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文化的冲突——从日本公法的阻力看日本法的冲突仲力立法的发展与任何其它文化现象一样,都是伴随着特定文化圈的共同发展而发展的。现在的日本法,按其结构看,与西方没什么不同,这在极大程度上是受明治以来日本法制史上“秦西主义”的影响。当然,在其整个过程中包...  相似文献   

2.
付家东 《云梦学刊》2004,25(6):38-40
WTO对中国最深层次的影响是法律,影响有消极与积极之分。其对中国法制现代化将产生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中国法制观念、意识、理念的现代化,加速中国的行政法制现代化,对中国法治本土资源的消极方面带来冲击等。其消极影响表现在:如果不加选择而盲目全盘吸收WTO及其发达国家成员国的法律,则会影响中国法律发展的正常进程,导致混乱。因此,对于WTO这把双刃剑要有清醒的认识,尽量做到法律领域的趋利避害,从而加速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王爱兰 《北方论丛》2007,(2):149-151
要实现法治现代化,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作为其重要的内在驱动力,从根本上影响着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但现代化的标准是把握和分析一个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和基本状况的尺度,在认识法律意识现代化含义的基础上,从内在标准即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所应具备的内在指标与程度,它包括法律信仰意识、主体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契约意识、诉讼意识和平等意识,外在标准即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外部体现及其对外部环境的现代化要求,它包括民主立法、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法律监督几个方面,来剖析法律意识现代化的标准,既可以使社会更加准确地把握现代化的进程,又成为社会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日本法律文化现代化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个文明国家的法律文化最终都将走向现代化,虽然这种现代化的内容、过程和道路可能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在法律文化走向现代化的东方民族中,日本是最成功的一个。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西方英、美、法、德等国已经建立起系统发达的近代法律文化时,日本无论在法律的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方面,都还处在封建阶段(如天皇制、中央幕府专制统治、等级森严的武士体制、封建领主所有权、契约和诉讼的不发达、受中国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习惯法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民情基础,是一种经过数千年的传承、积淀和整合了的制度形态。在当前推进依法治国和实现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有必要对少数民族习惯法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承载历史传统的本土法律资源,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以少数习惯法为基础,推动国家法与其的良性互动,使国家制定法符合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法制的本土化,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转换。  相似文献   

6.
日本与中国儒家及西方文化教育的交流,走过了从吸收模仿、冲突对立到相互融合的过程,日本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古代的"和魂汉才"到近代的"和魂洋才"的嬗变.日本民族较强的"文化反思"意识促进了其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关注日本文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教育交流的传承、多元、开放、自觉的发展趋势,促进未来世界和平发展,实现全球教育的和谐、差异与共生.  相似文献   

7.
李应赋 《云梦学刊》2002,23(1):43-45
日本在明治初期东西方文化的激烈冲突中出现了一些失误 ,导致现代化进程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健康的轨道。吸取日本文化走向的经验教训 ,中国当代文化应该调整好中西文化的比例 ,调整好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比例 ,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 ,积极扶持和发展人文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各国所处的环境不同,一些先发展起来的国家,如英、美、法等国家首先在内发型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法律模式。同时这些先发展的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对于落后国家进行干预,使得日本、俄国、印度等落后国家成为他们扩展和冲击的对象,从而使得这些国家的法律体系具有外发型模式的特征。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内发型法律模式,但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近代也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最终其法律模式具有鲜明的混合型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国外不同发展模式的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吸收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外来文化,是文化传统更新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国外不同的发展模式即资本主义的以英、美、法等国为代表原发式,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后发式以及正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发式三种模式和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进行分析,以冀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谷卿 《社会科学论坛》2010,(20):202-204
古往今来,凡当一切有着光辉文明的民族与时代在退离历史前台之后,总会有一些为数不多的文化遗民扶危继绝、兴废振衰,他们不关心一己之名利,不计较一时之穷达,所重视的是对文化传统中的高贵精神与精英意识的持继。近百年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突出地表现为精英意识的衰微和传统文化资源的消亡。  相似文献   

11.
法的传统和文化,是探讨法的历史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概念工具。法的传统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现实的法律制度之中,法律传统意味着每一种法律文化都有自己内在的历史联系,每个国家的法治建设都是在各自的历史基础上进行的。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宣传。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法律规则竞选将不断地交融整合,形成新的社会和谐及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2.
试析罗斯福时期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妍 《北方论丛》2002,(2):125-126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序幕,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这期间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政策影响了战争的进程.以珍珠港事件为界,之前美国奉行"中立"政策,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给了日本法西斯以有力援助,对日本侵华战争起了"加柴助燃"的作用;之后美国的孤立主义者们猛醒,把中国大陆作为反击日本法西斯的基地,开始全力支持中国蒋介石政府抗击日本的侵略,为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美国仍是从自身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出发的,因而也给亚洲和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然后逐步延伸到政治、文化、法律等各个方面。当代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中国法律文化面对法律全球化的挑战,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深入研究这些新特征,分析新问题,将有助于我国法律文化与国外先进法律文化的接轨,找到差距,弥补不足,进一步推进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但与此同时,在发展中,法律制度文化与法律意识文化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制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在实现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同时保持并发扬传统法律文化的积极因素,实现法律文化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结合,不仅是法律工作者面临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更是摆在全体国人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几代人不懈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宁林 《理论界》2009,(11):174-176
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我国法律文化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和价值。因此,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视角下,我们如何运用"和合"的思维,选择"规制的多元主义"的路径,通过保存、倡扬、变革和重构,来实现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后半期,中日两国在内外压力下开始了法制现代化的进程。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近代日本法制现代化起步略早,法制现代化比较深入,从法律体系到法律制度,再到法律观念,循序渐进,较少反复,较短时间内基本实现了法制现代化;而近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起步稍迟,比较被动,整个过程反复较大,宪法及行政法规反复出台,缺乏稳定性,法制变革较多局限于法律条文及制度,基本没有涉及法律意识和观念,法制现代化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6.
王荔 《兰州学刊》2011,(9):152-156
当西方社会已进入对现代性的反省与批判之时,中国又当如何应对自身的法律现代性问题?只有清晰界定"现代化"和"现代性"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从法律文化的视角将法律的现代性从不同"语境"中剥离,并采取"多维整合"的研究方法展现法律现代性的基本维度和属性,才能正确诊断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问题的症结,发掘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从而改变中国法律发展进程中一贯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7.
道家法律思想以其对自然法的无限崇尚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值得注意的是,以"自然"、"无为"的观念为理论基础,道家的法律思想还孕育了最初的"民间法"意识.这种民间法意识表现为对国家法权威的否定和对民间法治资源的肯定.道家"民间法"意识的产生,是道家区别于其他理论流派的显著特征,也与道家所处的文化、时代背景有重要的联系.道家的"民间法"意识,对当今的法律理念、法学研究等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和实施,不仅促成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的基本完成,也奠定了国家依法开展文化遗产行政的基础。该法将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对有形和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扩展到了对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并意味着国家文化政策完成了从"文化革命"朝"文化保护"的方向转换。本文在评析该法出台的时代背景、立法进程、立法宗旨以及经由该法建立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将其与日本《文化财保护法》及相关制度进行初步的比较法学研究,希望突显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体系的特色和问题,并为中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和进一步改进提供必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后回归时代,澳门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与回归前相比均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上述社会条件的良性发展对法律本地化的深化提出了现实需求.澳门法本地化之路已从“形式本地化”迈向“实质本地化”.现阶段法律本地化的发展,有必要在保留澳门法特色的基础上,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深入的法律变革,重视本地化资源的建设,加强法律人才的培养,促进本地法律文化的生成及发展.而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澳门法的本地化将携现代化、国际化前行.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随着法治的不断推进,在法律移植的同时,学界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本土资源”和“中国情景”,重视法律的“内生”和存在的社会条件及制度背景,不断地走向务实和理性。西部地区有着广阔和深厚的法律文化资源,如何挖掘这些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资源,加以研究和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刊从本期始,将根据来稿及组稿的情况,不定期开设“西部法文化论坛”专栏,以挖掘西部法律资源为指向,注重第一手资料,注重实证研究,注重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注重服务现实,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法文化建设,为我国的法制现代化,为西部的法治实践有所贡献。本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