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目标、手段及方式上一直存在观点的对立,这其实是思维套路化的表现。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其根本在于仁爱之心。如果丧失了根本,一切所谓的救助之法都会出现偏差,救助工作就会在两端中循环。只有回归救助之本,才会有切实可行的救助办法。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我国流浪儿童现状的考察,认为流浪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这一群体虽然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等基本权益却并未得到制度保障;正因缺乏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这一群体极易成为潜在的犯罪后备军,对社会治安构成威胁.因此,国家应当建立有效的流浪儿童救助机制,维护流浪儿童的各项权益,同时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目标.文章主张整合国家、政府、社会及家庭等的力量,形成一套以生活临时救助机制、预防流浪机制与回归社会机制的三位一体流浪儿童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浪乞讨在当代发生的原因复杂,成员构成也复杂多元。根据乞讨成因、行为方式、占有资源状况、主观认同程度、违法程度等方面,可将当代流浪乞讨人员分为7个层级。建立一系列救助管理政策,区分流入地、流出地等不同救助主体的救助责任,提供分类分层救助并注重流浪乞讨人员的主体建设,是形成良性社会救助环境,循序渐进地解决流浪乞讨现象的救助路径,是完善流浪乞讨救助制度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流浪儿童问题是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流浪儿童人数的日益增多,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流浪儿童问题,相继在全国建立了130多个救助站,对流浪儿童开展了临时性救助保护.但时至今日,流浪儿童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甚至还有继续恶化趋势.本文在反思我国现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理念,提出了改革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建议重构“以家庭保护为核心、以社区预防为基础,以机构救助为补充”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入宋以后,随着城市社会贫富分化的不断加剧,流浪人员问题日益突出,宋朝官方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救助体制。其救助内容及方式主要有济和养两方面,前者重在饥寒、养病等方面的救济,后者则是集中收容和济养。从实际情况来看,宋廷颁布的相关政策与条令在北宋中后期实施效果相对较好,南渡后逐渐流于形式;地方自主性救助在南宋时日显活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缺乏稳定性等局限。宋朝官方对城市流浪人员救助的制度化趋向,既反映了城市发展和转型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某种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流浪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成群结伙的流浪儿童现象已成为国际合作组织及各国重视和动员多方力量进行解决的、明显的客观存在和理论问题.中国也在努力依照本国具体的流浪儿童状况和特征,依照自己的儿童发展概念,从自己的社会文化、生活结构、政治信念和经济能力寻求和探索多样化的救助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事件",终结了实施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自愿救助代替了强制性收容遣送,体现了社会进步和人文关怀.如何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社会救助和关怀,同时确保城市公共秩序及城市环境不受影响,已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强化城市管理必须采用综合治理手段其一,要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尤其是对其中弱势者的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其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强化社会控制,并在相关法律的框架内制定地方性法规,将一些法律解释全面化和可操作化;其三,实现社会救助社会化、多元化;其四,政府应明确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主体,规范公安、城管、民政、卫生等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优势视角理论进行简要阐述,并运用其核心观点构建流浪儿童救助服务实践的分析框架、介入模式和发展路径,深入分析问题取向与优势取向的两种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模式的不同,探讨在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中流浪儿童救助服务的创新与转型的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绩效:基于流浪儿童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对流浪儿童实施"保护性"的救助政策.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目标是要在临时救助流浪儿童的基础上,强制性地将他们护送回家.对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发现,在没有致力于解决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保护性"救助政策未能切实满足流浪儿童的需要,不能有效救助流浪儿童.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革新,需要特别考虑流浪儿童自己的生存实际与主观选择. 相似文献
12.
社会互动对人的行为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儿童流浪行为的产生是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符号互动论 ,作为研究社会环境的社会互动理论 ,对探讨儿童流浪行为的发生机制具有启发意义。优化社会互动环境对于流浪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新的社会互动环境应体现出人文关怀的伦理宗旨 ,可以通过优化家庭的亲情环境、学校的爱心教育环境、政府负责任的主导管理环境和第三部门的公益慈善环境来防治儿童流浪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间组织与社会弱势群体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还存在着规模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弱势群体救助体系中,我国民间组织凭借其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个体属性,在“救助”体系中具有贴近基层、灵活服务、中介沟通、筹资广泛等功能优势,并在妇女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中有突出的“救助”功能表现。 相似文献
14.
要全面和彻底解决新疆籍流浪未成年人在内地流浪的问题,最为关键的是要在法律上形成完整的预防和救助制度。流浪预防制度,就是要完善未成年人监护的有效运行机制,该有效运行机制涉及决定、执行、监督三个重要环节;流浪救助制度,就是要贯彻人本关怀理念,在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中,国家应积极、主动、强制进行救助,在流浪未成年人安置中,充分发挥流浪未成年人安置培训中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儿童福利机构各自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广东8个城市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调查,揭示新时期城市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的被操控性及团体化、职业化及半职业化、低龄化与低学历,乞讨收益与个人受益极度失衡等特点,针对现行救助政策的不足,探索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城市救助对策建议,以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在宪政的视野之下,社会救助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确认和保障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对直接援引宪法保护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权的必要性进行探析,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改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权受侵害的现状,为和谐社会创造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作者结合当今的热点问题——《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探讨了该办法实施细则的提出和实施情况,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救济制度,尤其是农村社会救济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流浪乞讨救助制度早在近代国家形成前即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从传统的济贫政策发展为保障人权的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立宪主义的思想与制度对流浪乞讨者权利主体的变迁、西方流浪乞讨社会救助的沿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检视我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的发展变化,与宪政国家建设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19.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取得了新的进展。具体表现为城市贫困救助制度、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和流动人口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但同时,城乡社会救助的任务也越来越突出,而与社会救助相关的财政支付制度、政策实施系统以及救助对象方面存在的问题,阻碍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