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新津县发生了一起私营企业状告职工违反劳动合同案。今年3月19日,新津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接到私营企业成都处处春集团有限公司递交的劳动仲裁申诉书,诉称:被诉人李某(重庆人)于1995年元月9日与申诉方共同签订了为期5年的工程技术人员聘用合同,并在当日按合同规定出具收条,领取了定金人民币2万元。但李某在聘用期间工作仅半年,就于1995年7月16日不辞而别,擅自违约,一度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秩序。申诉方曾多次电话、电报或派人到重庆与李某面谈,以图了结合同关系,李某依然违约置之不理,不闻不问,竟拖了大半年时间未果。在万般无奈之下,成都处处春集团有限公司向新津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按合同规定赔偿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王某于2008年4月到苍山县某工厂工作,并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月工资2000元.2009年4月20日,王某在工作时右手食指被机器挤伤,同年11月被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并被鉴定为10级伤残.2010年4月,因合同到期,该厂终止了与王某的劳动关系.王某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求该厂支付一次性伤残待遇的同时也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该厂同意支付一次性伤残待遇,却拒绝支付经济补偿.王某不服,遂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王某是某公司职工,双方签有劳动合同。2008年4月,单位以王某违纪为由口头告知王某停止工作,让王某回家等待通知,王某遂离开工作岗位。其后,用人单位电话通知王某回单位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王某一直未回单位办理,也一直未向单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2009年8月,王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因未出具解除劳动通知书致使其不能合法就业造成的工资损失3万余元。  相似文献   

4.
李喜明 《新劳动》2002,(18):41-41
[申诉人]:李某、某化工厂工人[被诉人]:某化工厂[法定代表人]:赵某,某化工厂厂长[案由]:2002年5月,被诉人以申诉人长期占用工作时间参加成人业务学习,不履行请假手续为由同申诉人解除劳动合同,申诉人对此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5.
案例:王某和李某是某工具厂的合同制工人,一个是司机,一个是销售员。1996年4月份,由王某驾车和李某一同到外地给单位送货,途中吃饭时,王某以路上累为由执意要喝酒,李某对其劝阻,王某不听,独自喝了两瓶啤酒。李某要其休息,王某仍不听,匆匆上路。结果同一辆迎面而来的拖拉机相撞。王某碰伤肋骨,李某碰伤胳膊,二人住院2月余。出院后,厂里对王某按病支付有关待遇,对李某按工伤支付有关待遇。王某对此不服,要求同李某一样享受工伤待遇,企业未允,遂发生争议,诉至企业调解委员会,经调解:王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了企  相似文献   

6.
【案例】:李某2007年11月1日经人介绍至某木工厂从事木材加工工作,在李某多次要求下,与单位签有期限为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六个月的劳动合同,月工资2,000元,用人单位提出于2008年1月28日提前一个月通知李某2008年2月28日解除劳动合同,李某表示同意。于是,厂  相似文献   

7.
基本案情 申诉人:李某 被诉方:某电子有限公司 1999年11月23日,申诉人李某与被诉方某电子有限公司因解除劳动合同、生活费、社会保险费及违约金问题发生争议,要求被诉方为其办理调离手续,发给其1999年3月至12月的生活费,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赔偿违约金10100元,报销前段由个人垫付的差旅费和货款.山东省烟台开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庭审理时,被诉方提出要求申诉人承担因签订供销合同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案例】:2012年,某公司与工作满10年的李某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3年,李某在工作中不慎受伤,经过治疗后痊愈。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经鉴定后,认为李某劳动功能障碍(伤残)达不到等级。李某对鉴定结论未表示异议,向公司提出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去上班,公司表示同意。3个月后,公司以书面形式通知李某上班。李某以伤势未愈为由拒绝。随后,公司再次书面通知李某,要求其在1周内回公司上班,否则按旷工处理。李某既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上班,也没有向公司请假。两周后,公司在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以后,以李某无故旷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作出了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决定,并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李某认为双方订立的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不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于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公司这样做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张某为国有企业甲厂的职工,与甲厂签订有劳动合同。李某为集体企业乙厂的职工,与乙厂也签订有劳动合同。两人的劳动合同期限均截止到2001年12月。1998年在甲、乙两厂生产经营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张、李两人分别向所在单位提出停薪留职申请。之后,张某和甲厂、李某和乙厂分别签订了停薪留职协议,约定停薪留职期限为3年,协议截止时间同劳动合同到期时间相同。2001年12月,在张、李两人的劳动合同和停薪留职协议均已到期的情况下,甲厂、乙厂分别对张某、李某作出终止劳动合同的决定。张、李两人不服,分别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提…  相似文献   

10.
<正>案情简介2012年1月1日王某进入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止。之后因为公司名称与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双方改签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合同期满后,再次续签劳动合同时,王某与公司就是否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产生了分歧。王某认为,公司已经连续二次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则认为,鉴于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新劳动合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 王某于1997年3月7日与山东省龙口某冷藏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2003年1月31日,职务为土建管理员.2003年3月21日,龙口某冷藏公司对王某作出了"处分决定书",全文如下:"王某:因你在公司与龙口某公司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负责查验主管材时,工作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逾10万元的经济损失,根据<劳动法>第25条第(三)项、<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1条第(四)项之规定作出如下决定:(一)自决定之日起与你解除劳动合同.(二)责令你10日内赔偿公司经济损失6万元.本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如不服本决定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同年4月4日,王某一纸诉状把龙口某冷藏公司告上劳动争议仲裁委,被诉人反诉申诉人赔偿经济损失6万元.  相似文献   

12.
<正>问:李某于2009年1月至某市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并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11年5月,该企业工会委员大会选举新一届工会委员会,任期3年,李某被选举为女职工委员。2012年1月,该企业老板通知李某劳动合同期满,不再续签劳动合同。李某认为,根据《工会法》其劳动合同应当自动顺延至2014年5月,企业不应以原劳动合同到期?  相似文献   

13.
许胜 《中国劳动》2003,(6):51-52
案情简介申诉人王某系某厂职工。2001年1月4日晚6时许,王某到厂女职工宿舍找其女友,该厂保卫人员李某敲门让王某离开时,双方发生争执,进而发生斗殴。事后,被诉人在处理此事时,要求王某承认错误并写出书面检查,王未写。当月12日,被诉人以申诉人无视厂规厂纪,打架斗殴,破坏职工正  相似文献   

14.
2004年,资中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一起职工因病死亡引发的争议案是一起用人单位不严格执行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女工王某生前就职于一家民营公司,双方于2003年5月订了《劳动合同》。同年7月,王某患病,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肝癌。11月,王某经多方医治无效死亡。王某死亡后,其丈夫林某于2004年1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该公司支付王某的治疗费用、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等费用。被申诉人公司辩称:王某自2003年7月1日起(生病前)未履行任何手续便离开公司,公司根据相关制度规定于7月15日对王某作出了自动离职的处理决定。因此要求仲裁委驳回申诉人的申诉请求。劳动争议仲裁庭经审理查明:王某生前系公司合同制工人,在《劳动合同》第6条中双方明确约定了由公司为王某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手续。然而,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为王某办理相关社会保险手续。2003年7月17日至11月9日王某患肝癌先后用去医疗费32450.46元。据查,公司对王某的自动离职处理决定没有按照规定程序送达当事人,林某有证人、证词证明其妻王某不存在旷工问题。仲裁庭依据公司提供的王某的考勤表、工资花名册等...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 申诉人:李某,某挖掘机公司职工 被诉人:某挖掘机公司 申诉人李某于1968年3月参军,1971年转业安置到某市矿山机械厂.1996年5月某市矿山机械厂与外方合资成立合资企业某挖掘机公司,李某随后进入该合资企业工作,某市矿山机械厂未支付李某经济补偿金.后中方撤资由外方独资.合资后,李某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李某在某市矿山机械厂的工作年限视同新企业的连续工作年限,并享受企业规定的与工作年限有关的各种待遇.双方最后一份劳动合同至2005年4月30日到期.  相似文献   

16.
<正>问:李某开办了一家超市,先后聘请多人分别担任导购员、收银员、防损员、保洁员等。日前,李某突然宣布由于租赁店面的经营期限即将届满,尽管其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也只能因此解除。员工要求李某支付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可李某却断然拒绝,理由为其只是一名个体工商户,而非注册的企业,不可能按照对企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问:王某是一家企业的职工,已经在该企业工作了11年,2010年又签订了5年期的劳动合同。2011年2月,王某因患病?住院治疗,请了4个月的病假,不料治疗3个月后又意外被确诊患了职业病,于是向单位要求延长医疗期。单位却说,已经给王某4个月的病假了,如果在该期间治不好,就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单位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18.
<正>案情简介王某,男,于2013年3月21日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王某述称因与某公司总经理李某系"发小",故于2010年10月15日进入某公司,任办公室主任一职,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3年1月,公司更换了总经理,2月1日,公司即免去其办公室主任职务并告知其已被辞退。王某认为,公司解除其劳动关系无任何正当理由,故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相似文献   

19.
【案例1】:李某与A电影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李某担任放映员工作。后A公司变更了法定代表人,遂不再为李某缴纳社会保  相似文献   

20.
孟文虹  徐剑 《中国劳动》2004,(11):59-60
案情简介职工李某2002年9月与某模具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5年,自2002年9月1日至2007年9月1日。去年5月,李某与公司签订《赴日本技术培训合同》,并于去年6月赴日本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技术培训,9月1日回国。双方在《赴日本技术培训合同》中约定:自李某回国之日起,李某在该公司的服务期为5年,如果李某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李某到日本的技术培训费用10万元。今年6月,李某以身体状况不能适应工作要求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于6月10日离职。该模具公司7月10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诉,要求李某支付培训费10万元。李某在答辩意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