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丽娟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55-57
环城游憩带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对环城游憩带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探讨,以昆明市为例,对昆明市环城游憩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昆明市环城游憩带的长远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吕翠华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7-109
武汉环城游憩带(ReBAM)乡俗产品的开发,一方面要深度拓展乡村休闲游产品体系,另外一方面要强化与城市圈内其他城市之间的乡村旅游联动开发,着眼于在武汉城市圈旅游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从更高层次定位产品分类,坚持差异化发展,以确保产品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同时,不断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包装升级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文化附加值。 相似文献
3.
许梅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1):81-83
对环城游憩带的研究已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方向,以连云港市下辖4县(赣榆、东海、灌云、灌南)为例,从构建环城游憩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连云港市县域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连云港市环城游憩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环城游憩带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海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97-99
近几年来,环城游憩带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乐趣、体验生活,特别是乡村生活的一种主要去向之一。环城游憩带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产品,扩大了旅游容量,还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在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围绕这一主题,大力发展环城游憩带,充分发挥环城游憩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加大,休闲旅游备受旅游者青睐,但限于假期的时长,环城游憩成为城市居民放松休闲的首选。牡丹江市的环城游憩资源丰富,以牡丹江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每个景点的权重,再用模糊记分法给每个景点打分,从而对牡丹江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对游憩带景区景点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市场需求特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客源市场需求导向规划理念,以武汉市为样本,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数据,研究环城游憩带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特征,提出指导该市及同类型城市环城游憩带景区规划的系列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心城市市民周末近程出游需求潜力巨大,但近程旅游市场并非卖方市场,投资应注意规避风险;(2)客源市场对目的地选择有明显偏好,市民出游目的相对集中;改善交通条件,完善配套设施是提升景区竞争力的关键;以旅行社为媒介的景区推广模式存在局限;(3)经济增长带来的居民收入提高会增加旅游消费总量,长假期间仍有相当比例市民可能选择近程出游,设计景区容量时须综合考虑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7.
宣秦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8-40
2011年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对合肥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新设的县级巢湖市、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使得合肥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城郊旅游空间发生巨大变化,环城游憩带范围也因此出现调整。采取优化空间结构、推进资源整合、加大市场营销和完善产品体系等策略有利于合肥市促进环城游憩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俞静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10-113
大武汉城市圈拥有一定地缘优势,旅游资源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发展游憩旅游应该充分挖掘城市圈内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特色鲜明的城市旅游圈,培育旅游共同市场,发展旅游功能无障碍、旅游服务无缝隙的一体化区域;必须形成产品组合和产品特色,打造富有大武汉城市圈特点的旅游品牌,塑造大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9.
杨健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
休闲产业发端于欧美,19世纪中叶逐步形成,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由于我国国情、经济水平等因素与欧美国家不同,我国的休闲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王金龙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155-158
从伦理学角度,审视休闲、休闲伦理的概念,阐述休闲的伦理原则和休闲活动的道德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选择积极的休闲方式和接受休闲体育,论述休闲体育的意义以及休闲体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休闲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以及休闲服务消费支出占休闲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趋于上升的,这就是消费"闲化"趋势和休闲消费"软化"趋势;休闲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以及休闲服务业占休闲产业的比重也是趋于上升的,这就是国民经济"闲化"趋势和休闲产业"软化"趋势。其中消费"闲化"趋势和休闲消费"软化"趋势分别是国民经济"闲化"趋势和休闲产业"软化"趋势的原因。这一结论对预测我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以及制定正确的休闲产业和休闲服务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宋东京公共娱乐空间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东京公共休闲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娱乐空间发展曾达到过相当辉煌的水平。北宋东京公共娱乐空间要素的表现特点和分布特征,显示出东京公共娱乐空间的表现形态与地域结构。公共娱乐空间与都城空间形态的关系表现为中心复合性增强,空间形态三维方向的生长,整合了都城社会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3.
论休闲产业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产业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休闲产业是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而近年来我国休闲产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从消费需求的多元化角度分析了休闲产业的社会功能,指出休闲产业对于满足人的享受和发展需要,实现生产力的再创造,提升国民生存质量,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以及文化传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魏小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5):107-114
国家战略的转型、消费需求重心转移等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近年旅游产业的相对重要性却有所下降.为此,应该充分认识旅游消费与旅游产业的特点,重新思考"大旅游"概念的阶段性变化,把旅游产业的外延扩大到休闲产业.从目前的情况看,休闲产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产品基础、工作基础和社会基础.下一步发展的基本对策需要着力从基础理论研究、消费政策制定、系列产品培育、行业管理深化、休闲市场开发以及出境旅游转化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有效发展休闲产业,拉动国民消费,真正培育出新型的消费产业,为新时期治国方略的实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逐渐成为一种消费现象,休闲产业发展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文章综述国内外休闲产业发展研究,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促进休闲产业发展的若干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休闲内涵在美国学术界已经存在了50年.虽然当代的休闲概念来自于现代工业时代,但其定义和内涵仍在不断延展.本文主要从休闲时间、娱乐活动、心理状态,空间地点和文化背景五个方面来阐述休闲的历史与发展.其中一些观点从女权主义的角度为读者提供了西方文化对休闲的诠释.同时,本文还讨论了休闲研究有关的可能性与挑战,以及休闲在21世纪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刘红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46-49
从资源角度看,充足的闲暇时间资源和财富资源以及人们对休闲所提供的知识资源的强烈需求,使休闲产业逐步发展起来。发展休闲产业与构建和谐社会都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资源为内在要求。发展休闲产业对构建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休闲产业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可以调节资本资源在三个产业中的合理分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