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北朝时期,入主三江平原的勿吉(沃沮)多次朝贡中原王朝,形成了一条自三江平原至和龙(今辽宁朝阳)的朝贡道。之后勿吉的活动地域进一步扩大至松花江上游,终形成了勿吉七部。唐朝政府通过设置黑水都督府,用以统辖黑水靺鞨并管控自渤海上京龙泉府而北的黑水靺鞨道。黑水都督府的建置是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实行羁縻统治、节制渤海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将唐文化远播黑龙江中下游。渤海国则通过营州道和朝贡道,全面系统地吸收和引入了盛唐文明,使渤海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均呈现出与唐朝"疆里虽重海,书车本一家"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和亲政策是唐王朝治理边疆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其影响之下,边疆民族与唐朝统治下的中原汉族形成了双向的文化认同,且边疆民族对唐王朝的国家认同也在逐渐加深。两种认同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既存在统一又相互矛盾,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淡化民了族间的差异与隔阂,推动了民族同化;加速了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增进了民族情感;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杜娟  曹盟 《南都学坛》2005,25(3):40-41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为了稳固统治,唐朝与回纥首次采取了和亲策略。唐朝统治者的个人因素给和亲政策提供了可能性,是唐朝政府维护统治的现实需要,也是唐朝统治边疆的一个有效方法。唐与回纥的和亲具有代表意义,巩固了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4.
九世纪,唐帝国日益衰落,公元九○七年,唐朝灭亡。唐朝的衰弱和灭亡,在东北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段时期,契丹肆意侵掠掳夺,攻城略地,发展成强大的奴隶制帝国;而渤海国,则经过“中兴”时期的繁荣后,势力日衰,在失去唐朝庇护的情况下,无法控制和抵御契丹扩张。公元九二六年,契丹灭渤海,控制了东北。契丹统治集团建立东丹国统治渤海地区。不久又将东丹南迁。渤海遗民被迫迁徙、逃亡、离散,渤海文化遭到破坏、浩劫。然而,随着东丹国南迁,契丹对渤海的鄚颉、中京、东京以北地区以及黑水靺鞨诸地的控制大大消弱。显然东丹国南迁是契丹势力的一次大撤退,它为女真发展,靺鞨南下,及渤海人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渤海的归属问题,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一直有争议。中国学者始终主张渤海是唐朝管辖下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历史是属于中国多民族历史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从客观的角度,通过阐述中国儒家思想对渤海的政治、文化教育,乃至社会生活及个人思想行为规范的影响来揭示历史上唐朝和渤海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泉男生在高句丽末期的历史中是一个重要人物,作为盖苏文的继承者,权倾一时,其因内讧投唐,从而催化了高句丽的灭亡。同时,泉男生本人也成为高句丽灭亡前后移民唐朝内地的高句丽人的代表,并且在唐期间以自己的方式为唐朝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7.
唐朝的民族政策较为成功,但唐朝几乎没有停顿过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冲突、战争。由于唐王朝的外在威胁主要来自北方,唐朝的外务一直以北方为重点,而西北则是重要的一环。玄宗时期,吐蕃成为唐朝经略西北最强悍的敌人,因此,唐朝对陇右、河西等西北地区的经略便显得格外重要,而经略西北的具体措施等又因主持西北大局的不同个人而不尽相同,王忠嗣是其中较有特色的一个,他的"持重安边"与唐中央的政策相左,也不同于当时大多数的边镇将领,却是对唐朝冒进的边疆政策的修正,符合唐朝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历来封建统治者对如何统治民族地区都很重视,采取了不同的统治方式。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民族最繁多的时期之一,唐朝统治者对民族地区实行的“羁縻统治”是历来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政策的总结和进一步的发展,对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所谓的“羁縻统治”,不同地区表现出有所不同的性质,不应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9.
"两蕃"即契丹和奚,他们与唐朝的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他们归附唐朝并不时向唐朝尽藩臣义务,同时也相应地得到唐朝优惠政策的扶持,获得稳定的发展,进而对唐更加忠心;另一方面,他们与唐不断发生冲突和战争,破坏了双方建立起来的和谐的君臣关系。这些复杂关系的变化是内外因素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其中,内部因素中两蕃自身的发展与游牧民族的特性是其调整对唐关系的根本原因;外部因素除主要来自唐朝稳定的农业经济的吸引力、唐朝统治阶级的民族思想和唐朝国力的强弱外,还有北方强大少数民族的影响。两蕃东南接以营、幽二州为中心的唐中原边境地区,东北毗邻靺鞨、室韦等东北少数民族,东距高丽,西临突厥与回纥,他们对唐的态度冷暖变化直接关系到营幽一带边疆的稳定与发展,对唐朝所设的行政机构能否有效管制对东北地区以及对北方强大少数民族的防御影响巨大,同时,对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社会形态的转型以及在东北地区政治地位的提高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秦汉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和文化。如何处理各民族关系始终是中原封建王朝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王朝的安危和国家的统一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朝时,统治者尚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及时调整对民族地区的统治策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民族矛盾。本文仅就唐朝对岭南地区实施的民族政策略作论述。一、唐朝对岭南地区的羁縻政策隋末,肖铣割据岭南,称梁帝,置百官。武德四年(621年),唐将李靖统兵灭肖铣,岭南始归入唐朝版图。唐初,分天下为十道,岭南道为其中之一,道下有州、县。“永徽后,以广、桂、容、邕、安南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封建王朝都面临着如何统治民族地区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当,中原地区就不能安定,中央政权也难以稳固。唐王朝统治民族地区的一个主要方式,是在民族地区设立羁糜府州,实行所谓“羁縻统治”。唐统治时期,在其政治势力所及的民族地区,大都设立了这种统治机构。但唐史上这一重要问题,现行的教科书很少提及,专著论及者亦不多见。今试作此文,提出不成熟的看法,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2.
辽王朝统治时期,辽宁境内出现了民族杂居的局面,既有汉族,又有契丹族和奚族,还有渤海族和女真族。民族间长时期交错居住,在各方面互相渗透、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在各民族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辽宁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开发。通过对辽王朝统治时期辽宁境内的民族源流及地理分布概况略作分析与论述,旨在为辽史和地方史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元七世纪兴起于东北地区的渤海国依照唐朝礼乐建立本国文化,因此渤海国文学带有明显的宗唐特征。在辽灭渤海后,渤海遗民受辽金文学整体宗宋风潮的影响转而宗宋。但渤海遗民在文学上的宗宋是建立在渤海宗唐基础上的宗宋,故而在接受中原文学的过程中是"转益多师"的,并借此形成了自身的文学品格,渤海遗民文学也因此影响了辽金文学,形成对中原文学的反哺。  相似文献   

14.
唐朝科举制度作为唐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方式,从考试的内容与形式以及考试的选拔方式来看,唐科举制度有着自身的优势与特点。而当前高考制度在内容、形式及选拔方式上存在着不足与缺陷,为了改善现状,就要对唐朝科举制度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探求出高考改革之道。  相似文献   

15.
唐代质子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唐代的质子制度,探讨质子在民族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和发挥的独特作用:一是质子在唐顶班值勤,见习唐礼,受唐朝文化的熏陶;二是质子在促进唐与周边诸族的文化交流中具有种种优势;三是有些质子以"宿卫生"的身份入唐,其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东突厥、回纥是在我国北方先后兴起的两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都与唐朝来往频繁,但民族关系的主流却截然相反,虽对唐都有军事援助,但唐朝皇帝向它们借兵时的心态大不相同,它们对唐军事援助的作用及留下的后遗症也不尽相同;最终虽都统一于唐,但其统一于唐的方式大相迥异。对其作些比较,探究其中原因,将会有助于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唐代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辉煌灿烂时期,作为唐朝边区地方政权的渤海,文化发展必然出现一个高潮。渤海的经济主要是封建的经济;渤海的政治是封建的政治。服务于这种经济、政治的文化,是封建文化。从整个历史时期看,渤海政治比较稳定,封建经济相当繁荣。这给渤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巩固基础。在二百余年的历史中,渤海人民继承自己祖先的文化传统,又吸收了中原汉族的先进文化,创造了以汉族文化为核心的渤海文化。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渤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渤海地区同中原内地“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不仅在致治上,而且在思想上,文化上进一步融合、进一步统一起来了。  相似文献   

18.
唐代西域羁縻府州建置年代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统一全国之后,对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统治,设置了许多都督府、州,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都督、刺史。《新唐书·地理志》云: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唐朝在西域设立的都督府、州,从地域上可以分为四个地区,即:塔里木盆地诸国;阿尔泰山以西的西突厥部落;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的河中地区;阿姆河以南地区。塔里木盆地和西突厥十姓地区属于都护统治地区,有唐朝戍兵驻防。而葱岭以西的河中地区和阿姆河以南地区则属于真正的羁縻统治地区。对于葱岭以西唐朝设立的都督府州,沙畹、冯承钧、岑仲勉诸先生都曾在地望上进行了详细考证。但他们对于设置都督府、州这一重  相似文献   

19.
第三章 渤海国的封建化及其政治的发展 渤海国从大祚荣起至未王大諲譔灭亡止,共传十五世,历时二百二十九年。 大祚荣及第二代王大武艺统治时期,是渤海政权建立、巩固和初步发展的时期;第三代工人钦茂对渤海的统治时期则是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这时的渤海,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从奴隶制发展成封建社会。渤海政权更加巩固强大。但大钦茂死后,由于王族内激烈的争权斗争,渤海政局出现动荡。至第十代王大仁秀统治时,渤海又出现一次大发展,势达极盛。宣王大仁秀的统治及其以后几十年的繁荣,是渤海史上的中兴时期,以  相似文献   

20.
渤海诗初探     
渤海是公元696年高句丽的遗民大祚荣和唐统治下的人共同建立的王朝,是当时东北地区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可惜的是关于渤海的具体资料大部分已亡佚,因而研究渤海的资料有限,韩国、中国、日本以及欧美等地仍在不断地进行考察研究。韩国关于渤海的研究,大半精力一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