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正> 近年来有的著作认为著名玄学家王弼是今河南省焦作市人,这是不对的。据《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云:“会弱冠与山阳王弼并知名。”此山阳乃指山阳郡,属于兖州而非河南。考王弼乃王粲之侄孙。《魏书·王粲传》“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王粲年四十一卒,他的两个儿子被杀,无后,以族兄王凯之子王业嗣。故《魏氏春秋》云:“文帝既诛粲二子,以业嗣。”(《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王业就是王弼的父亲。王粲的祖父王畅,曾祖父王龚均山阳高平人,《后汉书》并有传。王龚,顺帝时为太尉,王畅,灵帝时为司空,故《王粲传》谓“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其世系如下:  相似文献   

2.
读中华书局本《三国志》,得校记二条,今录之,以就正于读者。 (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13页): (建安元年)“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绍,又附孙坚。二日,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按同纪(21页):(建安五年)“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绍,略许下。绍使刘备助辟,公使曹仁击破之。备走,遂破辟屯。”据此可知,刘辟前此乃降曹,而非被杀。故前言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  相似文献   

3.
曹魏屯田释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魏屯田的研究,不但是对曹魏一代电田制度的阐释,而且涉及对曹魏政策的评价,由此,学者们已发表了许多成果,其中有精辟见解者不少,但仍有一些问题意见不一,本文试就曹魏民屯若干问题加以申述和补充,或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参考。一、曹魏屯田的沿革据《三国志·武帝纪》往引《魏书》云:“公(曹操)曰、‘夫定国之术,在于疆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走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科。于是州郡倒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这是讨论曹魏屯田问题众所熟悉…  相似文献   

4.
建安乐制及拟乐府诗形态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安乐制及拟乐府诗的具体情况现存相关史书如《三国志》等缺乏系统、明确记载,经过明清以来史家的爬流整理及时贤如萧涤非、王运熙等先生的详细考订,大体眉目已出,本文只是在此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建安乐制及拟乐府诗的某些特点试作考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云:“汉末大乱,众乐沦缺。”初平元年(190),董卓扶持汉献帝西迁长安,行前大肆烧掠,洛阳宫室荡尽,几成废墟,两汉几百年的文化积累顿遭破坏,乐师逃散,乐制毁废。在军阀割据、群雄混战之中,曹操乘时而起,出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需要,建安元年(196)九…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次印刷)在评述曹丕“邺城时期”中说,建安20年,曹军西征张鲁,曹丕在邺城留守。此说实误,请看下面的材料: 《文选·魏文帝<与钟大理书>李善注引《魏略》云。“太祖征汉中,太子在孟津……。”又《文选·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李善注引《典略》云:“(吴)质为朝歌长,大军西征,太子南在孟津小城,与质书。”书中有云:“五月十八日,丕白。”又《文选·陈孔璋<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李善注引《文帝集序》曰:“上平定汉中,族父都护还书与余,盛称彼方土地形势……。”书中有云:“十一月五日,洪白。前初破贼,情侈意奢,说事颇过其实,得九月二十日书……。”考曹操生平,西征之事只有三次:一是建安16年7月西征马超,一是建安28年7月至建安24年西征刘备,一是建安20年西征张鲁。建安18年西征马超时,曹丕留守邺城。其《感离赋序》:“建安十六年,上西征,余居守,老母诸弟皆从。”又《魏志·甄后传》裴注引《魏书》:“十六年七月太祖征关中,武宣皇  相似文献   

6.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太延五年(公元439年)以太子拓跋晃为监国,授其以执政权力和皇位继承权力,但结果却导致了一场父子相残的悲剧——正平元年事变. 一、正平元年事变的真相关于正平元年(公元451年)事变,《魏书》卷九十四《宗爱传》中有记载,日:“恭宗(拓跋晃)之监国也,每事精察,爱天性险暴,行多非法,恭宗每衔之.给事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等任事东宫,微为权势,世祖颇闻之.二人与爱并不睦.为俱道盛等案其事,遂构造其罪.诏斩道盛于都街.时世祖震怒,恭宗遂以忧薨.”《北史》卷九十二《恩幸·宗爱传》所载与《魏书》同.而《宋书》卷九十五《索  相似文献   

7.
魏晋乐府官署演变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宋书·乐志一》说 :“汉末大乱 ,众乐沦缺” ,《晋书·乐志上》也说 :“汉自东京大乱 ,绝无金石之乐 ,乐章亡缺 ,不可复知。”当时的乐府几近于消亡 ,由于西南一带较为安定 ,以雅乐郎杜夔为代表的一批乐工陆续来此避乱 ,荆州牧刘表曾令杜夔与精通音乐的孟曜为汉献帝合雅乐。《三国志》卷二十九《魏书·杜夔传》称 :“乐备 ,表欲庭观之” ,说明这项工作在刘表在世时就已经完成。虽然史书中缺乏明确的记载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合雅乐”远非一二人所能完成 ,因此当时在荆州必然聚集并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魏书·杜夔传》又说 :“后 …  相似文献   

8.
据《旧唐书·高昌传》记载: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命侯君集、薛万均、姜行本等人发大军破灭在今吐鲁番盆地建立的割据政权高昌麴氏王国,“下其三郡五县二十二城”。《新唐书·高昌传》除将“郡”误作“州”外,所记数字亦同。两《唐书》的这条记载是否可靠?经查回答是否定的。 1973年在阿斯塔那古墓区第516号墓中出土了《高昌延寿十七年屯田下交河郡  相似文献   

9.
旧的史籍关于东吴屯田制的记载,比较简略;清扬晨的《三国会要》,对东吴屯田制,虽列有《吴屯田》一目,仅仅录了四条材料,清人俞理初的《癸已类稿》,只有《魏典农记》专篇,而无东吴屯田制专目;陶元珍的《三国食货志》,也详于曹魏屯田制而略于东吴;今人对东吴屯田制的研究,也缺少专文,往往只是附带论及,远不如研究曹魏屯田制那样被重视。至于东吴屯田制的具体内容,还存在不少疑问,象唐长孺先生这样著名的史学家,  相似文献   

10.
一、魏晉时期的战乱 韩遂的堕落 西北各族人民有着英勇的斗争传统。公元184年,在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爆发后,先零羌和小月氏以及当地的汉族人民又起来造反了。他们共推月氏人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将军,在金城起义,可以算是大起义的组成部分。为了把更多的汉族人民吸引到起义队伍中来,他们推举金城人边章和韩遂掌握军政权力?“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但是“韩遂、边章素著名西州,群盗诱而劫之,”(《资治通鉴·中平元年》)他们当过汉朝的官吏,倾向“党  相似文献   

11.
三国后期,魏国将军邓艾在两淮大兴屯田,广开漕渠,为三国的统一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然史籍所载过简,现兹考略如下,以求教方家。邓艾出身于寒门微族,陈寿《三国志·邓艾传》不书其父祖姓名,但云“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徒汝南,为农民...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如今常见的《三国志》版本,无论1959年的中华书局铅印本,抑或1986年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本,都将《魏书》置首,《蜀书》次之,《吴书》居末。一些目录书和论著,凡涉及《三国志》中三书位次者,也都如此排列。然而,这却并非陈寿《三国志》的原貌。现在能见到的有关陈寿写《三国志》的记载,最早的是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其《陈寿传》写道:“吴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后,寿乃鸠合三国史,著《魏  相似文献   

13.
论苏绰     
苏绰(公元497—546年),字令绰,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出身世家大族,九世祖苏则为曹魏侍中(《三国志·魏志》有传),父苏协官至武功郡守。苏绰是西魏政权的重要大臣,政绩颇著,时人称之有“王佐之才”,后代史家比之于“管子治齐,诸葛相蜀”(《西魏书·苏绰传》)。本文拟对苏绰生平、政治思想及其主要活动作一概述,以供史学界和地方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全唐诗典故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775页,“刘桢沈痼(刘桢病)”条。所注[出典]云:“《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粲与……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干为司空军谋祭洒掾属,五官将文学。’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干清玄体道,六行备修,聪识洽闻,操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建安中,太祖特加旌命,以疾休息。后除上艾长,又以疾不行。’”按,注误。《魏书·王粲传》所云“干”者,指徐干,非刘桢公干。原文前半传王粲,接着交待王粲与徐、陈、阮、应、刘五人“并见友善”,以为过渡。下面依次介绍说,“干”如何,“琳”如何,“瑀”如何,“玚、桢”如何。五人均称其名,所以“干”,一定是指徐干,不可能是刘桢。退一步说,即使以字称刘桢,亦当称“公干”而不当称“干”。弄明白了这一点,裴松之引注之《先贤行状》同样是指徐干,不  相似文献   

15.
应璩诗论略     
应璩(190——252),字休琏,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人。其祖应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裴注引华峤《后汉书》,“后”字原脱,据《隋书·经籍志》补);从父应劭,字仲瑗,博学多识,撰有《风俗通》、《汉书集解》等书,为世推重;其兄应(王易)(?——217),字德琏,“学优以得文”(《文心雕龙·才略》),建安七子之一;其子应贞(?——269),字吉甫,“善谈论,以才学称”(《晋书·文苑传》);汝南应氏,真可谓“世济文雅”(张溥《应德琏·休琏集题辞》)了。关于应璩的生平,本传(附见于《魏志·王粲传》下)极为简略,但从裴松之所引《文章叙录》中,我们可得一梗概:  相似文献   

16.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版)征引博洽,校释精核,读后获益甚多。但间亦有可商之处。此举一例:旧版《华阳国志·南中志附交州》内云:“初,晋武帝以[杨]稷为交州刺史,大封半道,稷城陷,或传降故不录。”《校注》校点为:“初,晋武帝以[杨]稷为交州刺史,大封;半道,稷城陷,或传降,故不录。”(见第465页)校点上之差异反映理解上之不同。余以为《校注》将旧版《华阳国志》中之“大封半道”四字,用分号中断,实为未当。究其原因,则在对“大封”二字之理解上。愚谓此处之“大封”,非“大封功臣”之概述,实乃“大封诏书”之简称,故非动词,而是名词。按《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注引《英雄记》云:张扬受李傕、郭汜购募,共图布。杨“外许汜、傕,内实保护布。汜、傕患之,更下大封诏书,以布为  相似文献   

17.
三国时期的诗人大都爱好赋,善写赋,创作出不少传世之作。曹植自述:“余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所著繁多。”(《前录自序》)《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也说曹植“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王粲、徐干是当时颇有名望的赋家,他们的许多赋作受到称誉,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  相似文献   

18.
<正> 二十多年前,我在《关于曹魏屯田制度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曾力主曹魏的屯田客也有象自耕农那样的兵役徭役负担。从以后发表的文章来看,持这种观点的同志愈来愈多。但近几年我经过认真的考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够妥当的。下面谈一谈我现在的看法。有三条资料往往被人们用来论证屯田客有兵役负担:(1)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2) 卷五四《吕蒙传》:《魏使庐江谢奇为蕲春典农,屯皖田乡,数为边寇,蒙使人诱之,不从,则伺隙袭击,奇遂缩退,其部伍孙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标点本《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真宗咸平四年十一月辛巳,吴淑上言“车战之利,自古有之,放卫青、李陵、田豫、马隆及汉光武与敌战,皆用车而胜。”该书整理者出校说: “田豫,《通考》卷一五八《兵考》作 ‘刘豫’ 按《宋书》卷一《武帝纪》上谓刘豫灭南燕,‘有 车四千两,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取得胜利。 而《三国志》卷二六《魏书·田豫传》不言豫为 车战之事,疑作‘刘豫’是”。今按,此条校记有误。 据《三国志》卷二六《满田牵郭传》载:“鄢陵侯(曹)彰征代郡,以(田)豫为相。军次易北,  相似文献   

20.
关于葛诸亮“奇谋为短”的评价,是陈寿首先提出来的。西晋武帝泰始十年(公元274年),他编辑成《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在上奏朝廷的表文里,评价说:诸葛亮“冶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此后,他撰写《三国志》,在《蜀志·诸葛亮传》末的评语中,盛赞诸葛亮施政执法的同时,又一次指出:诸葛亮“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