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赵瑛 《理论界》2009,(6):116-117
近代中国的金融风潮系指由于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局势和投机等原因而引起金融市场渡动和混乱现象.规模较大的有1883年上海金融风潮、贴票风潮、橡皮股票风潮、信交风潮、白银风潮等.金融风潮频繁发生的原因既有近代经济发展滞后、先天不足的内因,又有外国金融势力操控金融市场的外部因素.解读近代中国金融风潮的经过及原因,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1910年7月至1911年4月,发生在上海的橡皮股票金融风潮给当时中国民族经济带来灾难性的打击,这次风潮已经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从外国金融势力与这次股票风潮的关系的角度继续进行尝试性探讨,具有拾遗补阙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950年上半年在上海出现的金融风潮,由于"银行之银行"缺位和同业救济机制的缺失,大批金融机构不得不停闭.这次金融风潮不仅影响到私营金融业生存道路的选择,也使新政府重新思考并调整对待私营工商业的政策.金融风潮过后,为了克服困难,争取业务好转,一部分中小行庄公司积极寻求新的联营方式,并于1950年下半年相继成立了四个联营集团;而一些大行庄,则积极要求实行公私合营,由此,最终带来了公私合营银行的崛起以及公营银行的壮大.  相似文献   

4.
张玮  武婵 《晋阳学刊》2008,(2):85-89
1937年上海“纱交风潮”系上海纱布交易所爆发的影响巨大且后果最严重的一次风潮。此次风潮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孔家官僚资本为获取巨利插手纱交、操纵市场、大搞投机活动。这场风潮促使国民政府颁布《取缔上海纱布交易所投机办法》,并对此次风潮进行“澈查”,然“澈查”结果却虎头蛇尾。由此看出,国民政府与官僚资本的密切关系,即官僚资本已凭借各种超经济特权在国民经济中取得了独特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经济起了变化,大大加速了农民与手工业者被剥夺生产资料而转化为无产阶级的过程。上海工人阶级是产生于资本帝国主义直接经营的企业中、官僚资本的企业中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企业中。上海在1843年开埠后,很快地被外国资本主义变成为对华侵略的据点。外国资本家随之就在上海建立丁他们所经营的近代企业。设立最早的是船舶修造业,从50年代开始,外资就在上海开设船坞,到1894年上海有外国资本的大小造船业10家,雇佣中国工  相似文献   

6.
以泰国金融危机为起点的东亚金融危机,震惊了世界。这场危机的影响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在世界金融史上都是罕见的。有人认为,这场危机是由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所致,因而主张我国应限制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对于这一观点,笔者难表赞同。如果说金融深化...  相似文献   

7.
<正> 由江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历史研究》杂志社、全国工商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讨论会”于1988年11月5日至9日在江西南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专家、学者就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择要综述如下。近代中国是否存在官僚资本和官僚资产阶级,这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过去关于官僚资本(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民族资产阶级)的划分是不科学的,所谓的民族资本应与外国资本对应,而不是与官僚资本对应。在民族资本中,可以划分为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两个部分,因此在近代中国,不存在官僚资本及官僚资产阶级。有的学者则坚持近代中国存在着官僚资本及官僚资产阶级。上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在这次会议上展开了进一步交锋。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的官僚资本,其实特指国民党时期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它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前夕的上海民族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八九四年中日战争以前,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下,民族资本在上海已经开设了一些近代工业企业,有资料可考者为三十七家。从《马关条约》正式允许外国在华设厂以后,上海外资工厂及金融、航运企业年有增设。同时,愈来愈多的洋行大量输进外国的各种商品,收购我国的丝、茶等产品运往外国。因此,我国通商口岸附近地区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国内市场逐步扩大。一九○五年因日俄战争关系,中国的面粉、棉布等产品一时畅销;同年,因美国排斥和虐待华工,我国爆发了一次规模壮阔的抵制美货运动,这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公司制度不发达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制度的出现,开启了近代中国企业制度创新之路,但备极艰难。公司制度始终未能成为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原因有二:一是近代中国不具备适宜公司充分发展的外部环境和社会条件,如资本主义不发达、封建势力阻挠、外国在华势力压迫、政府倡导不力、法制不健全、社会风气未开、信用制度和产业证券市场发育迟滞、金融风潮冲击、冒牌公司及公司招股中的欺诈行为所引致的公众不信任、官利制度束缚、社会环境不靖等;二是公司内部组织制度及运营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削弱了其发展壮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外合资企业多被经济史界学者认为是外资在华企业;即使把它独立于外资企业加以考察,一些学者也认为它是外国资本侵略中国的工具。当然,从外国资本侵入中国这一角度来认识问题,这一结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近代中外合资企业不是单维的事物,因此,对它的考察必须运用多维的分析方法。如果从近代中国利用外资的角度来探讨近代中外合资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确是近代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清末上海房客的减租运动及引发的罢市风潮,论述上海房客群体的形成.1910年末至1911年初的请减房租事务所及其影响下的减租活动,是上海自开埠以后第一次有相当影响的房客运动,其参加人员,以小户商民为主体.此次清末上海房客运动无任何的政治要求,减低房租是其唯一目的,罢市风潮实属意外.随着上海房荒危机的形成,上海房客群体开始形成,并以减租运动的形式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客观评价外国资本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近年来经济史学界和经济理论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正确认识外国资本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揭示中国社会经济演变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一个时期,部分理论工作者提出:“中国近代社会中外国资本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一种资本形态,外国资本的存在,不仅是(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一个外部条件,同时又是中国  相似文献   

13.
祝大椿,字兰舫,清咸丰五年(1855年)生于江苏无锡。怡和洋行买办出身,曾在上海陆续开办了源昌机器碾米厂等,并曾担任过上海总商会董事,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资本家。但是,关于祝氏的卒年以及他创办源昌号的时间,目前的一些论著或付阙存疑,或说法歧异,有加以辨明的必要。一、关于源昌号的创办年代。主要有两种说法,即1872年说(南京大学历史系编:《中国历代名人辞典》)和1883年说(1979年版《辞海》)。两种说法,相差竟达十一年之久。祝大椿是同治十一年(1872年)来上海的,时年十七岁。他先在一家旧铁行当学徒,、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祝氏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且人生地不熟,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资本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处于外国资本和中国官僚资本的双重竞争压迫之下。为了对抗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它们只有在竞争中求生存,并在竞争中夺取优势地位,以求发展。因为它们创造了纷繁多样的竞争形式,积累了一定竞争的经验,这些竞争形式或经验,固然是“榨取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技巧”,但却反映了商品生产的某些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竞争的目的、性质、范围和手段虽然与旧时根本不同,但批判地总结这些经验,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似有某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践中日渐增多的金融司法监管化现象,引起学术界的争议,支持和质疑形成鲜明对比。问题的症结实际上在于金融监管介入金融司法的时机和限度,部分学者论及的私法不足是基础性条件,另一部分学者批判的金融监管介入司法干涉了自由则是警示牌,相当于一个下限一个上限,二者并不冲突。金融立法的不完备等使得金融司法监管化具有正当性,立法技术层面公序良俗的转介使其具有规范性。金融司法监管化是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的联动,有助于降低司法成本。监管规范的选择之繁,体系间的协调之难,转介内容的界定之茫及法官的司法考量之取舍会影响金融司法监管化的实际效果,转介内容类型化和适用条件程序化有助于其在规范构造下发挥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那一艘外国商轮第一个到达上海,历史上记载不尽相同。有的说是1825年英轮嘉艇号(The Jar-dine),有的说是1832年东印度公司林赛所乘的阿姆赫斯脱号(Lard Amherst)。其实这两艘船都不能算是第一个到上海的外国商轮。嘉艇号确是1825年到我国的,但它航行于广州和澳门之间,从事旅客及邮政运输,并未到过上海。阿姆赫斯脱号于1832年由林赛(H.E.Lindsay)率领,从澳门出发,沿着我国海岸线航行到了上海,但当时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对外贸易只允许在广州进行,所以没有任何商业行为就离开上海到朝鲜去了。好多史书认为第一个到上海的是麦都萨轮。然而在时间上,船名  相似文献   

17.
<正> 赖文光在其《自述》中说过:"忠王李秀成者,不知君命而妄攻上海.不惟攻之不克,且失外国和约之大义,败国亡家.皆由此举."话说得很重.立意也很明确.多少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者,多受其见解影响,对李秀成进攻上海多有贬斥.这是缺乏具体分析,极不客观的.从太平天国的实际利益和爱国主义立场出发,洪秀全、洪仁玎都主张进攻上海,李秀成两次进攻上海,都是代表了太平天国中央领导集团的立场和意志,并不是"不知君命而妄攻"的.李秀成确有"不知君命"的分散主义思想,但不表现在进攻上海本身.要弄清进攻上海的问题.必须搞清当时的复杂背景,探讨许多问题.本文想就李秀成进攻上海的军事行动,战略动机,以及在和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对侵略者认识的提高等力面进行一些分析,力求恢复历史之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一、上海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严峻性1.现实基础与严峻挑战。上海在本世纪30年代是中国与远东地区的贸易、金融和制造业中心,但当时主要工业部门为外国资本直接控制,其基础脆弱,表现为以轻工、纺织和食品工业占绝对比重的依附性的价还结构。解放后,重工业结构超前发展,上海成为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其综合实力居全国城市之首然而,改革开放前,内向型发展道路与“生产型城市”发展战略,削弱了大都市功能,降低了其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轻工业补偿性快速增长,大幅度提高了…  相似文献   

19.
持续半年、一波三折的亚洲金融危机(现在已被称为经济危机,更多地着眼于这场危机对东亚未来的影响),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袭击了东南亚诸国、台湾地区和韩国、日本,并由最初的贬值危机发展到韩、日两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倒闭风潮。这场危机带来的不仅是东亚国家的财富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它甚至影响到某些国家的经济主权月6么危机的根源究竟何在呢?除却“热钱”炒作这一共同诱因外,现有的分析实际上是将危机区分为两种不同形式来看待的。一种是东南亚的外部冲击式,即在金融自由化条件下,由于宏观政策失误所导致的债务、外贸、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从一八三九年左右到一八四九年,是巴尔扎克创作的第三个时期。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中期,法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金融贵族在政治上独揽权力、在经济上巧取豪夺、在生活方式上纵情淫乐变得越发不能忍受下去:资产阶级反对派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增高,工农群众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在更加广大的范围内开展起来;尽管一九三九年工人领袖布朗基领导的密谋起义遭到血腥镇压,全国各地的罢工运动、抗税斗争、粮食风潮,依然是此伏彼起,连绵不断。一八四五年、一八四六年的马铃薯病虫害和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