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尼采决不是第一个谈上帝死了的哲学家,但他对上帝观念抨击却具有震撼时代的威力,“到现在仍未能完全找到处理之法,亦无法完全复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流行美国的“上帝死了神学”就深受尼采、朋霍斐尔(D.Bonhoeffer)等人的影响,以至神学家汉密尔顿(W.Hamitton)雄心勃勃地要把“上帝”一词从词典里拿掉,他在《把上帝从字典中拿掉》一书中说,“今天我们甚至不能理解尼采关于‘上帝死了’的呼喊,因为即使这样,我们又如何知道?不,现在的问题是‘上帝’一词死了。”“在上帝死亡神学家看来,不仅上帝死了,而且“上帝”一词…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务卿赖斯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带她参观白宫,当参观结束父亲问她有何感想时,赖斯信心十足地说:“将来我要争取在白宫工作……”目标确定以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赖斯终于如愿以偿。由于政绩突出,最近民意测验表明,近期美国国内民众要求她2008年参与美国总统竞选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面对这种情况,赖斯头脑非常冷静,她毅然地说:“NO。”赖斯说:“我深知自己擅长什么、想做什  相似文献   

3.
读了许凯同志的《黑格尔的‘上帝’与基督教的‘上帝’的涵义‘截然不同’吗?》一文(见《武汉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二期),感到文章所论,对于深入理解黑格尔的“上帝”观念和黑格尔哲学的实质都是很有意义的。但在一些问题上,我和许凯同志又有不同的看法,愿提出来向许凯同志请教。 一 许凯同志虽然在文章中声称黑格尔“心目中的‘上帝’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基督教的‘上帝’”;但他基本观点则认为黑格尔的“上帝”与“基督教的‘上帝’的涵义基本上一致”,并从四个方面论证“黑格尔心目中的‘上帝’就是基督教的‘上帝’”。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我们都知道,“上帝”这一概念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哲学家,对于“上帝”这一概念所赋予的涵义是不一样的。西方哲学史上不少的哲学家都曾把自己哲学的核心概念推崇到“上帝”的地位,象斯宾诺莎就明确说过他的“实体就是上帝”。爱尔维修也把他的哲学体系推崇到“唯一宗教”即“世界宗教”的地位。可是,我们却不因为他们讲“上帝”,讲“宗教”,就说他们是上帝论者,基督教徒。与此同理,要考查黑格尔心目中的“上帝”涵义,首先就要考察黑格尔本人究竟是不是传统的基督教论者。如果黑格尔终身都  相似文献   

4.
倡导消费者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在消费者权益这个人称“上帝”的权益的问题上,如今却出现了一些以维护权益为名、行商业敲诈之实的所谓“上帝”。于是,“企业权益与消费者权益是否应同等看重”、“消费者是否应有消费道德”成为新的社会话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有人提出这么个“信条”:“观众是上帝,读者是上帝”。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肤浅的、错误的。 “观众、读者是上帝”这个话,据说是从日本人的“顾客是上帝”的口号演化而来。可应当知道,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商品,需求和物质需求有截然不同的性质。文艺创作、演出不能一味地投观众、读者所好。这中间有一个摆正文艺、文化工作者位置的问题,尊重观众和读者是一回事,但决不能把自己看作芸芸众生。我们要尊重自己,认识自己应是为朋友、知音贡献好的精神食粮的“灵魂工程师”,担负起社会责任。因此,对把观众、读者当“上帝”  相似文献   

6.
一头羊到了天堂对上帝说:“我的头上有一对角,是攻击敌人和保护自己的利器,但我为什么还是被手无寸铁的狼吃掉呢?”上帝说:“虽然你和狼都是哺乳动物,但你是以草、叶为生;狼则以肉类为生。在地上,  相似文献   

7.
《北方人》2007,(2)
一日,我与上帝一同出行。路过一条河时,我看到水里有一个人在挣扎,我指着那个人问:“上帝,为什么你不去救那个人,难道他没有向你祈祷吗?”上帝回答:“不,他向我祈祷了两次,但我也救了他两次——第一次我让一根圆木从他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为一个“消费者社会”,虽然对举办盛大的工业展览有些厌恶,但仍会有很多专家、学者、记者、史学家等人前来祝贺。一位著名的史学家曾经把美国描述为一个“消费者共和国”,他的意思就是美国的每一位消费者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早在18世纪初,消费者作为一个“阶层”已经出现在美国政治舞台上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至少从20世纪初开始,消费者权益成了美国“政治自由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微笑     
有一次,因为我忘记了妈妈得上早课,吃饭慢了,所以路上就急冲冲的。快到校门口的拐弯处时,一不小心,与迎面而来的一辆自行车打了个“擦边球”,对方手被妈妈的车把擦破了皮,我想,这下可糟了,不知要被磨多久呢!妈妈歉意地笑了笑,话未出口,那位阿姨却说:“走吧,上班来不及了吧?”她那真诚的笑容从此就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噢,我妈妈和阿姨身上体会到了,微笑是人们矛盾的清除剂。我们班的冰儿成绩优秀,歌舞书画样样精通,是班上的小能人,可她却常感到孤独,这让她十分羡慕小晶,她虽比不上自己优秀,可人缘却特别好。冰儿也很奇怪,但她不愧是个聪明…  相似文献   

10.
一般人很难把“时尚”和“老人”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而它却在我奶奶身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奶奶今年七十有四,也算是高龄了吧;可已步入高龄的奶奶,心态却很年轻。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还小着呢。”爷爷去世6年了。刚“走”那会儿,我们做小辈的怕奶奶过于伤心,想把她接来同住,可没想到她却嫌这样不自在,说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喜好,她要过自己的生活。我们只能尊重她的选择。奶奶独身一人的日子也的确非常充实。早晨起来要进行锻炼,去公园舞剑、打拳,上午到老年大学学书法、学国画;下午就更忙了,奶奶在干休所里组建了…  相似文献   

11.
无可讳言,诗歌的生命历程,已步入她有史以来的最低谷,人们对诗歌的态度,冷漠得令人心颤。究其原因,自然可以列出种种,但诗歌要想再度复兴,则还在“自己救自己”。然而如何“自救”?或者说新诗努力的方向何在?有了於可训先生的《新诗体艺术论》,似乎可以窥见诗歌前途的一缕曙光。作为国内第一部论述新诗文体艺术的专著,其开创性的价值已无庸多说,更重要的乃在于它探索出了一条诗歌发展变化的定律。这部专著的理论构架可说是以胡适的“诗体解放论”为基础。胡适归纳了中国诗歌从诗经到辞赋、到五七言古诗、到词曲再到自由的白话诗的四次大变化,然后总结出一条定律:“我们若用历史进化的眼光来看  相似文献   

12.
在韩国,消费者可以说是真正享受到了当“上帝”的快乐。上门服务作为商界的一大便民措施,深受欢迎。 设置门洞大派用场 初次来到这个国度的人们都会注意到,单元楼住户的大门与众  相似文献   

13.
《渴望》导演鲁晓威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我只想找到自己的上帝,在我们导演中有句行话。观众就是上帝。”自从电视连续剧《渴望》先后在地方台、中央台播放后,成了千家万户的热门话题。没有领子的“慧芳服”也成了今春妇女的流行着装。第十一届电视剧“飞天奖”把长篇电视连续剧的一等奖授予了《渴望》,足见其厚实的群众基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2005,(5)
当我们提到美国时,许多人往往想到的是美国经济上的富有,科技、教育上的发达,军事上的强大,也有人可能会想到美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困扰美国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确,这些都是反映美国社会的重要方面,但这还不足以勾画一个完整的美国。要说明美国,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这就是美国的宗教。在一个当今世界上物质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宗教能有什么样的地位呢?但如果我们了解到今天的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9个人自称相信上帝,有8个人认为宗教对他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有7个人属于某个宗教组织,有大约6个人每天祈祷,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上帝是美国民主…  相似文献   

15.
独立战争与美国人民争取民主改革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世纪下半期的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是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美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取得了国家的独立,而且也在于美国人民在与英国殖民者英勇作战的时候,也进行了争取民主改革的斗争,并且赢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国内出版的世界史教材,在美国独立战争一章里一般地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6,(5)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是人们在困境中自我安慰的话语,也是人们放弃理想的一个绝好借口。一个由命,一个在天,由此看来,所谓的“天命”就是我们的命运。但“天”何在?“命”何往?佛祖的极乐世界、上帝的伊甸园虽然令人向往,谁又愿意去?世界上也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幸福的生活,只能靠我们自己。漫漫人生路,谁能保证自己就能一路与鲜花和阳光相伴?谁能断言自己不会遭遇挫折和打击?磨难是人生旅途的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所有的坎坷都是  相似文献   

17.
宋绍武 《社区》2009,(15):29-29
老妈作为“资深主妇”,对管理家庭财务很有一套,让我们不得不服。以前她在一所财经学校当过校医。耳濡目染下,她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财理论。她常说,何为理财?就是把家庭成员的各种优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市场化。更要懂得开源节流,投资之前要把市场吃透,消费要科学合理,不可率性而为。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XXXX     
每一个第一次的感受都是独特的,如何把它写好呢?看看下面的指点!选材时要选突出“第一次”难忘而感受很深的材料。叙事时要把经过写清楚,具体描写难忘的场景。写清自己的动作及心理活动,突出感受。显身手指指点点人生有许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玩电脑,第一次没完成作业,第一次看到爸爸哭了……哪个第一次是你最难忘的呢?把事情写清楚,题目可用“第一次×××”也可自拟。广东佛冈县振兴小学黄紫瑶假期里,爸爸带我和妈妈到海南岛去旅游,爸爸说要让我见见真正的大海。到了著名的旅游胜地——天涯海角,我们跳下车,眼前是一片黄澄噔的沙滩,上面…  相似文献   

19.
上帝创造母亲时,他一连工作了6天。一个天使出现了,对他说:“你为什么在这上面花这么多时间?”上帝回答说:“你注意到她身上那特殊的板子了吗?她必须完全经得往风雨洗礼的,但又不能是塑料的;她身上有两百个  相似文献   

20.
星闻速递     
赵丽蓉走了,她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句“台词”是:“我就是一个老百姓,要平凡地来,平凡地走。” 当她生命画上句号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老百姓艺术家真实平凡又无限辉煌的人生。她参加过6届春节晚会,曾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和中国电影政府奖,该是当之无愧的大腕儿了。但她从未把自己当作名人,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