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伟大的抒情长诗《离骚》中的女媭是什么人,历来争论不休;“余以兰可恃兮”的“兰”究竟是不是子兰,也各有不同的说法。这两个问题性质相似,颇有加以探讨的必要。一、女媭非屈原亲人辨前人对女媭的身份有如下各种说法:王逸以为是屈原之姊,郑玄以为是屈原之妹,贾逵则认为是女子的泛称,汪瑗认为是比喻党人的贱妾,李陈玉认为是使女,周拱辰认为是女巫(以上均见游国恩主编《离骚纂义》引)。近人有下列不同意见:郭沫若主张是屈原的“女伴”(《屈原研究》),姜亮夫赞成“贱妾”说(《屈原赋校注》),游国恩认为是作品中假设的人物,是师傅保姆一类老太婆(《楚辞论文集·楚辞女性中心说》),也有以为是屈原之母的(龚维英《女媭为屈母说》,1982年第三期《贵州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
全面准确地把握“求女”喻意,对于了解屈原《离骚》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求女”喻指什么?众说纷坛,其中“求贤说”与“求君说”最有代表性。本文评述二者的偏颇性后指出:“求女”即为追求“美政”理想。  相似文献   

3.
关于《离骚》“求女”的蕴意说法甚多,然以王逸的“求贤臣”之说最为确当。“高丘之女”象征楚国王廷里的近臣;“下女”象征即将成为楚王近臣的楚国地方官员或楚国贵族;他国之女象征其它侯国的臣僚。屈原“求贤臣”的目的乃是希望通过这些贤臣的帮助,获得楚国或他国国君的信任,以顺利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因文化隔阂导致的传播阻断,理雅各采用了"语码转换+文化诠释"的翻译策略,使其《尚书》译本带有明显的"厚重式翻译"性质。原文中高度凝练的数字式略语、言约义丰的专名、颇有来历的典故、言此意彼的隐义等,通过理氏详注,深刻内涵得以阐发。译注过程中,理氏尊重中国经学传统,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但不盲从,不照搬,而是带着批判的目光,进行独立的思考。理氏译本不仅为儒经西译体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更丰富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诠释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用"象征"解释《离骚》"求女"含义的作法提出了质疑,并从荣格的原型理论出发,提出所求诸女为阿利玛原型的表现。《离骚》是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两千多年以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围绕着它也有一些谜团至今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答,其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离骚》中"求女"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评析《围城》翻译中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诠释是文学作品翻译中常用的方法。《围城》小说翻译中 ,使用了较多的文化诠释 ,在完整把握原语语言形式的同时 ,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确保原作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文化诠释是本小说“异化”翻译成为可能 ,也起到了填补译文读者认知文化图式缺省、调整译文读者认知文化图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是我国析字形、解字义、辨读音的文字学专著。本文在对284个《说文解字》中“女”部字及女性文化相关字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依据《说文解字》中“以类相从,以义相贯”的分类原则,建构“女”部字分类体系,将其分为姓名、称谓、婚嫁、女性价值评判标准、中性字五个类别;通过《说文解字》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女”部字对比,研究“女”部字形义变化;探讨“女”部字中反映出的古代女性主流社会地位和古代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8.
《离骚》“求女”的指寓是什么 ?屈原最大的人生痛苦是不被理解 ,《离骚》与《九章》中反复申说这一点 ;在《九歌》中也有人神或神灵之间不相理解的叙写 ,而先秦时常以男女之间关系比喻知己关系 ,因此 ,“求女”就是求知己。但屈原又把求知己不成归结为介绍者的失职。  相似文献   

9.
《离骚》“相下女之可诒”一句中的“下女”与“高丘之女”密切相关,它们都指涉“神”。“下女”的范围只包括“宓妃”。而“女”之内涵的不同使得我们应对3次“求女”情节加以明确的区分。  相似文献   

10.
湖湘文化是一个由各种文化要素组合起来的整体结构,它本身又由诸多子系统构成,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子系统是湖湘学术系统和湖湘人格系统。而湖湘文化发展史本来就是一个文化诠释和历史建构的过程,从湖湘文化的渊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湖湘文化处于一个不断被承传、更新、丰富、重组的建构过程。同样,现代学者研究湖湘文化也是关于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  相似文献   

11.
《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最具自传性的一部作品。该小说中渗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渊源,通过汉字、封建迷信、节日文化以及婚姻习俗等中国文化在小说中的呈现,谭恩美成功地颠覆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2.
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往往从德国争夺霸权、经济危机等方面来阐释德国在短短的20年就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本文试图从德国文化对此作一诠释。(一)日耳曼的神话、母题是世界毁灭:昭示德国敢拿整个民族作赌注把世界拖进毁灭;(二)浮士德文化和民族的不安全感:决定了德国“不可抑制的向远方发展的冲动”与采取极端手段维护自身安全;(三)德国善于把军事与经济力量、人与机器相结合,创造出现代化的军队和先进的军事理论:德国发动大战的物资和技术基础。但这些方面的内容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会起作用,促使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离开了一定的条件,用这些方面的内容来谈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绝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诠释与批评》是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毛德富先生所著。作者以丰厚的国学知识,丰富的文化史料,从全新的、独特的视角对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祖国文化精粹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及诠释。这无疑给我们这个充满物欲、充满浮躁的社会里仍然存在着的为数不算太多的虔诚的读者以莫大的告慰。在这个文化商业化的时代,读者能读到的真正的好书少得可怜,犹如凤毛麟角,而本书就是其中  相似文献   

14.
结合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保护现状,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提出五种可供具体操作的保护模式,即原生态环境保护、互动参与式保护、自组织保护、"二Z"聚焦式保护和产业开发式保护模式,对当下和今后女书及女书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健康发展和产业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5.
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典型特征.自古以来,这种文化不仅被生于斯、长于斯的燕赵人民所继承,同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诠释要点在于说明《阴符经》大一统的世界观,阴阳互补的运动论,生死互根的人生观,保和太和、万国咸宁的发展观,知行统一的方法论。把《阴符经》纳入哲学语境予以诠释,说明引经入哲、古为今用、存古读经、知今用道的重要性,使古典文化,经、史、子、集走向理性,远离宗教。  相似文献   

17.
历代经学家解经都以符合经典文本及其作者的原义为最高旨归,追求经典诠释的绝对客观性,但由于经典产生的历史语境的缺失和不可复制性以及诠释的个性化特征,客观上经典的原义无法完全复归,其中蕴含着主观追寻原义复归与客观上不可完全实现之间的悖论。经典诠释需要不断超越诠释悖论,克服企图通过重建经典原义以实现训释绝对客观性的障碍,通过创造性诠释,探寻坚守原义与当下创生之间合理关系的调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它同中国优良文化的紧密结合。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儒学中的有益思想,给以马克思主义的阐发,进而纳入其学理体系,使其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必将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一个新的现代形态。新时期,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信,全面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新的文化使命。继续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儒学的结合及成果创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对于我们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根本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图说中国文化基础》一书内涵广博,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门类,全面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起与发展;该书特色鲜明,是一部融学术性、趣味性、审美性、普适性为一体的中国文化基础读本。  相似文献   

20.
作为历经千百年的经典语句,《周易》"自强不息"一语随着时代演进不断被赋予新的思想内涵。"自强不息"本意是以天道明人事,强调"天人合一",诸子各家则藉此凸显其在个人品格建设方面的意义。汉唐时期,受儒家以及佛教、道教等不同学派的影响,对"自强不息"的阐释趋于多元。至宋明理学,则立足于以"理"解说,并深刻影响了后世对"自强不息"的诠释。以"自强不息"的历代诠释为线索探究历代经传注疏和学术思想的演变、发展进程,有助于深化和拓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进一步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