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族性理论是民族理论的外延性概念,与以往西方民族理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显著的不同点。批判种族主义和同化主义对族性所强加的片面性,同时以生物学原理去思考它所包含的本质特征,诠释人们对它执着性的自然原理,并将其视为可变的概念来置于多元文化主义原理中,试图揭示其合理性和适用性内涵。进而对多元文化主义原理的普遍性和合理性作为伸展理由,又以实证的办法对它的可能性和限界性较为详述的同时,罗列出多元文化主义制度的各种模式,并把它们视之为解决种族、民族、族性问题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民族同化,民族国家的建构上存有分歧,自由主义对民族国家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其所构建的民族国家力求国家与民族的重合,其实质是一种民族同化政策,多元文化主义对这种民族同化政策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并提出尊重民族特性,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主张。从同化到共存,本文对多元文化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民族建构问题上的分歧与争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主义是目前研究和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理论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方对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研究往往集中在政治领域,尤其是政治哲学领域,但多元文化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少学者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简要介绍西方民族社会学研究中的多元文化主义,包括民族社会学视角下的多元文化主义内涵、相关理论、分类等,并提出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历史上出现过四次大的移民高潮,移民的到来改变了加拿大原有的民族结构,造成了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加拿大民族文化政策经历由盎格鲁一致论、熔炉论、文化多元主义到多元文化主义发展的历史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和多元文化主义是当今世界两种最为引人注目的民族政策模式。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民族政策受挫的历史与现实表明,它没有为人类社会留下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在基本理念、制度建构、立法实践、政策措施和实践效果方面均有程度不同的优长之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国际比较中厘清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长之所在,是重塑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和与时俱进地坚持这一道路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试论“白澳政策”的渊源、演变及其终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澳政策”是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建立之时出台的极具种族歧视性的移民政策,反映出历史上澳大利亚白人对有色人种所持的偏见与歧视态度。它历经70余年,对澳大利亚的移民进程和移民问题影响至关重大。这种政策的成困复杂多样,而澳大利亚的历史背境、人口构成、西方文化、政治经济因素乃其关键所在。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等的变化,“白澳政策”走完了从严厉推行到逐渐开明、从逐渐开明到必然终结的演变过程。最终,澳大利亚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展现出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民族考古学”自产生以来,学术界对其学术史、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学科定位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民族考古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有赖于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加强。只有多学科学者的多角度研究、多学科方法的介入,中国“民族考古学”研究才能在研究实践基础上有所深化、研究理论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族形成问题大讨论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文章认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并未机械地生搬硬套斯大林民族理论,并不赞成斯大林有关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代和民族四个特征只要缺少一个,民族就不成其为民族的理论,而是结合我国历史和民族问题实际,构建了民族形成于古代的中国民族理论,开启了斯大林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理论构建的最大不足之处是没有注意区分广义民族和狭义民族的概念,从而混淆了华夏民族、汉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区别,这些问题值得今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美国保守主义中存在着自由与权威两个价值的对立,在派别上表现为传统保守主义与自由意志主义的对立.两派的观点虽有某种相通之处,但分歧是主要的.20世纪50年代,两派曾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他们共同创办刊物,并成立了共同的组织,同时也出现了调和两派观点的理论.但是自60年代中期后,随着美国社会的剧烈动荡,两个派别出现了不可弥合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激烈的冲突和分裂.这一阶段对美国保守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体现了保守主义内部张力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在我校已经形成为具有系统性、经常性和制度化特点的特色课程之一。几年前 ,我们基于对高校的改革趋势、大学生现状及这门课程本身的内容、结构、功能等基本情况的分析 ,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该文在总结几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 ,进一步从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试等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变化进行分析 ,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以达到继续保持与时俱进、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中亚五国独立十年来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成因。认为中亚五国目前奉行的民族政策是基本符合国情的正确政策,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实践的丰富,中亚五国的民族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国际化、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日益推进,城市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遭遇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必须创新中国的城市民族工作:以中国梦引领城市民族工作,增强各族群众公民认同;以法治化保障城市民族工作,保证城市民族工作的规范性与稳定性;以城镇化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实现城乡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以信息化服务城市民族工作,提升城市民族治理能力;以社会化落实城市民族工作,实现少数民族城市融入。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模式,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提要]有清一代,清朝统治者面临以“夷狄”统治“华夏”、以“少数”统治“多数”的现实,为了实现对全国各族人民的统治,他们采取了兼顾利益和平衡关系的策略,一面反复强调“满洲根本”“首崇满洲”的基本国策,一面又不断强化“满蒙一家”“满蒙一体”“满汉一家”“满汉一体”的民族观念。在推进“一统中国”的进程中,清朝统治者提出了多民族“一体论”,从思想文化、用人制度、经济生活、民族关系诸多方面制定政策并付诸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治统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满、蒙、汉等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世居民族”与“居住民族”称谓指向已不仅仅是民族学意义上的话题,还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文本简要梳理了“世居民族”与“原住民族”、“世居民族”与“土著”、“世居民族”与“居住民族”的边界及其关系,指出“世居”不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倘若一味强调民族世居,容易滋生地方民族中心主义和地方本位主义思想;在民族杂居聚居已日益成为一个显著的事实和趋势的前提下,为了避免一个民族在此地为“世居民族”,到彼地又为“外来民族”的尴尬,真正体现各民族平等,必须淡化新、老地域人的界限,淡化民族世居身份和族群意识,慎用“世居民族”概念,启用“居住民族”称谓。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代建筑开始衰败,西方建筑步入后现代主义时期。这个时期西方建筑处在一个异常杂乱而动荡的环境中,各种背离现代主义,力图摆脱“清规戒律”的建筑思潮不断萌生。其中最有价值的理论是建筑开始关注社会、环境、科技和地域特色;建筑师开始反思自己,将自己的角色扮演为社会的一员,强调社会的参与,建造与人类社会和谐共存的建筑;朝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6.
"返乡"与"进城"是赵树理60年代小说创作隐含的主题与情节模式。无论是知识青年的"返乡",还是农民的"进城",或是国家干部的"返乡"而又"回城",都反映出赵树理60年代创作的一个新变化:农村不再是一个高度自洽的空间,城乡二元结构性的差异,不仅令农村知识青年在精神上迅速城市化,也给普通农民带来了潜在的现代城市文明的焦虑。面对这种紧张关系,赵树理试图在小说中塑造更加有力量的"乡村身体",构建新的农村"劳动美学",来对抗身后巨大的城市魅影。在今天"三农问题"的视域中,重提赵树理60年代关于"劳动"与人的主体精神建构的文学资源,对于单一的城市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有所矫正,仍能给我们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50、60年代旅外作家与80、90年代"新移民作家"是20世纪继"五四"时期大规模的留学浪潮之后两个大的移民作家群体,移民后的"离散"状态使得他们的小说呈现出对故国的共同怀想,凝重的写实是他们怀想中国的共同方式之一,在此共同方式之下,他们的小说文本又显现了群体的差异与个体的多样性。以华文文学史为背景,对这两个移民作家群体的小说进行比较,能彰显他们的群体差异、个体的独特以及"离散"状态下小说创作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认为从中国大陆移居到加拿大的新移民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并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力求在加拿大谋求新的发展机会,但许多人却在加拿大社会遭受各种挫折和困境,因为不能实现其满意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而倍感烦恼和失望;在此基础上,回顾了中国大陆居民来加拿大的移民趋势,探析新移民在融入加拿大社会时所面临的各种障碍,探讨中国大陆移民在加拿大面临的社会障碍以及新种族主义的产生,分析民族关系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一些变化性特征;讨论在专业移民职业获得问题上的理论争论,并分析隐形种族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制定民族政策需要保持清醒、审时度势,将实地调查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始终做到对少数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充分理解、鼓励与支持。在中国56个民族中,凸显国家的重要地位不应以忽视民族的客观存在为前提;加强国家认同不应以削弱民族认同为前提;民族问题去政治化不应以剥夺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