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对人的困境的克服或超越为根据。关注人的困境的克服或超越,应当关注导致人的困境的基本因由的探寻。在世界属人的现实性上,人的困境是人自己构成的。立足"人就是人的中介"的视域,人的困境向人的归结,归结向人的中介,社会向度的人的困境归结向社会向度的人的中介。社会向度的人的困境的人的中介归因,展示在"阶级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活动固定化"的二重层面。一方面,"统治"或"压抑"人的"阶级的社会结构",因"分工"而生成。"分工"规定于人的中介的占有。人的中介的占有怎么样,社会的阶级结构层面的人的困境就怎么样。另一方面,"统治"或"压抑"人的"固定化的社会活动",因由于人对人的中介占有的固定化。人的社会活动固定化层面的人的困境,是人对人的中介固定化占有的一种社会表征。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内容.三者互相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人的本质的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它规定和制约着人的需要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人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则丰富、体现着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和人全面发展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观点体系。中国共产党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逻辑蕴涵在于:思想解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前提;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路径;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论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书峰 《南都学坛》2008,28(3):110-114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包含着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性,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自由发展就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就是人的自觉、自愿和自主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人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人对人的相互依赖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为特征的阶段。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要使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的自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任何单义的解释,都是在总体上对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的内容实质作了某种片面的不正确的理解。因为,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是多义性的:本体论维度的“物质的自然”观;认识论维度的“人化的自然”观;价值论维度的“生态的自然”观。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的整体性质,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少年成名、初入官场的苏轼对世事的认识是感性的;直言不讳、旷达率真的苏轼,历经仕途的坎坷、面对变化无常的人生,仍然保持一颗超然自适的心。他的潇洒幽默是可爱的;他的诗词创作是可赞的:他达观的态度、超然的内心、济世安民的情怀是可敬的。他非凡的人生境界对宋以后中国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的自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任何单义的解释,都是在总体上对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的内容实质作了某种片面的不正确的理解。因为,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是多义性的:本体论维度的“物质的自然”观;认识论维度的“人化的自然”观;价值论维度的“生态的自然”观。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的整体性质,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的自由发展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的科学发展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的能够完全自由的、积极主动的、自觉的发展,是人的自由权在人的发展上的体现和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既是必然的,又是必要的。它的实现既依赖于社会所提供的基础和条件,也依赖于人自身自由发展的能力;既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命不仅是自然的生命,而且是社会的生命,更是伦理的生命.生命伦理是对人的生命的深度关切.生命伦理不单指个体的生命伦理,更是指人类整体的生命伦理.生命伦理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如何彰显人(人类)的生命的价值.生命伦理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的生命伦理存在的内在依据,人的社会生产是人的生命伦理实现的主要手段,社会是人的生命伦理展开的现实空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发达工业社会技术统治对人单面化的束缚,需要艺术自由创造的审美政治来通达人个性和感性的解放。审美政治超越当下政体消极自由原则的单一性而具有个性解放的更高追求,即在人自由保证的前提下追求人的形而上学、美及感性丰富性。审美政治的成立需要哲学理论的支撑。哲学爱智慧的本意,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美的行为目的,休谟的感性幸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对我艺术故我能的启示,康德的先天原则对人内在尺度的间接证明,席勒的审美解放的思想,黑格尔辩证思想同人的生成完满性的关系,穆勒对个性自由的强调,马克思的感性解放思想,尼采的艺术对生活的统摄,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马尔库塞的审美之维等构成了审美政治成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高校"两课"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也需要运用质疑方法.质疑方法和灌输理论并不矛盾,质疑是解决思想问题的一个环节,是一种有效的迂回灌输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研究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时的理论困境,根据社会学研究方法给经济动员领域研究带来的启发,首次提出了将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概念操作化理论运用到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理论研究中的思想,分析了其可行性,并提出了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推广应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史学方法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史学以梁启超首倡的“新史学”即资产阶级史学为正统。它主导史学领域期间,中国史学有很大发展。近代“新史学”史家们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史学方法,其中有新意且成型的如:比较研究法、归纳研究法、历史统计研究法、二重证据法、语言文字比较研究法、诗文证史研究法、碑志证史研究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方法、“历史演进”考辨法、史书章节编纂法、借助“引得”寻检史料方法等。中国近代史学方法,具有历史进步性,也带有时代局限性;在我国史学方法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起过承上启下、承外启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大学生进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效果,讨论引入发现法进行教学创新与尝试.提倡通过读讲答评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知识,通过查阅资料法让学生去发现材料,通过研读原著法让学生去发现伟人的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15.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体系中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各个层面,各种具体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的展开和体现。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具有巨大的作用:阐明社会矛盾的具体性质;揭示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认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质变;预测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界定高速公路资产价值内涵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法及分层分析法,确定收益现值法为高速公路资产价值评估的科学方法,并以国内某条高速公路作为评估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益现值法在高速公路资产价值评估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收益现值法的评估理论与高速公路资产价值的内涵一脉相承;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高速公路资产价值的评估不仅具有现实可行性,而且有助于高速公路资产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共关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模拟实验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能够使公共关系教学充满活力和吸引力,引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方当代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在内容上更加突出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强化道德价值观教育,注重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反对灌输、崇尚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养成教育原则上出现的两个新变化。道德教育家努力创新,推出了道德判断法、价值澄清法、观察学习法和故事启迪法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养成方法。推崇隐性养成教育,强调以实际社会行动和关怀教育来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以义工生活锻炼促进素质积淀和提升等,则是在养成途径上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主要讨论了《化工原理》中经常应用的因次分析法、数学模型法、参数综合法、当量法和类比法等工程方法 ,这些方法对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国有企业基层干部考核的必要性及现有考核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能岗匹配的国有企业基层干部考核体系,通过投影法将岗位任务要求与基层干部的岗位胜任力进行动态匹配。以烟草企业的基层工作站为例,得到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该方法科学有效,可以为国有企业基层干部考核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