书写特征、价值取向、审美规范和历史定位而存在批评的软弱无力状况,既不能科学剖析问题也无法给予文学创作以有益指导。调整批评姿态、转换批评方法、更新理论资源,成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文学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应以社会荣辱观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及其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荣辱观不仅是道德观、伦理观,而且也是品质人格的一种价值取向.古今中外的荣辱观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中国古代社会荣辱观以儒家道德伦理取向为中心,影响社会核心价值取向的构建,也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及批评取向的确立.文学批评通过真、善、美标准确立“八荣八耻”社会评价取向,影响和推动了当代文学批评社会荣辱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十八大用24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范要求。文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理解和阐释: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土壤和根基,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创新,这两种精神相辅相成、相融相生。通过民族精神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凝聚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特点;进行时代精神教育,弘扬和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改革创新的时代步伐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受教育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真正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两个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它们的内涵不一致.特征不同,并且具有全球化条件下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二者的联系表现为: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时代精神牵引民族精神的发展趋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既要赋予民族精神时代性内涵.也要积极塑造能够实现向民族精神升华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7.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五四"时期确立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新文化、新文学的现代意识,在古今与中外的双重交错轨道中确立批判、启蒙的现代性核心价值取向,在多元整合的价值追求中确立新民主主义文化性质和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为现代批评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形成条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作为中华之魂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是诸多因素陶冶历练的结果:农耕文明是其形成的历史基础;普遍的认同感是其形成的心理基础;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其生命之根;民族英才人物在其形成中发挥着典范作用;内忧外患是其凝聚的催化剂;不断变化的时代主题是其跳动的脉搏.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它在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深刻理解这一命题,必须搞清几个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弘扬和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引入”是本文提出的一种批评方式 ,即引入作品外的各种要素来形成对作品的解释。它的本体论依据是文学对外部世界的开放性关系 ,引入为作品意义的显现提供了背景 ,多种引入方式的不同结合是各种批评方法的内在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与中国、与中国新疆有着历史渊源的中亚东干族,其民族精神可归结为“求真”与“务实”。特殊的文化因素、传统的民族经济因素、特定的民族生存、发展空间等,造就了东干民族精神。中亚东干民族精神,包含着具有“一般”意义的,可资我们现时代借鉴的价值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宝贵的财富。全国人民在汶川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用事实诠释了抗震精神的时代内涵。随着抗震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必将大力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创造出更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李健吾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堪称神韵独具.他在批评观念上汲取了中国传统文论和西方印象主义的诸多营养,对文学批评的本质、目的、基础等方面都有独特见解,值得人们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文学批评的价值反思问题。同时认为 ,文学价值的多层化决定了文学批评的多元化价值 ,它们分别是 :审美——描述价值 ;语言——分析价值 ;文化——阐释价值 ;艺术——评价价值。论文对这些价值形态的有关性质特点、理论渊源、具体实践等方面 ,逐一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 ,经历了 2 0年代初 - 1936年的发生期 ,1937- 1976年的巩固期和 1976年后的发展期。中国化的过程是曲折的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秀品质,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在继承民族精神传统内涵的同时,应根据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其进行现代化的解读和创新,从民族精神内涵中最具民族特点的五个方面进行价值新建构的探讨,使之成为既具有传统精髓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既要看到世界性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思维方式的调整,也要看到当代中国的少数民族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在主体性意义上的新内容。我们在进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时要具备哲学、伦理学的理念。这就是:要贯穿作为不同民族主体相互间的承认、对等的价值认同;各自不同的民族主体都必须相互承认各自关系内部所固有的规范性要求,在承认过程中体认普遍性与个体性价值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话语理论作为一种同人类文化活动或表意实践密切相关的当代理论形态,已经深深渗透到哲学思考、文学研究、历史叙述等各种活动中,成为一种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的理论形态。将话语理论导入文学批评学领域,有可能改变现有中国文学批评的现状,并进而确立一种关于文学批评的更具针对性、批判性、整合性的新的文学批评模式——话语批评学。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文论研究颇似泡沫经济,其最大特点是变幻不定。而文学则不然,它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前进。例如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法国的确是现代派文学的发源地,但这并不妨碍现实主义在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