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银平 《兰州学刊》2005,18(4):29-30,33
本论文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了恩格斯和俄国民粹主义的关系,认为恩格斯对民粹主义的态度有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认识过程.本文分析了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原因,认为他的思想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革命的需要.恩格斯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态度本质上和马克思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张秋实 《江汉论坛》2004,4(7):102-104
1927年瞿秋白发表了长文《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问题》,其中用相当的篇幅研究和探讨了19世纪俄国民粹主义运动的起源、理论、发展和实践走向。他探讨了19世纪俄国民粹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认为它是一种特别俄国式的社会主义;他梳理了民粹派内部的派别及组织的主张和行动,认为民粹派革命党人心上想的虽是社会主义的理想,手里做的却是资本主义革命;他认为俄国民粹派中最早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一班人是特卡乔夫的雅各宾派以及涅恰耶夫的“民仇社”或“斧头社”派,但他们是农民式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对于俄国民粹主义,学界往往根据《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将其定性为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事实上,俄国民粹主义非但不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相反还是马克思晚年探索的重要思想来源。虽然马克思对俄国民粹主义有一个从批评到初步接受再到基本认同的过程,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没有俄国民粹主义,便没有晚年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重新探索及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之主张的提出。  相似文献   

4.
俄国民粹主义被称为是一种"经典的民粹主义",其经典性就在于,它在各种类型的民粹主义中最具典型性、代表性,其表现形态也最具完整性。一个多世纪来,对俄国民粹主义的各种批判,虽说也时而约略地点到了它的软肋和弱点,即"超越"资本主义的观点,"直接过渡"思想,亦即它是一种"超阶段"的社会主义。但对此并没有十分明确、突出地加以表述,尤其没有把它从俄国民粹主义的种种错误和弱点中作为一个最关键、最要害的问题予以突出表述。《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一书对俄国民粹主义的"超阶段"、"直接过渡"理论及其社会阶级根源、影响和危害一一进行了深入论述,这对我们加深对"超阶段"社会主义的认识,划清马克思主义同俄国民粹主义的界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列宁在 1 9世纪末踏上俄国革命的政治舞台之际 ,正是国际上修正主义、机会主义泛滥 ,俄国民粹派① 全面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时期。为了反对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 ,建立无产阶级新型政党和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迫切任务 ,必须扫除各种思想障碍 ,尤其是清除民粹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和部分工人群众中的错误影响。民粹主义作为一种观点体系 ,它包含以下三个特点 :( 1 )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衰落、退步 ;( 2 )认为整个俄国经济制度有独特性 ,特别是农民及其村社、劳动组合等等有独特性 …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上,有一段饱含着青春的活力、展示着新的黎明的篇章,这就是恩格斯青年时代的哲学思想,它急待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整理、研究,使之重新闪烁出璀璨的光芒。列宁说得好:“要正确评价马克思的观点,无疑须要熟悉他最亲密的同志和朋友恩格斯的著作。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列宁在这里特别强调要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当然应该包括恩格斯青年时代的作品。恩格斯整个一生哲学思想的发展,从青年到老年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恩格斯晚年的哲学思想就是他青年时的哲学思想和志  相似文献   

7.
民粹主义是落后国家普遍出现过的一种反资本主义现象,用恩格斯的话说,它“在经济学的形式上是错误的东西,在世界历史上却是正确的”.俄国民粹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经过了如下的历史逻辑过程:(1)19世纪中叶民粹派先驱和革命民粹派所主张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跨越论”;(2)1880年代自由主义民粹派前期代表所谓的“资本主义行不通论”;(3)1890年代自由主义民粹派后期所谓的“俄国资本主义没有前途论”.19世纪末,普列汉诺夫与早期列宁主要批判了民粹主义“经济学上错误的”方面;而1905年革命之后,列宁则肯定了民粹派“世界历史上正确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段迎晖 《天府新论》2008,20(3):23-27
当代"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者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时,存在着一个方法论错误--历史视野的缺失.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进行解读时,不同程度地脱离了当时的"历史语境";没有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内在逻辑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及其关系.对我们而言,进行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要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更要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和当代价值,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去探究"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实践课题,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和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这才是从历史的视野中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根本目的和独特价值之所在,也只有这样,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最彻底的反驳.  相似文献   

9.
<正> 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是否皇权主义者的问题,是农民战争史研究中至今悬而未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本文仅就经典作家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和中外各国的历史实际以及农民阶级皇权主义的产生根源诸问题,谈一点看法,请同志们指正。一、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是皇权主义者”,是经典作家的结论,也是中外各国的历史实际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是皇权主义者”,是经典作家的结论。除了马克思说过法国“农民曾经是波拿巴主义者”;斯大林说过俄国农民“都是皇权主义者:他们反对地主,可是拥护‘好皇帝’”的话以外,恩格斯在驳斥特卡乔夫关于俄国农民是所谓“本能的革命者”等谬论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向俄国传播的过程中,与俄国具体情况日益结合,实现俄国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俄国革命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民族特色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又具有不同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直接影响等四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2021,(4)
马克思生前就俄国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为俄国革命的实践和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担当起了回应俄国思想界关于俄国社会发展一系列问题的重任。在当时新的历史条件下,恩格斯全面阐释了俄国农村公社的多重性质及其作用发挥的条件,站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高度进一步探讨了俄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途径问题,并对俄国革命的现实走向作出了新的判断,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 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以一部《历史和阶级意识》,引起了半个多世纪何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争论,而这场争论现在又从国外发展到了国内.这场争论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对卢卡奇本人的思想作何评价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如何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及其理论体系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深化这场讨论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就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范畴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构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3.
一、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无法回避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但马克思、恩格斯毕竟不是同一个人,并不长有同一个思维的大脑,他们是两个独立的思维主体.这一事实必然地产生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问题:第一,他们两人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的作用、地位问题.第二,不论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中的地位如何,都会产生理解、解释者与被理解、被解释者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理解新旧唯物主义区别时的哲学视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创立者。恩格斯与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另一方面,恩格斯又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理解者。作为理解者与被理解者的关系,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哲学理论上既有基本一致的地方,也会有所差别,不能简单地把恩格斯看作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差别时,具有不同的视野,马克思从对思维和存在现实关系的理解方式的角度来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而恩格斯主要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差别。揭示这种差别,不应是导致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对立论,而应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曾就俄国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提出著名的设想:俄国社会可以凭借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近年来,这个设想被人们当作落后的东方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根据,成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但是,如何理解和评价这一理论,似乎并未一致。本文旨在通过对马克思自身的思想;马克思这一理论与民粹主义的关系;马克思这一理论与恩格斯的看法等不同的视角,对这一理论进行一次全面地审视。  相似文献   

16.
以历史的、开放的而不是教条化的观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将其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具体转化,它既指这种理论形态转化及其实践探索的历史过程,也包括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这种理论成果又可具体区分为原典性"译介话语"、"领袖话语"、"学术话语"等三种基本理论(话语)形态来认识,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意义.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学术资源加以借鉴,至少可以在"学术话语"的意义上为我们提供某种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7.
赵曜 《江汉论坛》2007,42(9):19-20
今年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90周年.十月革命是和列宁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忠实学生,是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帝国主义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列宁对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下两项:  相似文献   

18.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一直都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日本学者广松涉虽然肯定了恩格斯在第一次思想转变中的主导作用,但他无形地放大了这种主导作用,抹杀了马克思应有的贡献。西方马克思主义则以辩证法为突破口,撕裂了马克思恩格斯形象的一致性,制造出"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尖锐对立,扭曲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及其精神实质。这种对立到了西方"马克思学"那里,则演化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彻底撕碎了恩格斯的光辉形象。因此,只有在尊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伟大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列宁说: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资产阶级学者也进行过调查研究,然而他们“至多是积累了片断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绘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马克思主义则指出了对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而周密的研究的途径,因为它考察了一切矛盾趋向的总合”。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投身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就极为重视调查研究这一科学方法。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批判审查过的、充分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  相似文献   

20.
从伽达默尔的"传统”理论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原则是为传统作辩护的传统是理解的基础,构成了我们理解的视域.传统不是一个静止的客观对象,而是一个有理解参与的不断地生成过程,因为理解不是复制,而是一种创造.这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很有启示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两个视域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发展,参与了整个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