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革”前的十七年中,广西的中等教育结构,从总的方面来看,和经济结构是比较适应的,各类学校的比例也比较协调。1965年的普通中学有1,137所,占中等学校总数的38.7%,中专、农职业中学、技工学校1,803所,占61.3%,其结构比例是1∶1.6。普通中学在校生212,871人,占中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57.5%;中专、农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在校生157,600人,占42.5%,比例是1.4∶1。由于中等教育的内部结构是协调的,培养了大批的中级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因而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校园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伦珍 《南方论刊》2005,(10):46-47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的因素很多,就学校内部管理而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确处理学校内部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学中心工作与其他多项工作、党的领导与行政工作以及学校发展中规模、质量和效益之间等诸方面的关系。笔者认为,在诸多关系中,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因为在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发生的关系范围最广、频率最高,因此,它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有着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50年的史学,可以以十年“文革”结束、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具体地说,又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是第一个阶段,唯物史观指导地位确立,史学工作者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在关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和特点、历史发展动力以及史学工作诸问题上展开争论,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史学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但总的说来,各个方面还是取得了重大进展。“文革”十年为第二阶段,史学遭受空前的摧残,留给人们是痛苦的回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90年为第三阶段,历史学在反省和各种思潮碰撞中向前发展。199O年以后为第四阶段,历史学在重新学习与深化认识中不断开拓。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个分支。从大的方面看,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文化革命”前17年;二、“文化革命”时期;三、粉碎“四人帮”后的新时期。鉴于第二时期是凋零期:名目繁多的“大批判组”取代了文学理论批评队伍,有如起诉书、判决书的文艺批判在冒充文学评论与研究,因而这里略而不谈。“文革”前的17年,其中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49年10月到1957年6月,是当代文学理论批评艰苦创业、全面建设的阶段;反右扩大化后至“文革”前夕,则为当代文学理论批评迂回徘徊阶段。总的说来,这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具有下列特点:一、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文学评论,从而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形成了最深刻的革命。“五四”以来的  相似文献   

5.
张永清 《学术月刊》2022,(3):172-182+224
1990—1999年是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拓展与突破阶段。研究者对反映论与主体论、生产论、价值论之间的关系,文学的认识性与审美性的关系以及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等文学反映论基本问题作出了新理解;对文学反映论新理论命题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学理批判。王元骧于1993年开拓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实践偏向新理论路径。童庆炳于1999年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新论断即文学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存在着三次较为显著的理论偏向:其中的“实践偏向”发生在拓展与突破阶段,其他两次分别是“确立与巩固期”的“认识偏向”,“恢复与反思”以及“发展与深化”阶段的“审美偏向”。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拓展与突破阶段还存在着对文学审美反映论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关系重视不够,以及对实践意涵以及实践与认识、审美三者关系的理解与把握还缺乏必要的理论自洽、系统化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般地,法学理论的发展与法制水平是相适应的。我国民主与法制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建国初一1957年,民主与法制发展的初始阶段;2、1957年—“文革”前,由法制向政策的转向阶段,法制逐渐开始走向人治;3、“文革”时期,民主与法制的践踏阶段,民主与法制受到灾难性的重创;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法制建设的复苏阶段。江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提出“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使我国的法制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7.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公共性的集体生活便开始干预我们的个体记忆,而有关传统生活话语的记忆并未隐退,三者一直存在着一种复杂纠缠关系。《河岸》与《少年王》都是不久前文坛关于“文革”历史或者后“文革”历史书写的新作,两部作品都突破了先前文坛的“文革”叙事范式,更侧重于对历史掩映下的个体记忆、传统记忆以及集体记忆三者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8.
1978年,对我们国家来讲是一个非常不平凡的年份。其中不平凡的事件之一就是我国的高等院校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从“工农兵”中选招大学生的录取方式,公开从社会上招生。   是年初第一批新生入学,秋季第二拨学生进校,来年秋天又迎来了第三届学生。这三届学生是新时期教育的始弄者,是新旧教育体制转型的参与人。为区别“文革”前的“老五届”、“文革”中的“工农兵”以及后来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被冠之以“新三届”。自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步入正轨。由于其特殊的生成背景及在校时所处的特殊阶段,“新三届”在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正是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目前,不少教师和家长普遍感觉学生难说话,难管教,表现为十分典型的“逆反心理”。比如:老师和家长不闻不问反倒好一些,一旦对其教育老师说“东”,学生偏偏向“西”;你说这件事不对,他反说对,与老师和家长“对着干”。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老师和家长的情绪,导致师生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难以互相沟通理解,更就谈不上建立和谐关系了。中小学生产生如此强烈的“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学校的,也有老师和家长的,又有学生自身原因等等。一是应试教育带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心理学界对青少年理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青少年理想的研究,“文革”前不多见,“文革”中是空白,“文革”后才逐渐增多起来。究其原因,“文革”前并未引起重视。“文革”中人们思想混乱,心理学也被打成“伪科学”,谈不到研究。“文革”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校教育要求心理学工作者必须回答我国青少年理想的现  相似文献   

11.
王宇英 《晋阳学刊》2006,(2):125-126
对“文革”的关注,早在“文革”刚刚结束时就已经开始,官方的否定、批判以及亲历者的回忆性文章构成了当时的主体内容。1985年以后,较为正式的“文革”史研究工作渐渐展开。但是当前的研究成果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首先,相关史料仍比较缺乏,二是研究视角的狭窄,三是研究方法的单一。而口述史方法之所以能够对“文革”研究有所裨益,正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上三点不足。首先,口述史方法有助于充实“文革”史研究的史料来源。“文革”时期是到目前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最为特殊而敏感的一…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每年教育总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低于4%,屈居于世界各国的倒数几位。但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同时,还存在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教育投入资源配置使用的低效问题。据统计,我国中等教育的在校生数与教职工数之比才为10:1左右,高等教育才为2.5:1左右(其中、学生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54:1,与教辅人员的比例为20.61:1,与行政、工勤及其他人员的比例分别为14.71:1、16.92:1、13.44:1)。在校生与教职工比例之低,为世界罕见;非教学人员比重之高,也同样为世界罕见。为改变这些不如意的状况,我们虽作过多方面的努力,从上到下都采取了不少改革措施,但与其它行业相比、还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3.
经济结构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但对经济结构的理解却始终停留在组成与比例等浅层次的直观认识上。基于历史经验与当代现实,经济结构的一般性定义为:一定社会背景下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布尔巴基学派基本思想,将经济结构归纳为三大基本类型,分别是数量关系结构、序数关系结构与拓扑关系结构,其他结构则是在基本类型基础上经过交叉、复合形成的派生结构。对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研究与深度调整,就是对三大基本结构类型及其派生结构的运算、分析与应用。建构主义经济学基于建构主义基本思想,强调经济学家和经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认为经济活动是经济主体基于知识、经验而生成经济价值、建构经济模式以及规定分析范式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每年教育总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低于4%,屈居于世界各国的倒数几位。但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同时,还存在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教育投入资源配置使用的低效问题。据统计,我国中等教育的在校生数与教职工数之比才为10:1左右,高等教育才为2.5:1左右(其中、学生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54:1,与教辅人民的比例为20.61:1,与行政、工勤及其他人员的比例分别为14.71:1、16.92:1、13.44:1)。在校生与教职工比例之低,为世界罕见;非教学人员比重之高,也同样为世界罕见。为改变这些不如意的状况,我们虽作过多方面的努力,从上到下都采取了不少改革措施,但与其它行业相比、还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5.
在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能不能提倡共产主义道德?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争论。有的同志认为:我国现在是社会主义阶段,如果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就是“超越了历史阶段”,是“不切实际的主观主义”必然造成破坏客观经济规律,否定按劳分配,忽视个人物质利益等严重后果。因此得出结论说,现在只能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而不应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我认为这种意见是值得商榷的,现在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教于其他同志。(一) 为了讨论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道德,以及它和其他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与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如政治、法律等观念和制度,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有区别。它们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演变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发展经过了“文革”之前(1949年~1966年)、“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2年)、新时期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四个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四大问题:重社会需要,轻视个体需要;重政治需要,轻视生活与心理需要;缺乏与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衔接;重眼前利益,缺乏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关照。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了十年“文革”的教训和十年“改革”的经验之后。我们这个多灾多难而又自强不息的民族,再一次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梦魔,重新回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这种历史性的转移与回归,无疑是对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又一次确证,是对于那些文化决定论、政治决定论、意识形态决定论等错误观点的进一步清除。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要无视经济以外的文化因素。这是因为,作为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经济与其他文化因素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关系;又存在着相互矛盾、彼此制约的关系。如果我们对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妥善地处理,不仅会陷入一系列的文化困境,而且也会反过来阻碍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上世纪80年代“反思文学”的代表作——《芙蓉镇》为研究个案,以身体话语为切入点,从身体表征、性的话语、身体的抗争与僭越等层面探析文本的文化政治学意涵。本文将身体话语作为解析社会深层权力机制、厘清政治文化图景的镜语,试图在身体话语、权力以及文化政治三者的意义互动中构建对“文革”的历史书写新的阐释空间,从而揭示铭刻在身体之上复杂的权力关系,并由此展开对“文革”悲剧多维度的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文革”中,为了限制或减少“文革”的破坏作用,周恩来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同“左”倾思潮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文化大革命”的第一阶段(1966年5月全面发动—1969年4月中共九大),周恩来为保护党内外干部、支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捍卫党的原则而斗争。1.保护民主党派人士。1966年8月18日以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在林彪、江青一伙的煽动下,大批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爱国人士、工商业界上层人物以及少数民族、宗教、华侨界…  相似文献   

20.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市中等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整、整顿各级领导班子,改革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成绩。但是从发展看,我市中等教育的现状同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很不适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教育质量低。就我市初中会考成绩看,市属学校及格率只有20%,不如厂矿学校,全市高考录取率也逐年下降,77年兰州地区高考录取人数占全省录取总数的53%,81年占38.8%,82年占30.3%,83年占25.4%,84年有所回升,占30.9%。二是教育结构不合理。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所发展,但中等教育结构的单一化未彻底改变,中学与中专(技)、职业学校、农中的比例仍然严重失调,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既升不了学,又没有就业技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前途。预计今后的五年,平均每年将有12000多名中、小学生升不了学。尤为严重的是城关区,学生高度密集,平均每年将有八、九千名学生升不了学,这对学校、家长,学生都是很大压力,也是社会的一个不安因素。这个问题已到下决心研究解决的时候了,如再等待观望,问题将会越来越加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