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重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改革成果和经验,对全国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从重庆发展情况来看,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如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社会保障以及基层组织的功能重塑等,都需要加以解决.统筹城乡发展,关键要在制度层面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基于以上判断,本项目首先通过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先行示范区的个案调查与分析,总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和机制中的关键因子,从而找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屏障.在此基础上,抛开传统的发展思路和路径选择,围绕急待突破的实质性问题,从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与使用制度、公共财政与农村金融制度、行政体制与乡村治理机制等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并提出改革的方案设计;根据重庆统筹城乡的制度改革方案进行总体的综合配套改革的方案设计和路径选择,为全面推进我国城乡统筹提供全新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2.
王钊  张应良 《科学咨询》2010,(17):53-56
重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改革成果和经验,对全国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从重庆发展情况来看,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如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社会保障以及基层组织的功能重塑等,都需要加以解决。统筹城乡发展,关键要在制度层面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基于以上判断,本项目首先通过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先行示范区的个案调查与分析,总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和机制中的关键因子,从而找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屏障。在此基础上,抛开传统的发展思路和路径选择,围绕急待突破的实质性问题,从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与使用制度、公共财政与农村金融制度、行政体制与乡村治理机制等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并提出改革的方案设计;根据重庆统筹城乡的制度改革方案进行总体的综合配套改革的方案设计和路径选择,为全面推进我国城乡统筹提供全新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3.
沈怡君 《经营管理者》2009,(18):378-378
城乡统筹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失衡而提出的新战略,这项新战略的顺利实施在于制度变迁的有效路径的选择。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了我国实现城乡统筹的制度变迁的有效路径及其创新。  相似文献   

4.
目前,城乡分离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严重制约了河北省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一点就是要建立一套适应城乡发展需要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本文从河北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入手,分析国内在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典型案例,并提出河北省统筹城乡养老保险的模式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学咨询》2007,(11):6-6
重庆城乡统筹必须在两大方面取得突破;全市产业统一规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业、教育、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均等化。 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已确立了“一圈两翼”的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道路;而在公共服务方面,今年5月,重庆九龙坡区被市政府批准成为”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成为全市首个率先试点城乡统筹区。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城乡二元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碎片化带来的弊端显示其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阻碍着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整体的公平和谐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宁波市的医疗保险为小样本,从当前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区域性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探索城乡医疗保险统一的法律制度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陈皎 《决策导刊》2007,(12):11-12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合川要建成渝西北地区教育高地、重庆统筹城乡教育先行区,必须以此为指针,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决策导刊》2007,(11):1-1
继今年6月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重庆市相继迎来三大利好: 一是8月6日召开的重庆市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工作会议透露,经商务部批准,重庆市已成为首个全国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区,旨在通过重庆的先行先试,实现重点突破,从而示范带动全国商贸流通改革。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征服和各级部门一直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但实践证明,城乡的社会保障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差距也越来越大,没有达到政策的预期目的。因此,必须推进制度创新,真正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统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重庆市被国家批准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重庆市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原因而导致的城乡之间、各区县之间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优化养老保险机制,以科学的制度政策为向导,引领城乡统筹养老保险持续良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奠定夯实的基础。本文针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养老保险机制优化建设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建议,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统筹土地综合整治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随着城乡统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实践和深入开展,城乡统筹土地综合整治已逐步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现实载体,成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启动点。本文正是基于此,针对城乡统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2.
邓宗琼  高阳 《科学咨询》2010,(13):50-51
重庆直辖十周年前夕,重庆、成都两地被同时确立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试验区,肩负着“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为全国探索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任务。根据西南大学温涛教授的研究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教育对重庆市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接近1/4”,可见教育对重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统筹城乡教育不单是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的关键环节。近三年来,重庆教育改革步伐日益成熟,收获不小,但先行先试的改革还存在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仁杰 《决策导刊》2007,(8):13-13,43
前不久,中央批准重庆市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九龙坡区被重庆市政府批准为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今后五年,九龙坡区农村教育将以“一年试点探索,两年重点突破,三年取得成效,五年协调发展”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以“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2,(38):25-30
彻实施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开创发展新局面,关键在落实。为此,四川各市州立足自身实际添措施、想办法,着力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成都市:城乡统筹"三部曲"为贯彻四川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议精神,2012年7月31日,成都市召开专题会议,确立"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战略作为成都发展的总方略,以五大兴市战略("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  相似文献   

15.
成都经过多年的无间断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关于城乡一体化改革的经验: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四大基础工程。目前,成都统筹城乡试验已经步入了“深水区”。  相似文献   

16.
田宝宏 《决策探索》2009,(18):10-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口流动产生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突出,它不但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也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对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结构,制定合理的教育政策,规划未来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在2002年十六大报告中针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提出的,当前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共识。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如何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城乡基础教育统筹发展的内容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城乡基础教育统筹发展主要在于两方面的统筹,一是制度统筹,二是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  相似文献   

17.
项目实施单位:杭州市委、市政府推荐词:针对农村这一发展"短板",杭州适时作出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锁定农地使用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试水城乡统筹三置换;抓住产业发展这一支撑点,一揽子推出五个实施文件,力推城乡产业一体化,形成统筹发展的大杭州新格局,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养老保障是统筹城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重庆市已出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等制度.初步构建了农村养老保险体制。但受限于重庆市城乡经济社会二元条件.统筹城乡养老保障仍面临着重重困境。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09,(23):10-10
进一步改变城乡分割、分治的二元结构,应该从何处发力7据6月10日《中国国土资源报》报道,6月8日至10日召开的成都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场研讨会对此形成了共识,就是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一些基础性制度变革,特别是把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刘叶 《管理科学文摘》2012,(31):123-123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就我国城乡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实行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包括其阻碍因素和有利因素,通过分析认为其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必须找到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