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校在明嘉靖初为按察司副使督学广东,在粤年余大毁“淫祠”,尤恶佛氏,故拆毁未获官方认可的佛教庙宇,改作社学和书院,强令无度牒的僧尼还俗,没收变卖寺庙田产,列佛经为禁书,削弱了岭南佛教道场基础、信众基础、经济基础和经论传播基础,尤其是砸毁六祖惠能祖传衣钵,阻滞了岭南佛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何启(1859—1914年),字迪之,号沃生,原籍广东南海.毕业于香港中央书院(后改为“皇仁书院”).后赴英国留学,学医和学法律.光绪八年(1882年)回香港,任律师.十三年创办雅利氏医院,附设有西医书院.孙中山即于这一年进西医书院学习,故同何启  相似文献   

3.
金奋飞 《江淮论坛》2006,(5):165-171
明末东林书院因与政治的牵连而闻名,故以往多从政治史的角度加以研究,较少立足于书院本身,关注其兴衰轨迹。若以东林讲会为线索纵向分析书院的发展趋势,比较书院外部形势的变化和书院因之做出的反应,将发现政治性的“东林”概念与东林书院相互关联却又日渐分离,与此同时,特别是在书院发展进退维谷之际,东林讲会更趋学术化,这两种趋势有其特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熊希龄一生创办过数以百计的学校,对教育进行过许多改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尤其是他的一些教育主张,内容丰富,识高意新。去虚求实破旧立新甲午中日战后,民族危机迫在眉睫。中国踊现出了一批维新变革志士,力图改革清朝政治,以“救亡图存”、“变法自强”为己任。而“图存”、“自强”的首要任务是“兴学”、“育才”,故改革科举制、改革旧式书院教育、设立新式学堂,便成为一种新时势和新潮流。熊希龄顺应新潮,于1897年10月创办湖南时务学堂,大胆提出了改革旧式书院教育的主张,其目标在于改革旧式书院偏狭的“举业”教…  相似文献   

5.
家族举办的书院以“期取青紫”和“家传孝友”为宗旨,为实现以上目标,家族对书院给予经费支持并主动选择开放办学。书院与家族互动中的科举因素既是家族书院发展的动力也是桎梏。  相似文献   

6.
唐继尧与云南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的高等教育,从有书院算起,不过四百来年。云南建书院,始于明朝嘉靖年间,为巡抚王启文创设,院址在五华山之北,故名“五华书院”。延绵三百余年,几经重建,至清末已近荒废。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焚毁于兵祸战事,山长黄矩卿殉难,藏书楼及其万余卷藏书付之一炬,从此一蹶不振。一九○二年,朝廷管学大臣张百熙受命拟成《钦定学堂章程》,后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改定为《奏定学堂章程》,经皇帝批准公布天下,云南亦即“遵上谕改书院为学校”,将原属府治的五华书院改办为高等  相似文献   

7.
书院在我国教育史上是别具一格的学校。它多半由私人或地方自筹经费,以德高望重的学者为“山长”、“洞主”,自定学规,在教学上注重自学,注重“穷理”,以学“为人”为主旨,讲求修身、处事、接物。书院也是当时著名学者会萃之地。一些著名学者,曾以书院为收藏图书,著书立说,聚徒讲学,宣传学术主张之所。如果主持书院的学者属于某一学派,这个书院也常成为这学派的活动基地。有的书院也议论朝政。它在我国学术  相似文献   

8.
问津书院因孔子“使子路问津”于此而得名,吸引诸多学者赴此拜访、祭奠、兴修书院.书院始建于宋末元初,存在七百多年,在明代中后期发展为著名的书院.书院的修建与发展,和地方士绅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士绅们活跃于地方社会,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推动了当地教育发展,教化地方子民,并确立地方文化秩序.  相似文献   

9.
宋代书院记中的教育热点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记是书院题材与“记”这种散文体裁相结合的产物。宋代书院记表现了宋人丰富的教育思想,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热点问题上:其一,书院教育的目标与宗旨;其二,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其三,对伦理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据测定,新会护龙围葵林的树龄达130-150岁。事实上蒲葵盛产于新会,有1600多年历史,与此相伴而有葵业的繁兴,《广东新语》、《新会县志》载:"始于魏晋,盛兴明代"。  相似文献   

11.
宋湘(1756-1826年),宁焕襄,号芷湾,梅县白渡象湖村人。自幼受庭教,6岁人蒙馆,9岁学文。天赋极高,且又勤奋好学,颇受伯叔师长赞许。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8年),宋湘考中秀才。为求深造,宋湘曾负笈远行,到广州粤秀书院攻读。曾有数年被广东著名学者陈桂森聘为幕客,其问常与著名骚人墨客黎二樵、黄丹书、李遐龄等切磋诗文,学问益精。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秋,宋湘在广东乡试中一举中了解元(即省试第一名)。嘉庆四年(1799年)春,他在考试中连过“会试”和“殿试”两关,考中二甲第十一名进土,被“钦点”为翰林,选庶吉士。是年十月,因父死“丁忧…  相似文献   

12.
民办书院占南宋书院的多数,乡先生开门授徒,应聘教馆,已普遍存在.古已有之的“乡先生”的教书职业化,身份平民化了.这种进步的变异,在江西表现得很明显.民办书院有多种式样,乡先生出身贫寒,教生徒,得“束修”,或以此终生,或奋力再考,挤上仕途.他们传授经史,诠释儒学,践行道义,表率后辈,在培养人才、发展教育、普及文化中做出了...  相似文献   

13.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徽州是程朱理学的故乡,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学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徽州书院主张学生“进德”与“修业”并重,教学形式多样,强调“自行理会”、“知能相应”“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歙县中学坐落在古徽州府府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乡歙县县城。校园东半部为明代学宫(孔庙)遗址,有保留完整的“明伦堂”(初创于南宋淳祜十年,即1250年),尚存康熙御书“学达性天”、乾隆御书“百世经师”的匾额和重修歙学的碑记(作于明成化年间)等文物。西半部为古歙县衙,后为紫阳书院。正大门前有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三元坊”,后门有“古紫阳书院”石坊。校园内苍松翠柏、古樟新柳交相辉映,杜鹃玉兰、  相似文献   

15.
东林书院并不是一个政治团体 ,更不是一个政党 ,所谓“东林党”乃是政敌把它诬为“朋党”之后的一种称呼 ,东林人士并不自诬为“党”。东林书院是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创办的一个讲学场所 ,意在继承宋儒杨时的学脉 ,弘扬程朱理学 ,纠正王学弊端 ,尊经复古 ,重整道德。东林书院严禁议论政治 ,讲学诸君子严格恪守这一院规 ,前人所谓“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云云 ,是不实之词。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教育是指以核心价值观指导行为的道德教育与训练。作为现代书院的甘丹书院以传统书院品格教育为鉴,将培育学生公民品格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关键,以知行合一为教育教学原则,围绕邯郸优秀文化传统开展学术研究及教学活动,在治学修身穷理笃行中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品格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成都尊经书院以通经学古课士,文学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书院不课时文,并非只重学术,举业既属于书院文学教育的内容,也是书院教育的一个目标。经史之学是文学教育的根柢,同时保证了文学教育的道德底色。文学教育具有强烈的经世倾向,书院文学的境界和气象由此阔大。文学教学注重分体研习、循序渐进、书目指引、示范评改。文学风格主要有两种,一是张之洞提倡的“清真雅正”,二是王闿运引领的“古雅绮靡”。书院的日常活动包括抄书、讲谈、考课、批阅、宴游等,文学教学与生活体验融为一体。总体来看,尊经书院的文学教育是审美的,也是功利的;是当下的,也是传统的;是学术的,也是生活的。它以儒学为学术本位,以文体为教学支点,向外融合“科举”“经史”“经世”等社会价值,向内关联“功名”“风格”“日常”等人生体验,是具有“文学与文化生命整体性”的“大文学”教育。理解近现代以来“大文学”观的发生,书院是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  相似文献   

18.
孙青 《江苏社会科学》2023,(1):171-180+243-244
甲午战后,朝野议变科举的呼声日益强烈,在省及州县层面,清廷诏命酌改书院为新式学堂。各地为了安抚和安置因变书院而生计受困的老生员,留出部分书院暂改为“校士馆”。这类过渡性机构以“新学”课艺为考课形式,继续发放膏火养士。新学课艺这种知识表述形式在清末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逐渐固定下来,影响及于民国初年及以后。随着科举改制的推进,清末书院、地方校士馆这类传统的国家知识统制空间也相应发生了近代转型,而转型后的书院、校士馆,又在新学课艺的推广和近代知识的普及与引渡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平江文物     
1 925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在平江县天岳书院举行了震撼全国的平江起义。翌日,大会宣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辟了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1985年,天岳书院辟为“平江起义纪念馆”。平江县城东南嘉义镇是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 9 38年2月,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从平江开赴皖南抗日前线,在此设立“新四军留守处”(后改为通讯处),由黄跃南任通讯处主任。1 9 39年6月12日,国民党第27集团杨森部队,突然袭击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惨杀涂正坤等6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 惨案发生后,党中央在延安举…  相似文献   

20.
徽州文化发达,素有“东南邹鲁”之称。早在南宋淳祐五年(1245),徽州太守韩补上书奏请创建歙县紫阳书院之后,徽州各地书院纷纷兴建,至明清时期达于极盛。本文拟就明清徽州书院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