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双轮驱动”战略为研究背景,在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价值进行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泡沫及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集中度与泡沫经济的关系,并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经验证据.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不仅会引发并购重组公司的股价泡沫,而且对证券市场综合指数也存在相应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当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集中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改革牛市将会演化成整体的泡沫经济.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短期股价效应是公司并购研究中的重点和热门问题。文章以我国2008年发生的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通过构建一个双变量GARCH-M模型,在β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框架下研究了公司并购的短期股价效应。结果表明,并购公司在一定的事件窗口期内获得了显著为负的累积异常收益率。  相似文献   

3.
短期股价效应是公司并购研究中的重点和热门问题。文章以我国2008年发生的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通过构建一个双变量GARCH-M模型,在β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框架下研究了公司并购的短期股价效应。结果表明,并购公司在一定的事件窗口期内获得了显著为负的累积异常收益率。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我国股市,从派息率和股息率指标来看,我国股市现金分红水平很低,股市缺乏投资价值;股市换手率超高,表明投资者更热衷于短期投机,而不是长期投资;同时我国股市财富效应与托宾Q效应都极其微弱,这都充分证明,当前我国股市是"投机主导"股市,是非规范化的股市,必须尽快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5.
公司兼并与收购是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实现自身经济目标的一种经济行为.1993年9月"宝延事件"拉开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帷幕,此后,随着上市公司的日益增多,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并购和资本重组事件也在逐年快速地增加.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的企业并购增长迅速,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也日趋频繁。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重组事件为700多起,1999年上升到1000起以上,2000年上半年,符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购买或出售资产行为的通知》范围内的重大重组事件就超过1999年全年水平,达到1100余起,在这些重组事件中,并购占据了重要地位。上市公司并购的增加是各类企业分化组合加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证券市场公开机制发生作用的产物、是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步入健康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加入WTO在即,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采用因子分析法构造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函数的基础上,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分析并购事件发生前后上市公司综合绩效得分因子的变化以科学评价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短期绩效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但是与并购长期绩效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上市公司高管货币性薪酬水平与并购绩效是正相关关系管理层隐性收入与并购短期绩效是负相关关系,与并购长期绩效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世界并购热潮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产物,同时并购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理论上讲,并购这类有效的经济手段目前受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纳,主要用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率.文章采用经营业绩研究法从财务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对进行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沪、深两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同时,将并购事件按照并购类型分类,比较分析不同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9.
大股东增持与公司股价短期波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中国证券市场上发生大股东增持股份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大股东增持股份后上市公司股价的短期波动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公告大股东增持股份向市场发出公司股价被低估的信号,导致公司股价短期上涨,具有正向的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10.
证券投资与投机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投资与投机关系问题是我国证券界探讨较多的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文章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出发,以现代证券基本理论为依据,辩证地分析了证券投资与投机的关系,指出过度投机的危害性,探讨了如何抑制过度投机以保证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波  张佳琦 《统计与决策》2016,(16):173-177
文章基于VAR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1990-2013年宏观经济因素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及短期动态调整效应,并利用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了各变量对海外并购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胀率及股价指数对海外并购的影响并不显著,而GDP、货币供给、汇率及利率则能明显影响企业的海外并购,且影响力排序依次为GDP、汇率、货币供应、利率,当GDP越高、人民币升值、货币供应越宽松、利率越低时,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越活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总体上对并购事件产生了积极的反应,在并购日后几天,出现了超额收益;并购当年和第一年业绩好转,得到了短期改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仅仅在并购后的第二年就有了下滑的趋势。在四种并购类型的样本分析中,可以看出购买股权和母公司改造类上市公司的业绩改善明显,而无偿划拨类上市公司无明显变化,再次说明政府控制决策的影响是短期的,不能真正提高市场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国外对信息追随的研究已经持续了10多年,研究领域从最初的信息追随存在性的证明、贝叶斯假设的合理性发展到信息追随发生原因的探究、信息追随与价格的关系等方面,涉及领域已经较为广泛,但国内专门针对信息追随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中国证券市场信息追随的存在性,研究表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信息追随行为,信息追随行为与基金收益密切相关,中国证券市场存在大量的短期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初始证券市场制度安排时,留有大比例的国有股,以保证在证券市场上国有产权的统治地位,以此控制证券市场.到目前为止,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约占总股本的2/3左右,国有股约占总股本的1/2左右.这些非流通股在证券市场发展中,不无积极作用,但非流通股在安排之初,就存在潜在的制度风险:1.证券市场上,非流通股不能直接流通,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相比,两者同股同权,但由于两者流动性不一样,因而非流通股价值低于流通股价值.这也正是非流通股不能按流通股价格流通的内在原因.2.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安排,决定其持有股东的行为.多年的实践证明,一股独大损害的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助长的是"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的"圈钱"行为.3.公司间重组并购复杂,难以遵循市场化原则.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流动性低,再加上流通股比例较低,并购方难以在流通股市场上直接收购上市公司股份.从大量国内兼并重组案例来看,对非流通股的协议收购并未遵循市场化原则.  相似文献   

15.
孟祥兰  卢米雪 《统计教育》2009,(7):42-45,50
在引起股票市场波动的众多因素中,消费价格指数CPI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上海证券市场为例。重点研究CPI这一宏观经济信息的公布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在CPI公布前较短的时间内,股票市场出现显著的异常收益,这表明中国股市有效性不足,重要的经济信息发布前可能存在泄露问题.事后股市对信息的消化吸收也相对缓慢。在稍长的事件期内,CPI信息的发布对股市的累积公告效应较小.市场主体预期的调整和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抵消了各事件日内股市受到的信息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董峰 《统计与决策》2016,(11):157-160
文章以2006-2013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纵向并购能否作为经营性对冲举措,在微观层面上帮助企业有效应对风险,即风险管理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前期风险较高时,更倾向于通过实施纵向并购以应对风险;资产专用性越高,这种倾向性更为显著.进一步发现,在前期高风险企业中,在经历短期的上下游资源整合后,实施纵向并购的企业能够在中长期内显著降低风险,且下降幅度呈递增趋势;资产专用性越高,风险下降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7.
一、加入WTO.对中国改革开放和证券市场的影响 加入WTO后,外资的进入,短期可能会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从长远看,则有补充资金,促进规范以及扩充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范围等利好作用.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18.
随着价值管理逐渐取代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并购价值创造已经成为并购领域的研究重点.文章通过构建并购价值创造10个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PSS18.0检验了相关因素间的作用路径图.结果表明,资源转移整合和组织文化差异对并购价值创造作用显著.关联交易和经营方向变化则是通过资源转移整合间接作用于并购价值创造,行业相关度则是通过对组织文化差异间接作用于并购价值创造.而相对规模、政府干预程度、高层变动幅度和支付溢价程度对并购价值创造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胡谷乔 《统计与决策》2006,(16):178-179
管理层收购是20世纪70年代在传统并购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并购方式,是企业重视人力资本提升管理价值的一种激励模式.本文分析了管理层融资收购的效应,针对国有企业负债融资现状对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进行了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长期绩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2000~2007年7月中国上市公司发生的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长期事件研究法(BHAR)检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长期绩效.研究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长期绩效整体来看并没有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