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在前代对关羽神化的基础上 ,再次加封神号、提高祭祀规格 ,由于统治者的造神运动与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戏剧等的传播 ,故在明清二代世俗社会掀起崇信关帝的热潮。凡助战斗、佑科举、祛灾害、保商贾、结盟会等 ,遍及世俗社会的各个阶层与活动中。明清时期的关帝崇信不仅是世俗社会的民间文化活动 ,而且它是封建统治者统治民众的精神工具  相似文献   

2.
关帝信仰是中国特有的民间信仰。这种民间信仰的实质是对关羽身上所体现的“忠、义、礼、节、勇”的道德规范的崇拜。它是一种被历史上统治阶级标准化了的儒家伦理规范。关帝信仰由民众自发信仰被纳入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内,既说明了民间信仰的可利用性,也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所面临的深刻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3.
皇权政治背景下的奇特景观:忠文化与关羽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文化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以后的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大一统政治体制,采取各种手段,大力推行"忠君"文化,倡导关羽崇拜是其重要环节。历史上,关羽一度是以"义""勇"形象出现在世俗社会中的。后来被塑造成"忠"的典型而加以顶礼膜拜。明代对关羽的崇拜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清代则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在上演了最后的疯狂之后,忠君文化终于伴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而谢幕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要对关羽的历史事实作考证,应该以<三国志>等史书为重要资料,不能以小说、民间故事、传说为依据.从历史考证的角度看,李存葆的<东方之神>所说的关羽仗义杀人、桃园结义、为保刘备夫人而降曾等均无史实根据,都是美化或神化关羽的产物.关羽被神化的原因主要是历代统治者的着意打造,此外还有小说<三国演义>的渲染和社会各阶层的精神需要.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将这个被神化的关羽作某些改造后继续供人崇拜,而是将它还原为一个人,并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造神的由来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国蜀汉战将关羽,被后世尊为关公、关帝、关圣人,成为朝廷和民众上下两个阶层都竞相崇拜的偶像。作为这样的传奇人物,自然有与众不同的传奇外貌。红脸、美髯、丹凤眼、卧蚕眉;加上非同寻常的装备:青龙偃月刀、赤兔马,就构成了关公作为传奇人物的外化特征。在这非常人所有的特征中,到底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本文尝试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在这些特征背后蕴藏着的文化含义,初步探讨关羽如何由人变成神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论《三国演义》与关帝信仰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帝信仰的形成及传播和《三国演义》有很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关帝集忠勇孝悌、仁义礼智廉耻信等传统美德于一身的神格品德,不仅源于历史上真实的关羽,而且更多的是源于罗贯中按照儒家传统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以及独特的文学审美观而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2.关帝卧蚕眉、丹凤眼、赤面长须、手提青龙刀、坐骑赤兔马、左关平、右周仓的神明形象也与历史上的关羽不一致,而是来源于《三国演义》塑造的关羽形象;3.随着《三国演义》的刊行和传播,关帝信仰也逐渐从中原传播到汉族以外的蒙、满、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并且越过国界在朝鲜、日本、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以及太平洋彼岸的美洲和大洋洲,均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猛将如云的三国,关羽的功绩比不上东吴的周瑜,也比不上魏国的张辽.即使在刘备麾下,他也未必能超出张飞、赵云和黄忠.但是,在后世的民间传说和艺术作品中,关羽的形象却大放异彩,关羽的名字家喻户晓,世代传颂.他曾经被人们称颂为扶困救危的江湖义上,后来又被美化为大义凛然的一代忠臣.明清以后,关羽竟被尊崇为“武圣”,成为帝神,与文圣孔子并列,关帝庙、关帝神像遍及全国.一介武夫,被后世人塑造为义士、忠臣、圣人,既受到劳动人民的拥戴,又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成为全民族崇拜的偶像.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注目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8.
关帝信仰是台湾最有影响的民间信仰之一。台湾关帝庙的创建主要有十种情况:从祖国大陆随身携带关帝金身或关帝庙香火到台湾、专程从福建迎请关帝金身、漂流而来关帝神像、因有神验灵迹而奉谕建造关帝庙、从台湾宫庙分灵、改(增)建、自行创建、统治者修建、建庙渊源不可考、建庙原因不明。探讨台湾关帝庙的源流,不仅有利于廓清闽台关帝信仰的关系,也可进一步认识台湾关帝信仰发展的原因,从而全面把握台湾关帝信仰及其整个民间信仰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满清的崛起过程大量吸取汉文化精华,其中关公崇拜贯穿于整个大清王朝始终。虽然明朝关公于民间已有关帝的称谓,但是正式的封赐却是在清初。清统治者将关公作为护国神,借关公之忠义精神来教化民众,并使之成为团结外族的手段,取得了国家稳定的实效。纵观整个大清王朝,关庙林立,高规格的祭祀,并借助戏曲传播关公文化于社会各个阶层,将关公崇拜推向顶峰。  相似文献   

10.
唐德宗在建中三年接受礼仪使颜真卿的建议以关羽配享姜尚;建中年间郢州刺史郎士元游关羽祠,表达了对关羽的钦敬。贞元元年平叛元戎李晟夜梦关羽请求助战;而贞元二年曾任宰相的刑部尚书关播奏请罢祀关羽等诸将;贞元十八年荆南节度使裴均令地方重修玉泉山关羽庙并命董侹撰文。这些事件的汇合使得唐德宗君臣在中国历史上对于关羽崇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中国古代帝王崇拜关羽的系列中,唐德宗无疑起到了开先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羽崇拜是民间信仰中较为突出的信仰形态之一.关羽作为一代武将而被崇奉为神明,似乎与追求金榜题名、实践儒家伦理道德的儒生并无关联.事实上,儒生与关羽崇拜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儒生推动的儒化关羽的过程,使关羽不仅为儒生所接受而且为其由区域神转向全民信仰大神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关羽神在为儒生接受之后,他又不得不违背儒生为其定位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12.
青年学者蔡东洲、文廷海合著的《关羽崇拜研究》一书即将问世了。我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关羽崇拜,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十分独特的现象。从三国时期号称"万人敌"而功业未终的勇将,到地位凌驾于历代所有武将的"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再到让芸芸众生顶礼膜拜的"关圣大帝",其影响持续千余年,遍及海内外。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依然随处可见。在历史悠久而形式多样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只有对"万世师表"孔子的崇拜可以与关羽崇拜相提并论;而至少在影响的广度上,关羽崇拜明显超过了孔子崇拜。这种现象,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妈祖崇拜与澳门人的航海文化、关帝信仰与澳门华人的英雄崇拜、包公庙与澳门人的清官崇拜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澳门华人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关羽(160—219),字云长,号长生,河东解梁(今运城市盐湖区常平村)人。三国时蜀国大将,以忠义仁勇名扬华夏。历代统治者对其特别尊崇,封谥逐步升级,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圣;民间对他的崇拜更是经久不衰,并不断升温。以前,晋商对这位乡亲情有独钟,祈望护佑,在全国各地修建的会  相似文献   

15.
作为历史人物的关羽,不过是刘备部下一员战将,名震三国一代,被蜀后主刘禅追谥为“壮缪侯”。然而,作为艺术形象的关羽,却从宋、元以来就具有了极大的魅力,尤其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之后,关羽更成了各阶层人们祟拜的偶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明、清两朝,关帝庙遍及全国,被称为武庙,与孔子的文庙并列。关羽由一个历史人物进而到家传户诵的艺术形象,乃至于神化到天人共戴的偶像,原因何在?论者多强调统治者的尊崇、利用。诚然,封建统治者对关羽一再加封,宋封王,明封帝,清封神,于关羽的神化起了法律保证的作用,使关羽处于不可动摇的“皇封”  相似文献   

16.
明代是关羽信仰传播和普及的重要时期,也是关羽崇拜逐渐形成新的信仰中心并北移的最初阶段.湖北当阳玉泉寺关庙作为关羽显灵之处,渐渐失去其宋元时期的中心地位,而山西解州关庙则以关羽出生地的独特优势,逐渐在明代跃居新的关羽信仰中心.这与解州关庙修建较早,官府祭祀不断,地方志书强化及官商大力传播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关羽兵器考     
蜀汉大将关羽,以其忠义勇武成为当世名将,随着时间的发展更是成为后世崇拜的偶像,被尊为"武圣",和"文圣"孔子平起平坐。关羽冲锋陷阵使用的兵器也成为后世学术界积极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化传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化传统刘永华神明崇拜指由官方和民间组织、个人举行的对神明的崇把、礼拜等仪式行为。对于神明崇拜象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研究者多从历时、共时的角度强调这种仪式行为及相关神话、象征在时(不同时期)、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组织)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明清时期的关羽现象 ,认为通过明清两代前期、中期、后期的推波助澜 ,关羽被赐封号由侯而帝君而大帝 ,祭祀规格由一般奉祀而群祀而享帝王之礼的中祀 ,行祭人员由大臣而亲王而皇帝 ;关庙创建的范围由窄而广 ,数量由少而多 ;关羽成为人神之首 ,凡助战斗、治病除灾、佑科举、诛伐叛逆 ,无所不能 ,具有多方面的神格 ,其崇拜和信仰者极为广泛。  相似文献   

20.
在满族崛起的历程中,清初统治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曾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清史学界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亦多有论述,至于其中的教训却鲜有言者。然而成功的历史过程中未必没有教训,失败的历史过程其中也未必没有经验。清初统治者的重武轻文意识便是这段成功历史过程背后的教训之一。为此笔者结合史料,对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表现出来的重武轻文意识及其产生的原因、导致的不良影响等,做一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