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第一帝国时期 ,为了商业扩张的需要 ,英国在加勒比地区建立殖民地。在重商主义的旗帜下 ,加勒比殖民地为英国的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 ,英国通过与殖民地的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英国本着重商主义的原则 ,为了满足英国和欧洲市场的需要 ,在英属加勒比殖民地大量投资甘蔗种植园 ,发展单一经济 ,给殖民地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英帝国在美洲的繁荣是建立在美洲奴隶制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2.
台湾、朝鲜半岛、中国东北是近代日本帝国构建殖民地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伪满洲国是日本殖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在中国东北人为制造了一个虚幻的"独立国".1932年由关东军谋划并经日本政府默许下制造出来的所谓"新国家",可以说是自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满洲经营"国策的必然产物,所谓"满洲问题"是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核心问题,是左右日本帝国对外扩张战略走向的关键因素,是日本帝国构建殖民帝国的重要环节."满洲国"的建立是日本在殖民侵略台湾、朝鲜半岛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殖民侵略模式,这种殖民侵略模式后被推广至中国的华北、华南、内蒙古乃至东南亚地区.日本东洋史学配合帝国政治需要实现了"满蒙史地研究"与帝国"满蒙政策"的合流.日本满蒙学研究者配合帝国的国策政治,制造出一个独立的学术空间"满蒙学".就殖民地属性而言,伪满洲国是一个典型的殖民地政府,是一个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是日本帝国殖民统治方式转变的起点,同时也成为日本帝国覆亡的原点.  相似文献   

3.
在18世纪不列颠帝国正式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扩张的时代,苏格兰人通过效劳国家对外战争、到殖民地定居、开展殖民贸易等方式全面参与了帝国扩张事业.该过程不仅使16-17世纪英格兰人发展起来的殖民帝国得以巩固和扩大,而且对解决18世纪不列颠本土的政治矛盾和社会问题、缩小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经济社会差距、提升不列颠国家的综合国力、培养苏格兰人的不列颠认同起到了积极功效.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2016,(5)
弗朗西斯·培根的帝国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英国应该建立一个帝国;培根谋划了英国成为帝国的方案,同时对帝国的殖民地管理也有详细的论述;培根不仅要建成现实的帝国,还要建设世界帝国的乌托邦。培根的帝国思想与其所处的背景有紧密联系,并对后来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文学     
国内通常将对于后殖民文学的讨论局限于殖民地文学,这样难以看清后殖民理论与文学的关系.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对于英美文学的后殖民解读,颠覆了传统的英美文学经典.比尔·阿希克洛夫特等人撰写的<逆写帝国>一书首次从后殖民理论角度解读殖民地文学,成为后殖民文学乃至后殖民理论的先导.博尔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一书同是一部综合之作,它试图将对于帝国文学与殖民地文学结合起来进行"对位"解读,从而发现两者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北美独立战争与英第一帝国的解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东 《云梦学刊》2004,25(4):35-37
七年战争后,英国负债累累。为了增加收入,英国对殖民地推行日益严厉的税收政策和贸易政策,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英国被迫承认了美国的独立,从而失去了北美殖民地,这标志着以美洲为中心的英第一帝国的解体。  相似文献   

7.
《简·奥斯丁与帝国》是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论断的缩影.其间,赛义德不仅赤裸裸地抖出了文化与帝国主义共谋的实质——文化霸权主义,而且动摇了帝国主义领域中经济独断论的局面.赛义德对文化与帝国主义共谋关系的批判,对后殖民主义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赛义德用对位阅读的方法考察西方文化,发现了“地理、空间视角”、“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某个特指名称的“表意力量”.赛义德后殖民批评理论的独特视角,揭示了欧洲文化与帝国主义互为影响的事实,呈现了帝国文化与殖民地文化的互存共栖.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6,(11):187-192
北美革命前期大西洋两侧的辩论,并不仅仅局限于"无代表不纳税",其中还有大量涉及对英国宪制传统和帝国权力结构认知的分歧。这些被主流政法话语所忽视的内容,恰恰关系到我们对第一帝国政治秩序本质的理解。而这些最终没有达成和解的争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国本土与北美殖民地在国家(帝国)政治认同上的割裂,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整合在理论建构上处理的失败。因此,对它们进行剖析,不仅弥补了理解独立革命的另一个视角,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认识这些分歧背后所蕴含的大国(帝国)整合的宪制难题。  相似文献   

9.
共和时期和帝国前期,罗马在意大利和西部行省进行了长期的殖民活动。建立老兵殖民地成为共和国后期一些军事将领解决退役老兵安置问题的一种手段,这一活动在奥古斯都时期达到顶点,并一直延续到哈德良时代。大量的老兵殖民地的建立,有利于西部行省政治统治的加强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也促进了西部行省政治的罗马化。  相似文献   

10.
自明治维新始到中日甲午战争,近代日本社会在摆脱身陷殖民地危机的同时,通过发动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战争,完成了近代帝国的构建,在帝国形成过程中日本社会朝野上下普遍形成了带有日本文化特征的帝国意识。蓄积于日本社会内部的皇国思想和扩张意识成为日本近代帝国意识形成的思想基础,而明治天皇则成为日本社会转型时期帝国意识的内核和推手,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的意外获胜恰成为近代日本帝国意识形成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英帝国的经济治理经历过垄断经营和自由放任两个历史阶段。其中在垄断经营阶段推行了北美(西印度)样式和东印度两种样式;在自由放任阶段则在移民型殖民地实行属地分权制,在非移民型殖民地实行中央集权制。帝国之内,殖民地和自治领的经济功能为宗主国提供所需原材料和商品市场。英帝国经济扩张及治理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了强大的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缔造了自由贸易体系和规则;确立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标准;扩大了农业耕地面积。同时,英帝国经济治理给殖民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是对西方资产阶级近代民主制度作出的重大贡献。本文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实事求是地对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民主制度进行分析,认为,由于自然条件、清教文化、启蒙思想和英国的松弛统治等因素,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就产生了民主政治。其民主政治模式一种是代议制度,另一种是城镇直接民主制度。1787年5月,美国《联邦宪法》的诞生,标志着美国民主制度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13.
殷之光 《社会科学》2023,(2):99-113
艾德蒙·伯克与约翰·霍布森在英国自由主义思想传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在对劳工与殖民地问题的讨论中,表达了自由主义传统中以“反帝国主义”面貌示人的帝国主义秩序观。这种秩序观反对帝国对海外领土进行直接统治,更强调“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监管,并通过商业活动“促进”后者的“发展”。这种自由帝国主义秩序观与种族主义密切关联。此外,在19世纪中后期,帝国主义的种族不平等观也衍生出了使阶级不平等合理化的内容。同时,种族观也从一种精英阶层的帝国理由,转向逐渐与帝国中心的白人工人阶级发生联系。这一进程与自由帝国主义者推动的“自由劳工”全球流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从前现代的格致学到现代的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550年开始,中国人和欧洲人就自然研究的意义问题相互交流,这种交流包含着某种竞争的性质。中国和印度的殖民地环境不同,在印度1700年以后英帝国的权力能够支配本地人与西方人之间有关社会、文化和政治术语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而在中华帝国晚期直到1900年,  相似文献   

15.
殖民主义是近代早期英国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推动不列颠帝国形成并逐步走向强盛的动力之一.爱尔兰是英国近代早期殖民活动最重要的对象之一,是英国"最古老的殖民地".在不列颠殖民活动中,爱尔兰又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构成一个内部殖民类型,又成为不列颠向海外殖民的"实验室"和主要人力资源输出地.同时,对英国近代早期新的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考察西方殖民扩张史,德国是最后加入争夺殖民地行列而又最先丧失殖民地的国家。直到19世纪so年代以前,它尚未获得任何海外殖民地。然而时隔不久,它便一跃成为仅次于老牌殖民国家美国和法国的世界第三大殖民强国,而且其中的大部分属地是在短短的一年之中攫取来灼。1884-1885年间,西南非洲、新几内亚、多哥、喀麦隆、德属东非等地相继沦为德国的殖民地。一直在争夺海外殖民地斗争中默默无闻的德国何以突然转变政策,迅速拓展成为拥有攻片殖民属地的殖民帝国?探究成因,其中包含着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因素。从德国内部看。首先,德国有…  相似文献   

17.
宪法解释问题是我国宪法能否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随着宪法的产生,宪法解释也以一定的表现方式产生并发展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开始重视对宪法解释的研究,并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现阶段,我国的宪法解释自身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而宪法解释在目前宪法发展过程正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集中表现在督促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的尊严、保障宪法权威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废除劳动教养制度建议书”的宪法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教养在创建时期符合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宪法规范的内容并不冲突.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教养演变成了惩罚措施,从而与宪法规范相冲突.<立法法>的颁布给劳动教养带来了合法化危机.针对劳动教养违反宪法规范、与<立法法>等规范相冲突的情形,有必要对其进行合宪性审查.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基因技术给法律领域带来巨大挑战,而负担基本权益保护的宪法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无疑是众所瞩目的.其挑战首先体现在主体的界定上.法律上之“人”包含有独立、自由、自主之涵义,“人”作为主体是一切权利与义务的出发点,当基因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之所以为“人”都产生争议时,法律体系的权利主体应该如何应付?是否需要创设一种新型主体?恐怕宪法学首先要做出一个基本的解释与界定.其次是对宪法基本价值的挑战.人性尊严是宪法的基本价值,由于基因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对人类遗传物质的修饰和操纵,人类的特性成为一种附庸,这样就使得人性尊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此人性尊严内涵有了新的要求,对人性尊严的侵犯形式也有了新的内容.作为基本规范的宪法如何回应是一个挑战.另外,基因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同样给宪法基本权利如生命权、平等权、隐私权、后代基本权利等以及社会基本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关注,并且适时进行立法的调整,使法律、伦理和基因科技的发展达到协调和平衡,使各方的基本权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科技进步与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战之前,面对帝国严重的内外危机,英国的一些帝国主义者创建了以实现帝国联邦为目标的"圆桌"集团。在吸收"集权联盟"实践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他们希望通过长期影响公众观念,为将来发动一场帝国联邦运动做准备。他们对作为其核心的、曾在南非统一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幼儿园"集团的经验,进行了照猫画虎般的复制。然而,一战却成了"圆桌"集团及其帝国联邦计划的转折点:战时的政策与环境、战争的结果以及进行战争的协同努力,对其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战争中发展成熟的自治领民族主义对帝国内部残存的宪法关系的挑战,更排除了其计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