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网络经济下,由于企业治理交易费用条件的改变,出现了以业务外包、虚拟企业、战略联盟等非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取代一体化组织形式的趋势。非一体化组织是一种企业网络组织,在企业网络组织之间的交易既不同于市场交易,也不同于一体化组织的内部交易。而这种企业网络组织治理的形式是一种超契约治理,它依赖于企业网络中关系的结构嵌入,来达到相互协同的目的。以企业网络关系为基础的超契约治理具有一般契约治理所不具有的优势,适应了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成为网络经济背景下一种新的企业治理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内容的治理主体中,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非政府”互动关系的中间者,是构建互联网治理综合体系的重要主体。当前,各地政府纷纷探索社会组织作为互联网治理主体的创新举措,在关注行业协会的定位、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手段的同时,研究发现:作为中介的行业协会,承担着政府和非政府的双重属性,具备自我管理与软性管理的治理手段,并且具有多个治理主体协同合作的创新模式,但也存在着社会影响力有限、地区发展差异大、功能服务有待加强、制度建设不够健全的不足。应该在理念发展、主体合作、制度建设、治理手段等方面为行业协会更好参与网络内容治理提供破解之道,以期推动我国网络内容生态空间的健康、有序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7,(10):181-187
近年来,我国网络募捐迅速兴起,但同时网络诈捐、骗捐事件频发,不仅冲击着社会公众对网络募捐的信任,对公益慈善事业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网络募捐监管亟待加强。本文以协同治理理念为视角,紧密结合现阶段我国网络募捐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明确多元监管主体理念,力图构建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平台参与、社会力量协同、自律与他律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更好地推进网络募捐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协同治理是流域环境治理公共性扩散的内生语义与实践逻辑,既有研究强调协同治理之于流域生态治理正当性的应然价值,缺乏对协同模式及其内隐机理的系统考察。协同势差是对现有流域生态治理模式的一种理论反思,概括了部分地方政府依托优势位阶持续且稳定地获取优质资源进而引致“伪协同”现象的潜在肇因。基于协同势差视角,流域生态治理的“伪协同”乱象遵循着“分锅”避责驱动下的“非强制性”协同逻辑、制度衔接“碎片化”的实践逻辑、多任务多目标考核背景下的“达标式”回应逻辑以及行政资源“漏斗”效应下的分事逻辑。结合长三角水污染联防联控实践可以发现,协同势差可具体演化为“法治结构与治理体系”权衡下的交互难所诱发的利益势差、“府际网络与社群系统”协商下的耦合难所造就的主体势差和“资源归集与智慧赋能”接续下的桥接难所缔造的信息势差。就此而言,破解流域生态治理“伪协同”困境,亟须以国家自主性嵌入为准绳、以基层党建牵引为靶向、以平台型政府搭建为鹄的,构建基于“利益—主体—信息”的协同治理界面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5.
锁利铭  阚艳秋 《社会科学研究》2024,(1):65-76+211-212
作为行政体系中的基本单元,“条条”和“块块”协调有序的关系是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以优化条块主体协作配合关系为重点的城市治理改革实践不断推进,如何科学认识城市治理中条块改革的底层逻辑并总结其过程特征,对中国城市治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既有研究往往假定治理主体皆是网络结点,而治理行动都是网络化互动,忽视了网络发展的门槛条件和动态演化特征,难以有效提取城市治理结构变迁的理论逻辑与关键经验。本文回归“网络”的概念本质,提出网络“结点化—纽带化—结构化”的三个基本维度,构建了城市治理中条块交互网络化的识别机理,并基于C市J区“街部双向回应”的创新实践进行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条块关系的网络化发展趋势是适应城市治理内外部需求的理性选择,街道(块)与部门(条)在发展成为对等均衡的网络结点过程中,基于信息、执行、协调和监督等关系的建立与强化形成多重嵌入的网络纽带,并逐步转向相对稳定的领导型网络结构,进而在促进条块交互网络化成长的同时,也不断提高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理论基础,以地方单项运动协会为研究对象,遵循"治理体系现代化→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地方单项运动协会治理"的思路,对协会的体制改革、结构治理、党的领导等问题进行探讨。结论有:在多元共治的理念下政府和地方单项运动协会要有合理的角色定位,在民主法治的要求下地方单项运动协会要完善治理结构;通过组织嵌入和政治吸纳完善党对地方单项运动协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网络治理:网络社会视阈下治理范式跃迁的新愿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全球化大变革(global transformation)的时代。全球化时代的一种鲜明的历史趋势就是新的信息技术正以全球的工具性网络整合着世界资源。以这种网络化的新信息技术范式为基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正在形成。与此相呼应,人类社会的治理模式也在进行着重铸,治理由单个主体转变为网络整体,一种超越传统的科层治理与市场治理的新范式——网络治理(networkgovernance)正在全球范围内舒枝展叶。  相似文献   

8.
各类风险灾害和危机事件的频发,凸显了韧性思维嵌入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性。韧性治理的政策演进显示,我国韧性能力建设的过程大致经历了探索期、推动期和提升期3个阶段;整体上理念持续深化,视野不断拓宽,从工程韧性和环境韧性不断向其他维度拓展,对制度韧性和技术韧性的关注逐渐增加。在韧性治理体系的结构层次上,国家、城市和社区从不同层面推进韧性治理:国家韧性强调顶层设计、统一领导和战略支撑;城市韧性强调冗余规划、行动学习和智慧融合;社区韧性强调多元协同、文化塑造和科技赋能。鉴于此,未来应把握韧性思维嵌入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走向,完善制度安排以提升多维韧性能力,形成协调有序的韧性治理体系,以回应复合型风险社会背景之下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人人有责共同建设的价值共同体,也是人人尽责共同治理的行动共同体,还是人人享有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凝练共享合作价值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平台,提升协同治理能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动态可持续过程,在社会治理领域需要统筹协同推进社会安全的本体性建构,社会矛盾的共商化解,社会活力和秩序的韧性治理,“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兴边富民的边疆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通过合作之治、规则之治、技术之治、民生之治,在社会凝聚、法治保障、数字赋能、精细服务等方面增进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效调适,在治理与社会的相互嵌入中构建韧性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由政党、国家与社会三个主体性要素构成,其中政党具有领导功能,社会主义原则与"党建国家"的路径使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构中更是起到了核心推动作用。这就意味着党的建设决定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反过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也对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国家治理体系逐步走向定型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提出,法治与制度建设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由此决定了党的建设也必须在制度化以及根据新的要求进行制度改革上同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党的建设制度发展应该从政治结构空间和要素结构空间两个维度入手,推动党的领导制度、党的执政制度、党的治理制度以及党内管理制度等四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工作体系是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社会工作可以为社会治理宏观目标的实现提供行动、政策和理论支撑;微观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嵌入社会微生活而推进社会治理中微观目标的实现。创新社会治理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社会治理失灵问题,而造成社会治理失灵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失灵、社区失灵和志愿失灵。要解决这些失灵问题,需要完善和发展社会工作体系,以宏观社会工作应对政府失灵问题,以微观社会工作应对社区失灵和志愿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治理应该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作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体,包容性治理是对现有社会治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并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包容性治理源自存在逻辑同构性的治理理论与包容性发展理论,其核心意涵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主体的多元参与性,过程的互动合作性,成果的利益共享性.在我国,推行包容性社会治理是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包容性治理预留了发展空间;社会治理危机的出现为包容性治理提供了实践动力;政府与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公民意识觉醒与社会组织发展都为包容性治理奠定了现实基础.与传统以政府为中心的一元式社会治理体制不同,以治理主体多元化、主体间基于立体治理网络的协同与合作、促进社会公平、容纳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发展为特征的包容性治理,将显示其优越性,并会成为我国社会治理实践的新思路、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新时代,社会组织嵌入城市社区治理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本文以嵌入理论为基础,从嵌入主体、嵌入手段和嵌入后的状态三个角度出发,认为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治理中面临着"机械嵌入"的困境,表现为社会组织建设薄弱、项目制缺乏理性以及社区信任和参与不足.因此,本文提出"有机嵌入"...  相似文献   

14.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格局中,社区民警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在强调将警务工作重心下沉社区的大背景下,社区民警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显得格外重要。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特殊身份的拥有者,社区民警嵌入基层治理的路径具有多元性。社区民警通过基于个体治理行动的关系嵌入,在街居空间普遍建立起警民间的信任关系,构建起了社区警务互惠规范,有效破解了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实现了社区平安治理目标。如果说关系嵌入往往呈现出个体性特点,那么组织嵌入则多是依托于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安排而展开的,通过对社区网格绑定性参与、党员社区民警在社区交叉任职等组织嵌入方式强化了社区民警的社区嵌入。与此对应的,基于特殊视角下的空间嵌入则使得社区警务室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理空间形态嵌入城乡社区中,并呈现出一种新的空间治理格局。这些嵌入方式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构成了社区民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多维嵌入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公共治理行动体系的责任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治理就是在“国家—市场—公民社会”的多元网络中更好地行使公共权威的互动合作过程。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作为公共治理行动体系最重要的组织化行动者,它们之间的责任结构对于治理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治理体系的责任结构就是指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在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和角色。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治理的责任结构,即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行动的限度和范围,以及为确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治理工具;行动者的角色定位,即三者相互之间的权力与支配(或被支配)关系;行动者尤其是政府必须为其行动及其后果承担责任。对于我国当前的公共管理改革,该分析的启示在于政府应努力发展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组织,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有限而负责的政府,承认合作伙伴关系,并致力于拓展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6.
乡村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如何将具有包容性特征的数字普惠金融嵌入乡村治理体系是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一个新命题.为破解数字普惠金融在我国乡村社会中的"金融排斥"与"门槛效应",一些地区尝试使用乡村"道德银行"模式将数字普惠金融以制度、行动、认知嵌入的方式融入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的建设之中,这一模式成功地激发了乡村社会中的内生秩序关系,并且将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外来制度嵌入乡村治理的互动合作体系.因此,深入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创新和改善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嵌入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正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治理领域的重要议题。基于数字化视角,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包含了从被动回应到主动适应、从单一主体到多元共治、从传统治理到数字治理的三重逻辑内涵。在数字化驱动下,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受识别、引导、行动、评估四大作用机制影响,趋向“治理理念精准化”“治理权责科学化”“治理结构整体化”“治理效果清晰化”发展,但仍受困于数字化应用瓶颈及价值异化、科层制路径依赖与利益博弈、标准化管理滞后且韧性不足、绩效内卷与痕迹主义的盛行等问题。锚定优化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的目标,需坚持优化技术顶层设计、推进治理体制改革、构建协同共治图景、完善评估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健康码"治理为分析样本,从结构、功能、价值三个层面揭示技术赋能嵌入重大风险治理的内在逻辑与挑战。结构层面,应急管理体系为技术赋能嵌入重大风险治理破除了制度性障碍,但同时也加深了权责失衡的风险。功能层面,技术赋能在资源整合、模式维持、目标实现、系统适应等方面迎合了重大风险治理的客观需要,但技术工具适用范围有限且不能解决技术相关问题。价值层面,技术赋能的理性追求与风险治理的善治导向具有一致性,然而效益至上的工具理性难以突破理性吊诡的困境。为此,应建立健全技术赋能制度体系,在制度理性规范下更好地发挥技术赋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推动着我国乡村治理格局不断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方向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仍面临着政党整合能力弱、协同关系不均衡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艾森斯塔特在多元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所提出的政治发展理论作为现代性理论的新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同样也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提供新的解读方式与崭新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20.
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正深刻影响着基层社会治理。基于调适性结构化理论,从融媒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逻辑入手,探寻二者内在关系耦合机制可以发现,融媒体与基层社会治理相互耦合过程,将推动公众参与的组织性耦合、治理体系的结构性耦合以及多元治理主体的网络耦合。融媒体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适过程会形成新的个体行为模式、组织结构与社会资源。由此,需要融媒体参与下的关系协同、制度协同与资源协同的基层社会治理协同共治体系,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从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