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应当怎么搞?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和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本文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际的结合上,作哲学探讨。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深刻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  相似文献   

3.
<正>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著作中,反复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和方针政策问题。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社会主义?它的本质是什么?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如果搞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就谈不上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说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要结合中国的国情,结合中国的实际,而不能生搬硬套书本上对社会主义的描绘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  相似文献   

5.
(一) 集体林区是怎样一个发展模式?这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6.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揭示的这一原理,同样也完全适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我们已照抄照搬过几十年别国的文艺理论经验和模式。从古希腊、罗马到西方资产阶级文论,到解放后的一面倒,苏联教材、专家、论文潮水般涌进来,几十年间很少谈论本国的理论传统。虽然有一些研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纲领。它既是一个宏伟的、振奋人心的纲领,又是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纲领,在中国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符合中国国情的宏伟纲领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深刻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二大,通过总结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科学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地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纲领和继续前进的道路。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我们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上,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不改革,中国是没有希望,没有出路的。这场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滚滚向前的经济改革的浪潮,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我感到,大体上有以下七点。 (一) “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不断通过实践来丰富我们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基本结论。”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段话,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正是为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我们能不能事先就提出一套现成的改革后的模式来呢?能不能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设想好一套现成的答案呢?这是不可能的。在马克思的任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批判“两个凡是”错误的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这一提法,旨在强调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抄别国经验、照搬别国模式,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大,通过总结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科学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地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纲领和继续前进的道路。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我们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现据我学习党的十二大报告的体会,谈谈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72页,以下凡引自此书的,只标页码)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  相似文献   

13.
紧密结合国情,坚持从我国的特点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他强调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科学论断表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结合”两字。在当前,如何实现两者的“结合”,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下面,我想根据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体会,着重围绕如何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文拟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小平同志这一科学论断,给了我们一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引我们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思想武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小平同志指出,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6.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自己的路———论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色商孝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开卷篇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的基本国情 陈云同志最注重从实际出发,最讲实事求是,因此,他一向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这种精神和邓小平同志的精辟概括是完全一致的。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  相似文献   

18.
走自己的路,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自己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宝贵经验,更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全面改革、从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原则。邓小平同志说得好:“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已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一基本结论,努力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更好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当前举国上下,各行各业正在进行全面改革的实践,更为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