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味"这个概念曾被诗论家们普遍地用来评价诗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诗学理论观点--"诗味"说."诗味"说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古人对诗歌审美本质和特征的认识的逐步深化.认真研究"诗味"说发展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诗歌的本质与特征,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诗学的一系列基本范畴中,"味""趣"的概念颇为虚灵,但它们更能显示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极难辨析与领会."味"和"趣"是主体审美理想与情趣在诗歌文本有机构成中的落实,更多地关联到人的审美需求与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本身亦属于生命活动,故而以"味""趣"为标志的审美机能,实质上便是诗性生命的审美质性.这里分析了"味"与"趣"各自内涵的特征、区别和历史演化历程,阐释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中国古典诗歌审美质性流变的关系,深刻地揭示了诗性生命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3.
略论司空图的“三外”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司空图的"韵外之致"、"象外之象"、"味外之味"三外说入手,从审美接受的角度出发,试图将其切入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中加以比较.文中以中国古代接受理论与西方接受美学、格式塔心理学派等观点比附印证,试图找到古代文论对现代文学鉴赏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渔"登山如品画"的观点隐含着自然审美欣赏的一种审美模式。"登山如品画"的自然审美模式表面上类似于西方传统的自然审美模式,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异。在当代西方学者力图构建自然审美模式但又提不出合理的审美模式的情况下,以李渔为代表的中国古人"登山如品画"的审美模式对于自然审美模式的建构应当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自然对于李渔来说,具有多层次的体验价值。这种审美模式与体验价值的生成与他的生活和阅历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在朝鲜诗学发展史上,崔滋以朝鲜诗歌作为批评和研究对象,对诗歌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其中对诗歌的审美特征"味"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提出了重要命题"有味不如意尽";二、提出了"象外之气"说;三、注重诗歌"味"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中国诗歌形成以味为审美中心的理论,刘勰起了重要作用。他在《文心雕龙》中多次用味评诗,以味来对诗歌审美,在诗的立意、抒情、音律、风格诸方面都提出了味的要求。已经形成了以味论诗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7.
"味"是中华传统艺术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审美范畴,然其并非一开始就直指人的精神审美之思,它基于"饮食之味"的感官体验以及"哲学之味"的形而上学转变,最终走向美学的"审美之味"。"味"的艺术美学内涵既体现为丰富多义、绵延不绝的诸种滋味,又体现为静心忘我的咀嚼过程,并通过余味、淡味、体味等"家族相似"之语,凸显了其通向无限、平淡的审美旨趣和静悟的审美践行,表现为以有限达无限、化浓烈为平淡、虚心以悟道等审美特征。"味"这一艺术美学范畴,对当代中国以及全球社会精神生活依然富有积极的阐释力和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8.
“诗性直觉”是艺术创作所具备的创作状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中的“直寻”说、“兴趣”说和“现量”说所体现的审美直觉的特点,并尝试找出形成直觉理论的哲学根源,同时指出中国直觉理论的意义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味”是一个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孕育、产生和形成它的深厚土壤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它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特性,表现出中国古代人的审美意识。 一 我国古代美学把审美观照及其审美体验以直观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概括为“味”、“体味”、“玩味”、“咀味”、“寻味”、“品味”、“研味”等的过程,认为审美对象的审美意蕴只有通过审美活动的审美主体的玩味体悟,才能转化为审美主体自己的审美情感,从而在自己的想象中形成有关审美对象的真实世界。  相似文献   

10.
刘勰提出的审美鉴赏理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指明了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主要区别,这一观点成为我国重要文学批评理论的方法。究其渊薮,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开创了读者中心论的先河,《淮南子》、《文赋》进一步阐发,直至刘勰的《文心雕龙》方初具规模,后经钟嵘、宗炳等人努力,终于形成我国独具一格的文学批评标准"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11.
房价短期涨幅过快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贵州房地产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房价涨幅过快的原因,探索建立抑制房价上涨势头过快的长效机制,并提出保持贵州房价平稳运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周易》思想和其揭示的道理 ,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尤其是在通过卦、爻、彖、象揭示道理的同时也奠定了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内涵。在古代美学的审美范畴中 ,有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中和之美等等 ,无一不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找到各自的根本。《乾》卦之阳刚 ,无论从自身卦、爻、彖、象 ,还是从历史上的艺术、文学、美学中都能找出由它衍发出的阳刚之美的例证。研究阳刚之美 ,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对文学艺术和美学有作用 ,更对人的言行、情志和道德情操有作用 ,对社会乃至国家都是有益的 ,《大象》“乾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几千年来都作为炎黄子孙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 ,六爻“龙”象之龙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阳刚之美 ,实在是内容和形式、天人合一的头等大美  相似文献   

13.
修辞行为是一种审美行为。审美主体、引起主体美感的对象与特征、话语媒介是其核心三要素。修辞行为审美,在"物理世界"求真,在"文化世界"求"俗",在"心理世界"求善,在"语言世界"求美。"得体美"是修辞审美在"四个世界"交融汇合中的高度统一,是修辞审美的最高准则与境界。  相似文献   

14.
与"学而时习之"所表达的"悦"体验相关联,<论语>文本中的"学"作为经典世界中的叙事,其实涉及多种不同的情感体验.文本中的"学"与"悦"、"学"与"恐"以及"学"与"忧"等三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共同呈现出"学"这一经典叙事在<论语>文本中更为丰富的情感景象.  相似文献   

15.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频频以"味"论词,"味"是其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陈廷焯将传统的"诗味"论移植到词论中,强调作词必须"含蓄蕴藉",同时进一步提出"厚味"的美学主张,对词体的美学品格作了更深层次的审美规定。深入考察陈廷焯的"词味"论,对准确把握其词学思想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明中叶以后 ,以公安三袁为主力的公安派高举“性灵”大旗 ,开创了与“复古”论调大相径庭的一代风气 ,影响甚大。而公安三袁中尤以袁宏道为重 ,袁宏道的文学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识时通变的文学发展观 ;二、“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 ;三、“本色轻淡”的艺术趣味。  相似文献   

17.
佛教理论对中国古代审美认识论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的"现观"现量"各有三层涵义.在中国审美认识论中具体体现为审美的"现在"性、"现成"性和"现实"性.即美就在眼前生活中,审美是直接性的,审美中的"理"是一种情理而非思辨之理.  相似文献   

18.
味最初是一种感受,后来演变为审美体验.中国美学以味论诗的本质在于"口弗能言,志弗能喻"的整体风貌之感悟.这种感悟贯彻为文,逐渐演化为以创"味"为核心的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9.
"审美无利害"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作为审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点进行阐述,并将其作为"质"的契机来规定美的。尽管西方以往不少学者对审美进行了分析研究,但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系统、严格地为"审美"划出独立领域,真正使美学成为一门新的科学的却是康德。他提出的"审美无利害"把审美愉悦从由感官引起的快适和追求善所引起的愉悦区分开了,此命题在康德整个美学体系里起着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