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初唐四杰“浮躁浅露”辩诬唐春生从现存的史料来看,最早记载四杰“浮躁浅露”的要算中唐时人刘肃的《大唐新语》了。裴行俭少聪明多艺,立功边陲,屡克凶丑。及为吏部侍郎,赏拔苏味道、王,曰:“二公后当相次掌钧衡之任。”,勃之兄也。时李敬玄盛称王勃、杨炯等四人...  相似文献   

2.
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了当前盛传火热的“土豪热”现象,表现为人们财富观的异化,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价值观重心偏颇到个人价值的满足上,冲击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地位,导致了社会的浮躁.论述了“土豪热”现象被人们疯狂追捧、趋之若鹜以至上升为价值信仰的现状,研究和分析现象之后的奢靡之风盛行、道德精神匮乏、价值取向扭曲等社会价值观问题.提出用社会主义棱心价值观引领当前人们在价值观层面出现的问题,坚定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统领地位.  相似文献   

3.
80年代初期,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潮管理理论被引入中国,随之而来的“企业文化热”波及到整个管理学界.然而现在这股“热”却有降温之嫌.当我们以冷静的理性审视这一热潮时,遗憾地看到:它过多地流于空泛和表象的争论,理论上很少弄清什么,实际上也很少能带来什么;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股浮躁的“热”,是对一种本身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管理理论的肤浅注解.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简言之,企业文化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兼容的价值管理新方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善文化”,从儒家的“温良恭俭让”到道家的“上善若水”,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训导,到“人之初性本善”的教诲,“善良”一直社会普遍遵循和推崇的价值观,中华民族也因此成为仁爱之邦。但在文化多元化和社会普遍浮躁的今  相似文献   

5.
南朝诗人谢灵运的一生充满矛盾,仅具文士之才,却偏爱做伊周管乐之梦;先朝遗民与新朝侍臣的双重身份更使他进退两难.人性觉醒思潮引发的感伤、政治优势失落导致的落寞、浮躁个性造就的玩世不恭使他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之中.其诗中常见的“独赏”之憾与“共赏”之盼有着复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顾祖钊的诗学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文学审美化语境下中国诗学意识自觉的一项创获,以三维整体观取代二元平面逻辑为中国现代诗学传统增添了新质。他的体系之基本要素是“艺术至境论”、“三元观念论”、“引进-超越论”,在“以中融西”的过程中“以中正西”,从而保存华夏诗学的文化同一性与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7.
帝王的智慧     
改革开放,社会进步,国人也就进入了我自称之的“寻找快乐年代”。作为人,寻找快乐可以说是永远的却又是因人而异的习性。2005年春节晚会总导演郎昆有这么一段“答记者问”。记者:“据说,你特别爱喝茶。”郎昆:“对!而且我品茶的水平很高。茶品如人品,一个懂得在品茶中寻找快乐的人,不会是一个浮躁的人。”  相似文献   

8.
论《浮躁》的文化涵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凹开笔写《浮躁》时,文坛上正有一股“文化热”浪潮。凡有创作个性和艺术追求的作家,都试图为自己的作品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景观。有削足适履者,也有融会贯通者。贾平凹对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这种文化精神对《浮躁》的浸润,使得这部荣获“美孚飞马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显得更加凝重、丰厚、隽永。 英国文化人类学创始者泰勒说,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对于一位作家来说,  相似文献   

9.
娜拉和子君是新文化运动初期 ,知识分子为树立“新的妇女观”而引进和创作的两个“新女性”形象 ,但两人“出走”的涵义却大相径庭 ,一个是西方个人主义在女性生活中的成功蔓延 ;一个却宣告了西方个人主义在东方女性自我解放过程中引进的失败。以往研究过于注重两者之间存在的“时代差距” ,忽视了其间的“文化差异” :个人本位的自我解放不同于群体本位的恋爱自由———这正是东西方近代妇女观转型的不同文化特质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称初唐四杰“浮躁浅露”,最早见诸文字的,当推唐刘肃撰的《大唐新语·知微》。内云:(裴行俭)及为吏部侍郎,尝拔苏味道、王勮。曰:“二公当相次掌钧衡之任。”勮,勃之兄也。时李敬玄盛称王勃、杨炯等四人,以示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也,勃等虽有才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者。杨稍似沉静,应至令长,并鲜克令终。”卒如其言。  相似文献   

11.
<正> 长期以来,广州地区某些专家学者,甚至某些领导(决策者)都认为广州地区“有旅无游”或“有旅缺游”。这个观点,至今仍在一部分人头脑中徘徊,总希望有朝一日上级拨几十亿来广州地区搞什么东方迪士尼之类,企图在一个早上将广州变成太平洋彼岸。有那样观点的人仍在热衷于“引进热”、“考察热”、“挑战热”……,思想意识远离开广州实际。  相似文献   

12.
浮躁是当今人类文明机体上的一颗“毒瘤”,它根源于现代人欲望的快速膨胀与能力的缓慢提升之间的冲突.生活节奏加快、工作量激增、竞争加剧、风险社会来临等催生浮躁的社会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现代技术的快速扩张.然而,由于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支持作用,人们不可能通过放弃技术开发及其推广应用的方式根治浮躁.现代人应当通过技术的人性化、分工协作、构建休闲文化、重建精神家园等途径,从根本上逐步消除浮躁之风,进而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以来,编辑学从兴起,到发展,理论探讨中有很大成果和创获,但也存在浮躁和困惑。编辑学的探索应该是多方面的;立“编辑学”以学,是使之屹立众学科之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前期散文中 ,无论是不同程度蕴含“浮躁凌厉之气”的那类创作 ,还是写“身边琐事、草木虫鱼”的那些作品 ,其平和冲淡的风格始终是一以贯之的。本文从语言和文章方法两个方面审视前一类散文的冲淡 ;从题材的选取、意境的创造和语言的“涩味与简单味”等方面审视后一类散文的冲淡  相似文献   

15.
乃仁先生乃赤峰宿儒。近得乃仁先生所赠《热眼旁观》(以下简称《热》)。始而读之 ,油生爱恋 ,继而奋勇读之 ,情思涌动 ,偶有所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热》是情文 ,终篇贯穿一个“情”字 ,乃仁先生是操纵情感的高手。这情 ,既有鲜明的爱憎褒贬之情 ,也有切腑的凄楚欢娱之情 ,更有对人生世态的深切感悟。“情”使《热》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先生是热爱且拥抱生活的 ,这可以从《热》对点滴生活琐事的记述中显现出来。如全家五口儿去河套捕鱼和蝌蚪 ,“养育”小鸡 ,刮油脂烹制“美馔”……即使在酸楚的记述中 ,也能抚摸到先生的内心———明…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由于在两次鸦片战争中首先遭到军事上的战败,因而为了夺“洋人之所恃”,外国的军工技术率先被引进,尔后又有了民用工业。在内忧外患纷呈,迫切需要进行社会变革的条件下,李鸿章日益成为洋务派举办自强运动的中心人物。其经济思想随着近代工业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经历了由机器的引进到人才的培养,由“求强”到“求富”的过程,至19世纪70年代已日臻成熟,并自成体系。其经济思想及其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报告文学在繁荣兴盛的背后,潜伏着“题材爆炸”的危机。这种危机是由于一些作者急功近利、浮躁盲从,在选题上一味迎合读者口味所造成的。陈祖芬不媚俗、不趋热,坚持走自己的路。她在一组以“故事”为题的近作中,以普通人的平凡而崇高的心灵世界为描写对象,从中透视真实复杂的社会相,折射出时代的光彩,从而实践了她自己提出的“深刻的保守”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刑法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西法东渐”的过程中,德日刑法学的引进与西方犯罪学、刑事政策学的入华成了一时之特征,也造成了一定程度内的中西之争,在这些争论内,民国刑法学的集大成者蔡枢衡先生倡导的建设中国新概念法学,在时下中国现代刑法学吸收大陆法系刑法学的“化西”进程中仍有其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出土简帛文献和传世典籍,发现“瘅”病多表现为热盛于内,既有黄疸之候,又有阴亏虚劳之候。东汉以后,“疸”逐渐取代“瘅”的“黄病”义项,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瘅”“疸”二字混用,皆可谓黄疸病。“瘅”可表“热”义,用在病证名中表示有内热重、形体消瘦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西闪 《社区》2008,(11):14-15
2007年,于我是颇不平静的一年,特别是上半年,几乎可以用上“放不下一张书桌”之喻了。先是离开工作多年的报社,后在一家杂志社干了两个月也“愤”而辞职。若不是有书可读,定是一身浮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