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与周恩来是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后代,其祖籍都是湖南道州(即今道县)。一些报刊杂志虽刊登过,但都没有写出依据来;有的甚至还持怀疑态度。周遐寿写的《鲁迅的故家》第一部分第七十五节《四百年前》就有这样一段叙述: 会稽姓周的大族很不少,但和我们都是同姓不宗。他们家谱上的世系从南北宋列记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的历史地位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周恩来生前 ,周恩来去世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 ,80年代至周恩来百年诞辰。对其历史地位的评价有“五大桂冠”说、历史伟人说、世纪伟人说、毛理论周实践说、毛后邓前说。周恩来是应该和毛泽东、邓小平的名字排在一起的历史伟人。  相似文献   

3.
鲁迅与瞿秋白的杂文创作,其历史的战斗价值也正如他俩在现代革命文学史上的伟大历史功绩一样是不可磨灭的。周扬曾有过十分明确的论述:三十年代初他俩一起“参与和指导了左翼文化运动,率领和团结广大文化工作者,粉碎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促成了革命文学的空前繁荣”。这理当包括鲁迅和瞿秋白杂文创  相似文献   

4.
在一九八六年的日历上,有两个日子引起我对两位伟大人物的深深怀念:一月八日是周恩来逝世十周年,十月十九日是鲁迅逝世五十周年。他们两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乃至整部中国史以至世界史上都是英名永耀的人物,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建树了不朽的殊勋,对世界的和平事业、文化事业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果把历史比作连绵起伏的群山,那么周恩来和鲁迅就是其中两座直插穹苍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杜鹏程与鲁迅,没有任何交往。1924年7月,鲁迅到陕西讲学,他当时3周岁;1936年10月鲁迅病逝,他当时也不过15周岁。此时的杜鹏程未曾到过西安,更未曾到过上海、北京,而鲁迅生前也不曾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他这样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们是两代人,甚或是三代人。但鲁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新文化的伟大旗手,其思想和著作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查鲁迅,认为他是“过渡时代的伟大桥梁”;鲁迅精神是必须发扬的民族精神,它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在文学上;鲁迅有四大特点,他是文艺界最优秀的战略家;周恩来同志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在斗争中加深了对鲁迅的认识,结合不同时期的任务号召学习鲁迅的精神和作风。  相似文献   

7.
(上接<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第7期在<鲁迅的起点之上(上)>) 三、两个不同的鲁迅简单地说,今天有两个不同的鲁迅.第一个鲁迅是文学的鲁迅.第二个鲁迅是历史的鲁迅.往往我们对鲁迅发生争论的时候,有关鲁迅的意见不和时,是在这两个问题上交叉了、模糊了.  相似文献   

8.
鲁迅与郭沫若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两面光辉的旗帜。然而关于他俩的关系,却说法不一。一些人一直认为他俩在二、三十年代是“文坛上的仇敌”,“势同水火”,“不存在友谊”。笔者认为把他俩的关系说成是“仇敌”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多半是由于不了解历史。人们大都注意了他们之间矛盾的一面,忽略了他们之间一致性的一面,本文试就他俩在二,三十年代在许多方面的一致性,产生矛盾的原因,以及双方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进行探讨和分析,祈请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自己政治生命起点的入党时间,周恩来自己怎么会记错呢?据笔者分析,周恩来可能是出于他一贯的谨慎和谦虚。在党的"七大"召开前夕,与会代表都得填写登记表,周恩来填写的表格上显示,入党时间为1922年夏,介绍人为张申府、刘清扬。他的入党时间在他生前一直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在他去世后的80年代,周恩来的入党时间却被重新确定为1921年,这其中有什么  相似文献   

10.
1998年3月5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纪念日。这不仅是历史的巧合,也饱含着自称是“半个壮乡儿子”①、生前十次亲临广西的周恩来同志与壮乡人民结下的笃深情结。被周恩来同志赞誉为“史无...  相似文献   

11.
秦九凤 《社区》2008,(11):44-44
开国总理周恩来夫妇的清廉是人所共知的。他去世前是十年“文革”和国家处于十分困难的时期,多少年没有调过一次工资。他们两人的工资一直保持在一个月747.50元(周月薪404.80元,邓月薪342.70元)的水平上。与众不同的是,他俩都不管理自己的“家财”,两人也从不沾靠一分钱钞票。那么他们的日常开支怎么使用呢?  相似文献   

12.
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作家,没有哪一个像鲁迅那样生前死后都遭到命运的磨难。作为划时代的文化伟人,反却遭到如此劫难,这真是文学史上罕见而奇怪的现象,似乎也是鲁迅的宿命。应该以正常的文学批评、学术研究与学理论辩走进鲁迅、认知鲁迅和评价鲁迅。  相似文献   

13.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七八年第四期曾刊载拙作《简论鲁迅著作的版本特点》一文,该文比较集中分析了鲁迅在世时著作出版的情况。本文接续前篇,着重分析鲁迅逝世后著作出版之特点,目的仍着眼于从出版史的角度,说明鲁迅著作出版之演变,探讨不同历史阶段鲁迅出版物之风格,进而认识鲁迅著作的版本特点,作为我们今后出版工作的借鉴。鲁迅生前对自己著作的出版是十分重视的,鲁迅著作传世有自选集、单行著作、编校古籍和书信、日记等,除未出著作全集外,基本具备了完整的著作的体系,而这些著作,大部  相似文献   

14.
张永泉先生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从周树人到鲁迅》(文化艺术出版社 ,2 0 0 1年 )是建立在历史语境再现的基础上 ,研究鲁迅早期思想的转折、悖论 ,在大量阅读了鲁迅同时代人的有关论述和鲁迅著作本文的基础上 ,确认鲁迅的历史坐标 ,追寻鲁迅何以成为鲁迅的。对鲁迅早期思想转变的研究 ,已经有许多学者作出了大量的贡献 ,也不乏有创见的论文、著作。但他们大都过于强调鲁迅前后思想的统一性 ,认为他“五四”时期的思想是对在早期确立的“立人”思想的继续 ,抹杀了鲁迅思想的发展性及蕴涵的矛盾性 ,不承认鲁迅对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认…  相似文献   

15.
总理保密     
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五四”运动时于天津相识,后来都成为职业革命家。他们从确定恋爱关系的那一天起,就相互约定:允许并尊重对方可以有只属于个人的秘密。 周恩来在旅欧时的1921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8个发起小组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是我们党的创建人之一;邓颖超1925年入党,也是我党的早期党员。但当时他们谁也没有告诉谁,直到1925年8月,他俩商量结婚报请党的组织审议时,组织上才分别通知他们都是中共正式党员。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对“革命文学”论争作过指示李兵一九二八年,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之间发生过一场关于“革命文学”问题的论争。当时,江苏省委宣传部李富春同志向创造社、太阳社指出一把矛头对准鲁迅是不正确的,应该停止论战,团结鲁迅,共同对敌。这是众所周知的。在这场论争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的范围是鲁迅与东北作家群,而并非鲁迅与东北作家,意在考察鲁迅对在抗战前后出现的这一作家群体的关怀、支持,以及给予他们的教益与影响。东北作家究竟有多少成员?由于各人理解的不同,范围或宽或窄,难以开出一张完整的名单。本文所论及的仅限于与鲁迅有过交往并受其影响的成员。鲁迅生前所写的日记为我们提供了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曾经说过:“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近代史上几乎没有哪一个文学家在他生前和生后,有像鲁迅先生受到过那么多的“敲打”的了。生于民族艰危,出入于荆莽刀丛,正气浩浩,一身是胆,鲁迅先生以其无产阶级的硬骨头和奋斗终生的坚韧意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郁达夫籍贯相同,前一段生活经历大致相同,且都是后而转向文学。二人在长期交往中结下了真挚的友谊。但他俩的文学观点、风格和爱好却有很大的不同。鲁迅表现出清醒的、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表现出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深刻洞察与准确把握;而郁达夫的文学生命则与“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并由此引出了“自我表现”的要求,显示其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与风格。鲁迅的小说不断地有新的探求和追求,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但郁达夫小说的大多数人物形象的内在质的稳定是没有变的。如郁达夫笔下知识分子形象是一个弱者系列,具有单一性,而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系列则宏大丰富得多。  相似文献   

20.
一、从孔乙己的命名,领略鲁迅的“大家风度”鲁迅生前的挚友孙伏园先生曾经说过:“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呐喊》)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经译成了外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风度。”(《关于鲁迅先生》)这可视为把握本篇美学价值的肯綮。《孔乙己》堪称鲁迅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