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以德怀之"来处理民族关系是朱元璋民族关系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他的这一思想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朱元璋对民族关系的重视态度."以德怀之"的思想,是对以往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朱元璋把历史经验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以德怀之"思想在明代民族政策中的实践,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一、对朱元璋的种种指责,是恰当的吗? 朱元璋是一位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这二者之间有一个转化的过程。有些人就是抓住这一事实,说朱元璋“蜕化变质”,以致贬低了他在历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长期以来,人们怀着对革命的胜利阶级的无比崇敬心情,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强调要站稳无产阶级立场。有些同志确实是从这种朴素的阶级感情出发,用对待现代革命的方法去评价历史人物,自然就会产生朱元璋“蜕化变质”的看法。特别是朱元璋由贫苦农民出身,遭受过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  相似文献   

3.
朱元璋原是一位佃农出身的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后来蜕变为封建皇帝.他在起义过程中所建立的革命政权,也随之蜕变为地主阶级的封建政权,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战争为地主阶级利用作改朝换代的工具.朱元璋及其政权的变质,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比较典型的.研究这个问题,对于认识历史上的农民阶级和农民战争,认识古代农民战争的性质及其失败的原因,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总结历史经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编纂的四编《大诰》,是研究明初法律实施状况和这位开国皇帝政治法律主张的珍贵文献。《大诰》中反映的朱元璋的法律思想,内容相当丰富,但贯穿全文始终、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明刑弼教思想。《明实录》等官修史书为尊者讳,对他的这一重要法律主张极少涉及。这样,《大诰》便成为集中记述朱元璋的明刑弼教思想的稀见史料。 “明刑弼教”是朱元璋颁行《大诰》的基本动机,也是他大搞律外用刑和重典治吏的理  相似文献   

5.
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是一位有作为、有见识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在一生的政治生涯中,“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治绩卓著.政治腐败、贪墨乱政是导致封建统治危机的主要原因。朱元璋从巩固朱氏王朝的统治出发,认真吸取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对廉政肃贪予以高度重视。这是他政治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所谓廉政,包括政府的节俭和官吏的廉洁两个方面。下面我们就对朱元璋的廉政思想与廉政措施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代英豪朱元璋在明前期的历史接受情况很复杂。明初,帝王崇拜思潮泛滥,史书文集对朱元璋形象进行神化、圣化、雅化、人化处理,合力塑造最完美的朱元璋历史形象。永乐后,尤其是正统至成化朝,野史笔记开始披露朱元璋的人格缺陷和政治得失,朱元璋真实历史形象渐为人知。明前期朱元璋历史形象建构由神奇趋向真实,主要是由洪熙至成化朝的国力衰微、历史平反思潮和早期心学思想萌发等因素共同引发的。  相似文献   

7.
<正> 朱元璋是一位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在取得反元斗争胜利后,吸取历代法制经验,即着手制定法律,以巩固刚建立的封建政权。过去对朱元璋的法律思想研究不够,今写此文,试加探讨,以就教于法学、历史学界诸同志。一、立法定制宜贵简要朱元璋非常重视法制建设,主张用法治手段来维护极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他在称吴王时曾提出过“纪纲法度,为治之本”的主张,他把“制礼定法”作为“急务”,不事推托。明朝建立后,进一步申述了他的观点,“礼法,国之纲纪,礼法立,则人志定,上下安。建国之初,此为先务”。后来回忆群雄并起时的形势说:“有心于建功立业者,往往无法以驭下,故皆无成”。欲开创新的局面,稳定人  相似文献   

8.
司马光不仅是一位史学家、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家。过去对司马光的研究,注重于他的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而对他的编辑思想的研究则显不足。从编辑素养、对编辑工作的贡献和编辑作品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来看,司马先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编辑家。  相似文献   

9.
方孝孺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以道事君、以道辅主,这种政治思想在与朱元璋的关系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朱元璋杀掉了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在位的三十多年间虽几次召见却不启用他,方孝孺并不仇怨朱元璋,相反却极力赞扬朱元璋。方孝孺对朱元璋的颂扬,是看到朱元璋所实行的政策中有符合其政治思想的内容。方孝孺对待朱元璋的态度,反映出明初士大夫政治文化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0.
浅论朱元璋“宽以待民与严惩贪吏”的法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封建君主之一。作为一代王朝的创业者,他非常重视法制建设。他不但亲自参与立法和司法审判工作,而且经常命儒臣给他讲解唐律,以资立法之借鉴。对他的法律思想,迄今为止,多半认为他采取“重刑”主义,说他过于残忍、  相似文献   

11.
被明代杰出思想家李卓吾赞为“千万古一帝”的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由放牛娃子到封建皇帝的非凡人物。他先是参加和领导了十六年的的农民起义斗争,继而又作了三十一年的大明开国之君,在明代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达到这个地步,决定的因素自然是客观的历史条件,是时势造就了这个横绝一世的英雄。但是,也绝不能说和他个人的主观条件没有一定关系。现在本文就从朱元璋的个人性格、思想、作风等几个方面,着重论述一下其政治上的十种表现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手中有棍心中不慌。粮业是永恒的产业。古今中外与古往今来,足食强兵都无例外地是治国安邦的首善大举。中国古先贤哲人把国民的吃饭问题列为“/域之首”,经典性指出“民以食为天”。中国历史上曾有两位开国元勋奉行过“广积粮”的策略,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位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首毛泽东。在朱元璋称帝之前,所奉行“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1969年,中苏关系到达冰点,处于剑拔弩张之势。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形势重提“广积粮”,就是要搞好物质储备,藏于深挖的地下洞里几年时间不出来也不愁饿死。在中国农业粮食进入发展新阶段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历史时期,提倡“广积粮”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为邦本”,这一凝聚历史经验的古训,历来为贤明的君主所重视。明太祖朱元璋对此体会最深,在实践中贯彻也最认真,并且卓有成效。他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同时又不断强调以民为本,表现为一种奇妙的矛盾统一,值得研究。朱元璋来自社会下层,和人民一起承受过种种苦难。他打败了许多脱离人民的对手,并且深知自己的胜利正是得自人民的拥护。他生活在封建社会后期,有更多的历史经验,尤其是元亡的教训可供借鉴。他刻苦学习儒家经典,探求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同时重用儒士,他们中的许多人精通儒术,并且深知元亡在于失民。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使朱元璋超过了他的前辈。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是一位超凡的政治思想家,也是一位独到的社会历史哲学家。他所创立的以辩证唯物历史观为特征的历史哲学,不仅丰富了人类思想理论宝库,而且引起了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本文就笔者的理解,对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9,(3):28-32
朱元璋为何要写《醉学士诗》 如果在开国皇帝中挑选大老粗,首选人物必是朱元璋。但就是这么一位粗人,居然仿效屈原的骚体,写下一首《醉学士诗》: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对历史高度负责的伟大战略家。他对昨天历史负责的光辉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历史上秉笔直书写信史的优良传统,表现出敢于对历史负责的浩然正气;他对今天历史负责的光辉思想表现出他高尚的政治操守和磊落的革命胸怀;他对明天历史负责的光辉思想已经超越了他个体生命的历程,是他对历史负责思想的进一步升华。邓小平对历史负责的光辉思想在推动历史前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仍将起重要作用。这种光辉思想将永远激励我们勇敢地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这个长期的过程,人们往往把过去看成是昨天的历史,把现实看成是今天的历史,把未来看成是明天的历史,邓小平同志是一位立足现实,善于总结过去,而又科学地把握未来的伟大战略家,是一位对昨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和明天的历史都高度负责的伟大战略家。在新旧世纪之交的历史时期,认真研究和总结邓小平同志对历史负责的光辉思想,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新时期统战理论的爱国主义思想陈春云邓小平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家,又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他对统战工作所作的许多精辟论述,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我党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而且集中反映了他为民族振兴、国家...  相似文献   

18.
卡尔是一位严肃认真、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学家,他基本上涉及了历史哲学的有关基本问题,如历史规律问题,历史的客观性问题。历史的因果关系问题,历史的学科性质问题,历史判断的标准问题。文章认为,虽然卡尔对上述问题的论述有不少独到之处,富有启发意义,但他的思想带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和相对主义的性质。另外,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某些理解和批判也很片面。  相似文献   

19.
“布衣天子”朱元璋的政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布衣天子”朱元璋对农民革命态度的变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所提倡的“重民”、“尊儒崇经”及治吏之术等思想内容,论述了他的政治思想.作者认为,朱元璋的政治思想,虽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意义,但实质上仍然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皇权的绝对权威,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上的贪污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20.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作为农民起义军领袖的朱元璋,亲自率兵攻占金华。为指挥浙东军事,他在金华住了半年,至翌年六月始还建康(今江苏南京)。在金华期间,他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而攻占金华又是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以后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研究朱元璋在金华的活动,对于了解他的思想发展过程和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