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交往与自由”思想视野下的网络交往自由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进行的交往活动构成一种新型的交往行为——网络交往.网络具有匿名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使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交往比真实世界的交往更为自由.文章从马克思关于"交往与自由"的相关论述这一特定视角入手,分析网络交往自由,探讨网络交往自由的积极意蕴.  相似文献   

2.
张中 《兰州学刊》2013,(2):15-20
在审美中,我们将会生成一种超越性的自由感,这就是审美自由.因而,审美自由并不只指感官自由,它更是指主体知情意完美协调的自由.推而广之,审美自由还将包含道德和意志内涵.换句话说,将世界审美化,审美自由将是广义的和终极的自由——审美主义就是这样的逻辑.从自由出发,审美最终导致真正自由的实现.这既是主体审美的历程,也是审美自由自身的要求.自由是主体性的自由,其核心理念是广义的“审美”.在这一意义上,审美与自由就是同义语.在此基础上,现代西方形成了审美主义思潮.不过由此出发,审美至上论、唯关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审美主义纷至沓来.事实上,这些将审美泛化的做法都与西方传统的神性或救赎理想密切相关.回到当下、回到眼前,我们能够把握和理解的“实在的”自由就是审美自由.  相似文献   

3.
那种认为马克思不讲个人、不注重个人自由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马克思的哲学和自由主义的差别不在于要不要谈“个人”而在于如何去理解“个人”;不在于要不要讲个人自由,而在于如何才能真正抓住个人自由的本质问题.自由主义所讲的个人是天生的、自然的、独立的,马克思所讲的“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社会的、关系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身在复杂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从事生产的社会个人.仅靠在价值观念中宣称个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或者只靠在政治国家层面保障个人自由权利是不能实现个人自由的.只有进入物质生产领域,关注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和生产关系,才能抓住现代个人无法自由问题的关键,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自由.个人自由还是要在社会中,在理顺个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中,在真正的共同体中实现.  相似文献   

4.
网络表达自由的利弊分析及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表达自由具有表迭主体平等性、表达方式便捷性、表达内容丰富性、表迭身份虚拟性的特征.网络表达自由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为了对网络表达自由进行有效的引导,有必要对网络表达自由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5.
郑伟 《兰州学刊》2005,(6):47-49
卢梭认为,人的自由包括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三种形态.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就表现为由自然自由到社会自由再到道德自由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三种自由中,他更强调个人的道德自由,这使得他的政治哲学最终走向了道德理想主义和政治乌托邦.  相似文献   

6.
自由指向普遍而持久的价值,是人们心中共同的向往,这种向往无论是在民族之间、个人之间,还是在古代与现代之间都是共同的.但是自由有什么样的本质属性,什么样的自由是可以实现的自由,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当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所向往和主张的自由要怎么样实现?  相似文献   

7.
于英霞 《理论界》2007,(5):168-169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理论,为我们正确分析人的类自由与个体自由的矛盾与统一提供了重要启示。人类自由发展经历了一个个体自由发展与类自由发展不断背离而又不断走向统一的过程,也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休闲已成为当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了休闲学的兴起.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相当多的有关休闲的思想,这些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就是对休闲的自由审视,据此可将马克思的休闲思想称之为"自由休闲观"."自由休闲观"认为自由是休闲的本质内涵,休闲是自由的重要表征.从自由的视角来审视休闲,自由的休闲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维度:自由劳动、自由社会关系和自由时间.自由劳动、自由社会关系和自由时间既是实现自由休闲的前提,又是自由休闲的基本确证.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网络表达自由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强调了要保障公民的表达权问题。表达权即表达自由,是指公民享有的以口头、书面以及其他形式获取和传递各种信息、思想的权利。网络表达自由是当前我国公民表达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表达自由对于我国的民主法治、增进知识追求真理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但是,当前我国还存在诸多显性和隐性的障碍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我国公民网络表达自由权的实现,这就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网络表达自由的理论研究、完善网络表达自由的相关立法等措施进一步保障和发展我国公民的表达自由权。  相似文献   

10.
自由社会与非自由社会是一组社会学对词.许多民族都曾经历过非自由社会的历史形态,然而不同民族的非自由社会却有着相似的共性.本文试图通过"自由常数"和"自由变数"的定量分析,对其一般共性予以纯理论的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1.
论自由     
李武林 《文史哲》2008,1(2):162-167
自由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历史长期存在的问题,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都试图揭示自由的科学含义,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自由概念的含义而言,一般来说,自由总是指从被束缚状态中解放出来,这是自由之为自由的本质规定。自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具有多种层次和结构的集合体,在不同领域,就有不同的自由。自由主要表现为哲学自由、政治自由、伦理自由、审美自由等。  相似文献   

12.
试论公安机关行政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机关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执法的必然产物,是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行政自由裁量权就是法律只规定了一定的范围和幅度,公安机关可以在此范围和幅度内斟酌、选择,采取适当的措施的行为.它包括事实、程序、方式和结果、情节等的自由裁量.公安行政自由裁量权有被滥用的可能,主要是超越自由裁量权、滥用自由裁量权、放弃或拖延行使自由裁量权.因此,公安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符合法律的目的,必须具有正当的动机,必须符合公正法则,必须符合法定程序要求,必须考虑相关因素,并且要不断地提高公安机关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安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合法、合理、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13.
行政伦理视域下的自由裁量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成为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势.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其伦理价值,也要看到其滥用带来的不良后果,并对其进行伦理控制.  相似文献   

14.
倘若我们需解释自由在艺术上的限制为何无法打破,只能像萨特所说的: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拥有自由.西方艺术亦是如此.他们只是在渴望中寻找自由,而无意将所有制度、经济、法律、道德去掉,回到原始的状态下从事艺术,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除了自然规律无法打破,他们也深信上帝是不可侵犯的,而上帝的存在本来就是西方人不自由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浅议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 《兰州学刊》2005,3(2):155-157
自由裁量是当代行政的重要特点,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主要分析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含义、存在的原因、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荣 《中州学刊》2003,1(4):140-142
著名作家茨威格一生都在竭力追求外在自由和内在自由 ,其自由观是他的人道主义情怀、世界主义理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他的追求及悲剧中 ,我们看到自由应与责任、义务统一。  相似文献   

17.
张佛泉的自由观念经历了一个从积极自由观到消极自由观的转变.1930年代,身处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中,张佛泉批评古典自由主义所持的消极自由观即个人自由是“免于他人干涉的领域”,会加深个人与国家之间的鸿沟,因而他援引新自由主义的积极自由观,力图调和二者的关系.但他很快就注意到积极自由观可能导致的“以自由之名行奴役之实”的危险,转而主张消极自由观,并与新儒家发生了激烈论争.  相似文献   

18.
"文体自由"即批评家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文体来书写自己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古代批评家的文体自由是如何获得的?文体自由对于文学批评的意义何在?文体自由在现当代文学批评中遭遇到何种命运?这种命运给予我们何种启示?这些,正是本文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4,(8):29-36
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是以赛亚·伯林提出的一对重要概念。伯林强调消极自由对于现当代人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同时他也着力分析了积极自由变性的问题,提出在现当代社会条件下人们捍卫消极自由的重要性。但伯林并非是要人们放弃积极自由,他承认人类在追求自由的历史过程中积极自由所占的地位,并强调,人类拥抱积极自由时,如果没有为消极自由保留空间和地盘,那也就意味着丧失自由。  相似文献   

20.
阿马蒂亚·森把发展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真实自由"或"实质自由",是一个人选择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可行能力".他以"人类可行能力"视角分析经济增长,强调"人不仅是生产的手段,而且是其目的".他强调自由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是基于"评价性"与"实效性"的原因和理由.作为"可行能力"的实质自由本身就是目的,同时又具有非常重要的工具性价值.他将自由区分为"过程"和"机会"两个方面,指出"过程"和"机会"都具有重要性,因此,要避免把注意力仅仅局限于适当的过程上,或适当的机会上.阿马蒂亚·森的思想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