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语三难     
千禧年之际,在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下,语言所向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申报了“语言学名词审定”的课题并得以作为重点课题立项。根据学科内部的通常分类,分为理论语言学、语音学、词汇学、辞书学、语法学、方言学、修辞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应用语言学等十来个分支;动员、组织了诸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与这一工作,是一项不折不扣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法语教学、翻译和研究工作者,对让·杜布瓦和他主编的《现代法语词典》和《莱克西斯法语辞典》等著作很熟悉.尤其在1980年夏季规模空前的法国图书展览会上,杜布瓦著作的数量、质量和种类都给我国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杜布瓦在语言学领域中不仅擅长词汇学、修辞学、辞典编纂学和语言史学;而且对教育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病理等  相似文献   

3.
干禧年之际,在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下,语言所向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申报了“语言学名词审定”的课题并得以作为重点课题立项。根据学科内部的通常分类,分为理论语言学、语音学、词汇学、辞书学、语法学、方言学、修辞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  相似文献   

4.
施建平 《学术交流》2005,(4):141-142
经过了若干年的思考与写作,曹炜先生在他的不惑之年推出了新著《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在这部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事先约稿(2001年初)、两年后(2003年末)出版的学术著作中,作者以28万字的篇幅尽情地挥洒着他对现代汉语词汇学中存在着的种种争论、分歧的想法和思考,新见迭出,富于启迪。相对于现代汉语的任何一个子学科而言,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无疑是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陆俭明教授在该书的序言中将之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现代汉语词汇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词汇学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困惑是西方语言流派中科学主义思潮与汉语独特的人文性征的深刻对立。由此,作者提出,应从文化心态来加强语言学研究,即加强文化语言学的研究,重新认识汉语中的人文价值。并且,文化语言学的方法应以中国文化为参照系,向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认同,从而实现中国语言学的历史性反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国语言学界发生的最有意思的事情,也许就是文化语言学的兴起。80年代新兴的语言学分支学科不少,为什么说文化语言学最有意思?这不仅是因为“文化”这一难以索解的“斯芬克斯之谜”的介入给人看来似乎枯燥乏味的语言学平添了几分浪漫的韵味,也不仅是因为申小龙论著中某些不无偏颇的断语或缺乏敬意的措辞可能破坏人们常识或感情方面天平的平衡,更主要的是因为申氏的搞法特殊。不少搞文化语言学研究的人,都认定文化语言学是分支学科和交叉科学,在语言和文化交叉渗透的夹缝中开辟疆场,而申小龙却偏要在汉语的人文性的本体论上立论,认为汉语语言学只能是文化语言学,这已经  相似文献   

7.
:“九五”期间 ,中国社会语言学稳步发展 ,语言调查成绩显著 ,语言规范和语文立法研究获得重要突破 ,文化语言学渐趋成熟 ,言语交际和称谓问题研究成为热点 ,社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开始与国际接轨。但理论薄弱、方法简单、学风粗率等等缺陷依然制约着学科的发展。文章综述并分析了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语言学的现状 ,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并提出了“十五”期间应注重研究的 1 5个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主题为“俄语 :历史命运与当代”的第二届国际俄语研究者大会将于 2 0 0 4年 3月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语文学系召开。本届大会由莫斯科国立大学、普希金国立俄语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维诺格拉多夫俄语研究所共同主办。莫斯科大学校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B .A .萨多夫尼奇担任组委会主席 ,担任组委会副主席和组委会下设计划委员会主席的是莫斯科大学语文学系主任、俄语教研室主任M .Л .列姆涅娃。大会将探讨以下问题 :1 .俄语语言学的现实问题( 1 )俄语交际语言学 ;( 2 )词汇学、成语学和语法组织中的认知问题 ;( 3)俄罗斯学 (研究俄语、俄…  相似文献   

9.
自克罗齐提出艺术与语言的统一说以来,关于艺术与语言之关系的论述,就不再仅以片言只语的形式出现于美学论著中了。他的美学代表作,其书名就是:《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在其第一部分《美学原理》中,他主张艺术的科学与语言的科学、美学与语言学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世间并没有一门特别的语言学。人们所孳孳寻求的语言的科学,普通语言学,就它的内容可化为哲学而言,其实就是美学。任何人研究普通语言学,或哲学的语言学,也就是研究美学的问题;研究美学的问题,也就是研究普通语言学。语言的哲学就是艺术的哲学。”①对于这个问题,朱光潜先生曾评论指出:“至于艺术与语言的统一说则是他首次提出来的,对于语言学与美学都有深刻的意义;不过关于这方面,我们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②  相似文献   

10.
马忠 《社科纵横》2014,(4):145-150
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应当引起重视和强化。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研究的内在要求,是当代哲学的语言转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使然,而且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效果的需要。语言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特征、功能等基本问题做出更为细致、有效、可靠的解释。其具体方法包括语义分析、修辞研究、语言比较研究、语言发展研究、语言统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法律语言学研究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法律语言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首先概述法律语言学的兴起,总结出国内外界定法律语言学研究对象的三种学术观点(即法律属性、语言和法律的关系、法律语言的研究素材三个不同的研究立足点),综述法律语言学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多元的学术视角即综合运用修辞学、逻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厘清国内外法律语言学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语料和研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最后,从法律语言学的理论建构、研究方法、实践与应用等方面展望中国法律语言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法律语言学综观研究旨在帮助国内法律语言研究者和语言学学者了解法律语言的研究状况,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法律语言研究的最新成果,加速我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日本很晚才使用社会语言学这一名称,据我了解,1973年野元菊雄和江川清在《国立国语研究所的道路——社会语言学》的报告中最早使用了这一名称。社会语言学是研究什么的,根据杉户清树对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可以概括为两点:(一)从使用语言的人和集团与社会的联系上来研究语言;(二)从更大的范围对某语言社会以及个人使用的语言进行研究。索绪尔曾把对语言体系本身进行考察的学问叫“内部语言学”;把和语言体系没有直接关系,对地域广阔的、和社会性用法有关系的语言进行考察的学问叫“外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重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以言行事”论评析鲁苓传统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仅用以表达思想或叙述事实,它只具有描述功能。然而这一理论已受到不少现代语言学流派的挑战。50年代中期,英国牛津学派的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对传统语言研究理论提出挑战,也为当代语言研究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归纳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过程,提出“方法革命时期”这一命名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该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原动力,该时期的方法特征以及该时期的格局变化和成就。文章强调自50年代以来科学主义精神和科学哲学对语言研究的主导影响,认为在这一影响下,语言研究的方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化是认识论进步的标志,它包括认识角度的变更、认识视野的拓展、认识焦点的移动和认识维度的丰富。方法的革命性变化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语言的认识;反映了新学科现象在语言学领域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实现了语言研究的人文主义复归,语言学出现了历史性的螺旋式上升。文章还从“方法革命”的角度评述了我国语言研究进展滞缓的主要原因,并着重指出,应该充分利用国外语言研究在方法革命方面所给予的启迪去开拓国内语言研究的新局面,而不是超越这一必需的时期去站在国外研究的跑道上推动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应用语言学是学术界在不同领域研究语言应用的分支学科,通常划分研究应用语言学范围为四个模块,即:语言教学、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规范。目前应用语言学发展趋势非常明显,文化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目前语言规划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本文主要对我国应用语言学实际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并阐述现阶段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情况,以期能够实现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9,(6):100-102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对生态学与生态语言学的联系进行交叉对比,围绕生态学渊源、传统语言学流派里的生态意识、生态语言学概念的提出、生态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主要研究领域进行论述,旨在对生态语言学的内涵和研究意义做出较为详细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语言学由于受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影响,很长时间都无法跳出“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藩篱,主要以语言的“结构形式与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使语言研究陷入公式化、程式化的尴尬境地.语言学崭新的分支——艺术语言学解释了源于说话者内心世界、满载美感信息的非规范化言语形式,从而弥补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王化民 《学术交流》2004,(4):125-129
20世纪的语言学者们在批判传统语法的同时,却忽略了语言结构和意义之间的复杂而微妙关系,使得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语言中思想或意义是认识论和哲学研究的范畴。如果要恪守语言学的自主性,那么就必须排除不属于语言学研究的方面,从而摆脱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语言学是中国语言学诸分支学科中起步较晚却发展最快、影响面最广的分支学科之一。自从札德提出模糊集后,模糊在语言学领域中的研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兴趣。从1979年至1998年的20年间,我国学者发表了数百篇模糊语言学研究论文,出版了多部模糊语言学专著,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语言科学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模糊学研究初期,还存在着对模糊理解意见不一的现象,术语混用的现象仍然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很多问题。后继研究者只有了解了模糊本质,掌握模糊内涵,才能将模糊学的研究导向深入,找到学科、概念间的切入点,实现模糊学和其它学科、概念的有机结合。鉴于此,作者认为有必要澄清模糊概念,并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主要的模糊词类。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与语言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综合一体,形成新的研究领域,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说,现代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应该归功于现代社会学。现代社会学与现代语言学,象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几乎是同时产生,这种情况在学术界恐怕是不多见的。可是即便是孪生兄弟,也有先后,在这一点上,社会学略为早熟,比语言学先一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社会学初创的时候,面临一个难题:就是怎样变成一门独立的科学,但同时又向自然科学靠拢,使社会学变成一门经得起客观事实检验的、过得硬的学科,有同其他类似自然科学学科一样的地位。这就要求社会学的开拓者在对社会现象认识方面有所突破。社会学创始人之一迪尔克姆作了一定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