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产力主要是指人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的能力得以发挥的社会条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是人的能力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难以得到表现、发展和确证的困窘和不堪承受的压抑。这种压抑广泛地存在于人数众多的劳动大众当中。他们作为一些偶然性的个人既承受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同时也担当着解决这个矛盾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朱蒂 《社区》2009,(27):54-55
“灰色心理”一词源于美国,美国社会医学专家经调查发现,许多中年人常会出现消沉颓废,郁闷不乐等不良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灰色心理”。“灰色心理”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不但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损害身体健康。人到中年,生理上的衰减导致机体免疫力削弱,给了种种致病因素以可乘之机;同时,事业与家庭的重负,使中年人在心理方面出现多重危机,导致孤独、敌意、沮丧、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滋生。  相似文献   

3.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而且这种欲望是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增长的。原始人的欲望是相当低的,他们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维持生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的欲望也发展了。享受的需要就是在生存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且这种享受不仅仅只局限在物质上,还有精神的、文化的,以致发展到人的最高级需要,即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达到实现自我的欲望。然而有些思想家认为这种欲望的发展会导致社会淳朴风气的败坏和人的堕落,主张尽量减少或压抑这种欲望。老子  相似文献   

4.
塞利和乌莎,这两个生活在不同国度,不同社会的女性,都受到了以男权为中心,以封建礼教为手段的社会的残酷迫害。男尊女卑,这种社会结构对女性是一种压抑和盘剥。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两人的命运揭露男权文化通过家(族)长的社会、经济统治来实施对女性的性别压迫,并通过宗教、风俗等麻醉女性,使之成为牺牲品的残酷事实。  相似文献   

5.
审美需要作为一种精神需要 ,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生理基础 ,它是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在个体身上的一种转换形式。由于社会现实条件和社会文化规范的阻碍与压抑 ,以及文化表达机制和认同机制的共同制约 ,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会转化为深层的心理欲望 ,而心理欲望在趋向于满足和这种满足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矛盾中 ,人们以对象化的方式来达到想象性的实现和满足  相似文献   

6.
马尔库塞借用弗洛伊德关于"压抑"的观点,将"压抑说"应用于社会批判理论。他区分了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认为额外压抑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并进而造成了人的全面异化,而为了摆脱异化需要充分发挥人的爱欲这条解放之路,但这条道路并不完善。后期马尔库塞提出了系统的文化革命、社会革命的道路以图彻底从异化的魔障中走出来,但马尔库塞的努力成功与否却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7.
车到山前必有路,掉头就是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过分压抑会使人烦躁不安,人们盼望有自由喊叫的空间,甚至痛快地吵架;人们希望有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8.
很多老年人觉得年龄大了老"发火"不好,会让人觉得缺少涵养。但瑞典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适当发怒比压抑怒火更有益于解除压力,保护心脏。大部分老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不愿意和子女或者周围人说,有情绪自己压抑下来,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因为,压抑下来的情绪不会消失,有些会积累起来等机会加倍爆发,有一部分会进入潜意识层面,通  相似文献   

9.
文化压抑是人类文明化的基本工具.传统文化从人的自我否定入手解决了文化压抑产生的“抽象愤怒”现象.资本主义自由民主通过释放与转嫁文化压抑的方式,向人们空洞、虚假地许诺了一个非压抑性的文明.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对文化压抑的破坏性利用是集体的自我放纵,已经严重侵蚀了社会的道德基础,必将带来严重的恶果.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许诺的非压抑性文明的迷恋,违背了人真实的、长远的利益,因此是人的自我背叛.  相似文献   

10.
闲暇的悖论     
闲暇作为人的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发展自己丰富个性的前提条件,对于人的生活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在现代社会,由于资本逻辑的控制,表面上现代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闲暇时间,然而这种闲暇带给我们更多的却是束缚和压抑,闲暇又一次与自由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1.
离开学校进入职场,都会碰到如何适应新环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人际关系融洽,工作起来心情舒畅;反之,影响工作不说,人的情绪也会受到压抑。  相似文献   

12.
人为什么会生病 气本来是人体内的一种正常能量,但如果它被扭曲、被压抑,宣泄不了,“气有余”,那就成邪火了。也就是说,当你忧虑、恐惧或愤怒,也就是七情六欲失调了,就会上火,病也就因火而生。  相似文献   

13.
一种强烈的希冀自己在社会生存中恢复被剥夺的地位的愿望,常使女性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把以往被压抑的女性的全部天性、情感、渴望和心绪宣泄出来。也许当初她们并未自觉地意识到这种愿望所连带的关于诸如人的价值的选择和判断,将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成为一组关于人的本体研究的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她们确确实实地感觉到了这种自我意识的恢  相似文献   

14.
霍桑的《红字》表现了清教传统思想在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人要抑制自己的个性,限制人们的各种欲望,这种禁欲主义是消除人们一切烦恼、无聊、痛苦的根本途径,倡导人们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实际是对人的精神摧残,对人性和人权的压抑。  相似文献   

15.
马尔库塞非压抑性文明论,以对弗洛伊德压抑性文明论的批判继承和创造发展为基础,以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压抑性文明批判为核心,以重建非压抑性文明、实现人的爱欲解放为目标;本质上是人性———爱欲解放论。它对于克服工业文明带来的异化、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有重要启发意义;但本身也有局限性和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初入职场的新人,往往都怀有成就大事业的梦想,急于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但工作不久,很多人又会觉得自己被压抑,得不到重视,抱怨的情绪油然而生,继而会选择跳槽,成了"闪离族"。其实,初入职场遇到这种状况很正常。当你抱怨上司埋没了你的才华时,  相似文献   

17.
作为审美化对象的日常生活具有现代性的某些特征。现代日常生活中的现代审美具有一种内在矛盾:一方面被现代社会所控制、规范和压抑,另一方面又要肩负起反抗和超越的使命。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既是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困境的一种表现,又是对现代人日常生活困境的一种回应。  相似文献   

18.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不是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个传统思维向度上来思考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而是根据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来分析语言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体性”;弗洛姆认为语言是构成西方社会意识过滤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的经验进行过滤,使之有选择地上升为意识或压抑为无意识。马尔库塞则更为具体地揭示了语言在现代西方社会对政治意识的过滤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法兰克福学派这一理论,为我们认识现代西方社会压抑控制人的现象,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中国教育的惟一目的就是德育.近现代德育随着知识的不断分化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方面和学科,德育从最高目的逐渐转向普通目的。现当代由于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理性对人不同程度的压抑与控制,教育被片面地.理解为智育,服从于功利的目的,德育也因此变成教育工作的一个辅助部分,在教育实践中的社会作用和效果日益降低和减弱。基于这种令人担忧的教育背景和现实,我们应寻求现代意义上教育目的的道德回归,培养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0.
在《所罗门之歌》中,人性的异化是导致人类痛苦深渊的又一种毁灭性力量。小说中人物的本性被自身、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因素等诸多成分所压抑,而由此引起了自身人格的分裂,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隔膜,社会关系的分崩离析。小说展现了现代黑人社会中传统与道德丧失后的病态与失落,从人性异化的角度揭露了压抑人性的罪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