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把西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与中国的文化特点相结合,探索中国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英语教学。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应该作为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英语教学的一部分。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使得文化间具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规则。这使得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只以英语语言学习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目的。这就使得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忽略社会文化的客观背景及语言交际环境而产生语用失误 ,会使交际失败。本文通过语言、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 ,强调交际双方应该进入对方的文化背景中 ,洞察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的差异 ,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尽管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外延甚广,但跨文化交际主体还是在跨越语言、跨越文化、跨越国界之间展开.于是,语言和文化自然成为关注的根本.本文拟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社会心理语言学的基本视角讨论跨文化交际中正确认识和理解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跨文化交际含义的阐述,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靠语言存储与传播,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跨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文章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方法和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副语言属于非语言交际范畴,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同时,较之语言行为,副语言行为更属于交际文化范畴,更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副语言的理解和把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日语语言交际中副语言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符号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和文化传递的载体入手,着重阐述语言符号在跨文化交际中受文化认知和语用推理原则的影响,从而影响交际的效率。这是因为人们的文化认知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并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值所致。此外也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Grice的合作原则与Sperber和W ilson的关联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8.
语言和文化间的紧密联系不仅表现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表现在文化对语言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本文立足于中德跨文化交际,从语言的文化内涵、思维定式、社会习俗、言谈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并指出,只有相互尊重、入乡随俗、正确运用跨文化交际策略,才能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大系统。非语言交际是人类交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语言行为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入手,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不可分离。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对英语教学中导入"目的语文化"已达成共识。然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过于强调对西方文化背景导入,却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导入,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缺失,使跨文化双向交际难以顺利实现。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 ,英语教学必须加强语言实践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真正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 ,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具有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自觉性 ,从而顺利地进行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2.
论语言性别差异与社会文化的互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文化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建构语言性别差异,同时语言性别差异诱导和暗示社会文化的变化和发展,语言性别差异和社会文化处于互构的关系中.在语言性别差异和社会文化的互构关系中,后者的作用具有决定和主导的作用,不能夸大前者对后者的建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其编译码过程、语言和语篇使用规律、语篇组织结构等的差异。语言的意义离不开语言环境,要理解话语,归根结底要懂得语话人的整个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通过英语这一语言工具了解、导入英语文化的过程。介绍目的语的文化知识,揭示潜在于语言结构中的文化内涵以及语言使用的文化规则应当成为语言教学的一个组织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教学,因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本文简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列举了交际中常见的文化差异,说明了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课堂上围绕教材内容归纳文化框架,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听力教学中融入文化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外文书刊,积累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5.
学习语言的过程 ,也应该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因素的讲授。在教学中 ,可以见缝插针 ,有机地进行目的语的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给汉英语言交际带来的干扰进行了分析,旨在使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时,充分认识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共性和个性,增强文化意识,有针对性地排除干扰。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够体现文化的内涵。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运用离不开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文章拟从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方面来分析汉英语言文化差异,以期在跨文化交际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03,自引:0,他引:10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支配着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交流双方很容易产生文化障碍。要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更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反映出使用这一特定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语言文化背景。语言受文化的制约,学习者往往容易将本民族的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中去,从而产生理解或语用上的失误。从英汉词汇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来探讨这种文化内涵现象,旨在加强对学习者文化素质的培养,使语言学习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以减少交际障碍,提高对词文化的敏感性和使用英语的得体性,最终获得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应注意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常见的差异,对中国学生常犯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错误及其原因进行教学指导。这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