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良好的城市形象在城市的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在对榆林市的区位、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榆林地区的垄断性资源的分析,针对榆林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榆林特色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期望找到建设榆林特色城市形象理论支持,并能用于实践。使得榆林城市建设成为独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城市。  相似文献   

2.
以科技推动经济的视角,立足于榆林市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的实际情况,总结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且结合自身,针对现状,提出了只有不断依靠科技进步以人力资源为中心,以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为手段,多渠道促进城市经济从数量型到质量型、从规模型向效益型、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才能真正实现科技进步对榆林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功能。  相似文献   

3.
榆林能源资源的开发建设,对榆林城市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榆林产业结构、城镇功能、人口及城镇化、生态安全等问题的调查研究,指出能源盐化工基地建设对榆林的经济、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及其促使城市规划调整的原因。进而确立榆林城市功能以及提出在能源盐化工基地建设中榆林城市规划与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促使榆林城市及能源盐化工基地二者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总  则(一 )规划背景榆林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榆林市新城区北部 ,是由原榆林师专和榆林农专合并而成的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省属高等院校。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 ,榆林市作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陕西省农牧业示范基地 ,需要大量高层次、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根据陕西省科教大会精神和省高等教育“十五”计划的发展目标 ,学校整体建设坚持以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 ,把学校建设成为真正的榆林科教中心、创新中心和知识经济的策源地。(二 )指导思想1、一次规划 ,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相互衔接 ,分段实施 ,实现规划的完…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湛江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粤西乃至环北部湾地区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湛江以目前的城市功能显然无法担负起中心城市的职能。因此,有必要对湛江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进行设计。而其重点在于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所应有的城市经济、文化功能、尽快使之发育成为环北部湾地区以海洋经济为支柱产业的沿海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6.
榆林矿产资源富集,国家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推动了榆林经济的全面振兴和快速发展。能源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急需智力、人才和科技的支持,急需榆林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来支撑。依托榆林能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兴办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教育,必将使榆林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日益增强,从而推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资源型城市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榆林与周边十个资源型城市为例,依据客观的现实数据,运用Qstat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功能,对资源富集区域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研究显示:主成分分析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评价模型能比较科学、合理地反映榆林等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实际状况.进而试图针对资源型城市,探索一个更为科学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客观分析榆林与周边同类城市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从而为资源型城市地位提升与整体发展提供基础的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据资料对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提升进行研究,认为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呈倒"U"型,榆林作为成长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受经济结构、环境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榆林的城市竞争力远落后于东部同类城市.提出应从加大国企改制、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和治理环境、提高政府的城市经营能力、重视软环境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社会转型等方面寻找提升榆林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榆林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丰裕。目前榆林不同程度存在的无序开发和粗放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以及深层次的资源依赖丧失后的不可持续等问题,都使得榆林能源经济的发展扑朔迷离,暂时的繁荣和不断上升的GDP后面,是关于榆林能源经济科学发展路径和理性产业模式的迫切呼唤。榆林应该充分利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国家支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为契机,进行企业内循环、园区内循环、城市内循环和晋陕蒙宁经济圈内循环,并辅以一定的政策性保障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0.
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增强中心城市为长江经济带服务的实力,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协作和建设发展,提高长江沿岸经济建设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在区域竞争、国家竞争中地位的凸显以及城市营销时代的来临,国际、国内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显得激烈。作为城市竞争力有力策略之一的城市营销理念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实践。本文通过对武汉市优势与劣势因素的分析,对如何开展武汉市营销提出了5点建议,开展武汉市营销有助于带动武汉市形象的提升和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2.
发展青贮饲料是榆林市大力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措施之一.调查发现,榆林市整体的青贮饲料贮量较少,品质较差.要提高榆林市青贮饲料生产水平,必须从专用青贮原料的种植,适时收割,科学加工、管理、饲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沈阳是我国工业重镇,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继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进入国家中心城市之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为沈阳明确的战略目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突出城市禀赋特色,明确城市定位。沈阳素称“共和国装备部”,正在加速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因此,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应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特征,同时建设区域经济、交运、服务中心,建设东北宜居都市。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涵和分级,边缘区中心城市崛起的理论基础,以及锡盟南部区域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锡盟南部区域应迅速培育和壮大一个区域中心,以更好地承接上位经济核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地区发展。通过25项指标综合评价各旗县的发展条件,对适合旗县进行区域中心城市选址方案对比,推荐选址多伦诺尔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并提出了总体发展思路和性质定位、区域联动与协同发展、迅速聚集人口与快速城镇化、培育多元产业体系、构建开放的城市发展空间等培育策略和分步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发展极理论,首先分析在环弱部湾地区湛江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湛江要真正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就必须按照发展极的要求去创建,为此,从三个方面考察湛江市的发展现状并进而与发展极的形成条件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加快湛江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以求实现湛江跨越发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竞争与技术创新日益聚焦于大中城市。河南省必须通过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来完善和开发城市的各项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带动河南率先在中部实现中原崛起。本文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基本单元,运用SPSS和ARCMAP等多元统计和技术分析软件,进行多指标的综合加权和聚类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河南省城市的创新能力总体上偏弱且存在明显的层次分异;中原城市群地区与其他地区城市创新能力梯度明显,且中原城市群内部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远远大于其他地区;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及其各子系统等基本上都呈现出西北强,东南弱的格局,各子系统之间保持高度的空间一致性;河南省缺少4个子系统都具有优势特征的城市,郑州独具3项优势特征,但是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偏低。  相似文献   

17.
万州是被国家确定为三峡库区经济增长点的中心城市之一,相比宜昌、涪陵和重庆主城区,万州经济发展明显不足。实现万州经济内涵型快速发展,仅仅依靠引进项目是不够的。提出在万州举办大学园区,依托高等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是有国内外实践依据的。以恰当的政策吸引、鼓励重庆主城区等国内知名高校到万州举办高校分校、科技园,不仅可以拉动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是低成本举办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可以实现举办者与万州区二者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西省很有必要选择一定的城市群作为发展的重点以带动其经济的发展。本文回顾了江西省在类似于城市群规划中所确定的重点发展城市和区域,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分析得出江西省应作为重点发展的具体的县和市辖区。  相似文献   

19.
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城市交易功能广域化、国际化的集中体现,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形成与国家经济发展及城市的区域竞争力密不可分。我国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国家与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型城市具备了发展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条件。通过对北京经济与商贸发展在国内及国际上的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可知,北京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商贸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同时北京的经济总量、商业资源供给、地区影响力方面在国内具有优势;在国际城市比较中,北京既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也存在诸多不足,包括经济总量与人均量、商业特色、服务业水平等方面。基于比较分析,北京向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迈进过程中,应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断完善商贸服务体系结构,提升档次,强化特色,优化政策,从而实现同世界的接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区域旅游形象是人们对某一特定城市各种信息在头脑中反映后而形成的综合认知印象。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外可扩大旅游市场 ,对内可提高市民凝聚力 ,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根据衡阳市所具有的山水型风景城市、历史化文化名城、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势 ,将其定位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特色性文化旅游和宗教朝圣地 ,湖南省中东部地带重要的山地性生态休闲度假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