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房屋是居者与自然环境共生共存过程中的产物,民居不但能体现区域地质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征。文章针对福建泉州地区闽南红砖民居进行探究,简介及分析其总体特征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传统民居同其它古建筑一样,是人类历史留下的财富,应当重视和保护.湘南永州地区有很多传统民居保存较好,集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审美观念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湖南省永州地区传统民居在历史与文化、艺术与教育、科学与环境、社会与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与英、法、美各国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定义、保护态度、手段等方面的对比,发现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具有历史建筑丰富、传统民居众多、居民久居其地的特点,但是目前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及保护重点是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而忽略了对居民的保护,应对北京社区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对民居与居民进行整体性保护,以达到保留保护区传统风貌,促进其文化、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陕南传统民居是我国民居建筑与传统文化的瑰宝,记录了陕南地区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陕南多地传统民居的大量考察、调研、测绘等获取了丰富的资料,充分了解陕南传统民居的成因与发展脉络,分析总结了陕南传统民居的形态与现状。并阐述了陕南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保护意义,提出了合理可行的保护与发展的方法与建议。同时为陕南当地乡土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福建是我国箬名的侨乡,而闽南是侨乡最为集中的地区,漳州、泉州、厦门三地华侨人数众多,华侨对当地建筑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侨汇的资金上提供资助,同时还在建筑的样式与风格上产生重要的影响,住近现代百年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侨乡地域性建筑风格,在民居建筑的表现上尤为显著,漳州的侨乡民居是闽南侨乡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民居建筑都分布在较偏僻的乡村,有着自己的地域特质。  相似文献   

6.
在恒常的变迁过程中,土家族民居建筑在自身历史发展轨迹、变迁动力、变迁原因和功能方面都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重要特征。面对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大趋势,土家族民居建筑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巨大压力,要从对现存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对传统建筑艺人的照顾和新艺人的培养、鼓励普通土家族民众参与保护以及立法等角度来加强全社会对土家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关注,从而更好保护这一土家族传统技术与文化。  相似文献   

7.
侗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侗族建筑艺术更是侗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侗族建筑与"侗族大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需要被保护、传承。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地扪村侗族传统民居的自然条件、建筑形式、历史渊源、设计方法和空间区分等方面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解析了侗族传统建筑的结构、样式、建筑方法、选材用料和不同地形下的建筑方式。同时,结合现阶段侗族人民生活条件和文化认知的改变的现状,本着保护侗族民居和提高侗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进一步提出适合该地区现状的现代民居设计及建造方向。  相似文献   

8.
传统民居是人类生存的必然产物,是历史文化传承的空间载体,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社会风俗、景观审美、历史文化、情感和使用等价值,是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旅游开发潜质。文章以川北传统民居中具有代表性的阆中古城为例,介绍川北传统民居旅游文化价值的特点,探讨传统民居旅游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传统民居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与区域建设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处理好区域的建设发展和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的关系 ,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是每一个建设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福州是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但是福州的传统建筑文化近年来却由于旧城改造受到严重破坏。通过调研福建土楼民居以及广东汕头、福建泉州等地区的传统街区 ,分民居建筑和旧城保护两个方面论述在区域建设中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结合福州的传统建筑、街区建设性破坏的现状 ,以“三坊七巷”街区为例 ,提出几点保护的构想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徽派民居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形成过程受到徽州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探讨徽派民居的形成原因及其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特质,有助于理解徽派民居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徽派民居风貌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所体现出的美学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道家学说的角度分析徽州人是如何从村落选址到民居建设的过程中,处处追求一种亲近自然的情趣,如何在建筑中巧妙利用自然规律化自然美为生活美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2.
“日麻”是土族传统的院落式民居,它凝聚着土族人的心愿、信仰和审美观念。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来探析互助土族“日麻”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3.
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贵州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探讨,贵州省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方案的实施带来的"边际效益"折射出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建立住房新体制,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沈阳“西洋古典式”住宅建筑的调查考证,研究此类型住宅建筑所反映出的近代沈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总结此类型住宅建筑的特点。利用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和分析沈阳“西洋古典式”住宅建筑的历史背景,并对几个典型建筑实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此类型住宅建筑的建造特点和建筑风格,确定了沈阳近代建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建筑的形式。由于沈阳近代历史时期的背景,决定着此时期的住宅建筑是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反映出近代西洋建筑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沈阳的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沈阳地区近代住宅建筑独特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云南自然状况,剖析云南民居的空间组合、构成要素,结合昆明、大理、丽江及泸沽湖畔地区民居的范例,探究朴素生态特点,发掘传统民居建筑及其朴素原生思想对现代建筑设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座落在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胡家大院,距离恩施州城45公里,是典型的具有侗乡风格的古民居建筑群落,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巴蜀盐道古村落、胡氏移民村落,具有很高的民族建筑艺术研究价值、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民居色彩进行专项研究,试图通过一新的层面,即以民居色彩为一个整体效应来分析其形成因素和特征.依托四季色彩理论、色彩学、色彩地理学等相关学科,提出了色彩群理念,辨析了色彩群的内涵以及外延;并以不同的观察状态分析不同地域传统民居色彩群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从浙江海岛民居的历史变迁来看,其格局、居住习俗与建房礼仪颇具地域特色,反映了丰富的民俗心理与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9.
吊脚楼是土家族适应武陵地区特殊地理环境的生态建筑,是复合式经济结构在民居建筑上的最佳选择,是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在民居建筑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的居住首先面对的却是无家可归,但这里的无家可归并不是因为缺乏房屋,而是人忘记了居住的本性。人不断地用技术改造了人的居住,反而使得居住的本性离我们越来越远。海德格尔从词源入手得出建筑自身就是居住,并提出了诗意居住的建筑美学思想,海德格尔的诗意居住是一种天地人神四元合一的审美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