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颂东 《创新》2018,(3):73-82
2011年以来,我国小麦、稻米和玉米出现了全面的、持续性的顶破国际价格第一层"天花板"的价格倒挂.中国粮食国内外价格倒挂与粮食生产成本刚性上涨、最低收购价的功能扭曲和关税保护作用微弱有关,也与国际原油等大宗产品价格下跌以及人民币贬值有关.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造成我国粮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的同时增加,影响了粮食的顺利销售,刺激了农产品走私,也导致了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价格倒挂.因此,必须通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借助贸易救济措施来消除我国粮食价格的国内外倒挂.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开放经济一般均衡的方法,说明了国内价格扭曲与对外贸易效益的关系。文章指出,价格扭曲会导致错误的贸易结构和不适度的贸易量,从而导致实际的国民经济损失或不能充分利用本国的比较利益。文章从经济机制和生产、外贸企业的行为规律出发,揭示了在双重体系下价格扭曲影响贸易效益的更大的可能性,从而证明了国内价格体制和经济机制与外贸效益的关系。文章指出了西方完全转换论与不变成本论的局限性,提出了具有更普遍意义的“不完全转换论”,并把它与扭曲理论结合起来,说明了开放经济价格政策的原理。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地  邵波 《学习与探索》2005,(6):226-229
摈弃传统自然资源价值观的误导,正视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缺陷,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重构我国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要坚持“代际公平、合理补偿”的原则。定价主体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两者相结合,建立自然资源有偿开采制度,完善自然资源价格管理机构,适时、适度地对资源市场价格进行合理地调整。  相似文献   

4.
我国资源价格重构的理论思考与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资源价格重构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归纳了资源价格扭曲的内外症状,并剖析了症结和危害;认为就整体而言,价格重构应侧重于矫正内部扭曲;就结构而言,只能定位于部分地消除资源内外比价的失调;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对资源价值及其构成的理论探讨,既剖析了我国资源价格扭曲的实质,又深入探讨了资源价格的基本改革图景;最后,从理论上指出了边际机会成本定位法的严重不足,强调我国资源价格重构应该采取现实可行的"实际补偿顺推法",并立足全局,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我国现阶段二元机制对峙、二元秩序渗透的效应分析入手,从经济运行内在机理的角度,揭示使我国经济运行从无序到有序所需要的基本规则,阐明实现这些新规则从而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新秩序的途径:制度创新、环境创新和组织创新。一、二元机制对峙效应与二元秩序渗扰效应二元机制即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并存是对传统单一指令性计划机制的第一次否定,但同时意味着经济运行规则的多重化,意味着经济运行过程的摩擦与冲突,具有强烈的对峙效应。第一,价格双轨,使企业具有了价格接受者和价格制定者双重人格,成为物价轮番扭曲  相似文献   

6.
公共产品的垄断性供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近几年成为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我国公共产品定价之所以陷入“价格陷阱” ,根本原因在于供给的国家行政垄断。因此 ,在借鉴当代西方国家最新管制理论的基础上 ,只有打破政府垄断机制 ,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 ,才能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增进国民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7.
只有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实现经营制度变革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进行产权制度变革,才能促使我国农村微现经济组织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农产品审场也才能逐步形成并发育起来。与此相联系,还应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国家定价制向市场定价制的转换。只有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转换的基础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回避价格波动风险机制,才可能使农产品市场发育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8.
基于蛛网模型的我国小宗农产品价格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彦锋  叶菲 《创新》2011,5(3):41-46,127
2010年以来,我国小宗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造成小宗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游资炒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蛛网模型"引起的供需失衡以及自然灾害为主要影响因素。完善小宗农产品市场的定价机制,既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和政策引导,保证市场供应量,还需要建立起市场化调节机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有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定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析了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指出了计划利率结构与利率市场化的三大矛盾:一是国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倒挂;二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与贷款利率错位;三是地下式的贷款“自主定价”屡见不鲜。文章导入国外商业银行比较流行的三种贷款定价模式,即差额定价、优惠加数和优惠乘数和交易利率计算法,并进行了分析比较。文章最后提出了建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的设想,要使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与市场变化相适应并取得最优的预期收益就需要建立运作有效的贷款定价机制,组成这个机制的主要有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贷款市场价格分析系统和贷款定价程序三大环节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力的准公共产品和自然垄断属性,本文分析其作为重要生产生活能源和基本公共服务品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作用与贡献,进而考察电价体系通过提升效率与促进公平机制,在稳定与可持续的要求下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存在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电价体系能够通过保障工商业的生产活动、促进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率、减少人民的生活用电成本等机制提高“富裕”;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服务、满足人民差异化的需求等体现普惠性的机制促进“共同”;并能通过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转型而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共同富裕”。本文同时论述了我国电力系统在地区层面的供需不平衡,在行业层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艰巨任务,在用户层面存在的价格扭曲、交叉补贴、缺乏普惠性等问题,进而给出了相应的电价改革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矫正要素比价扭曲、资源错配与发展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攀  龚敏 《求是学刊》2015,(1):66-73
要素比价扭曲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它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性原因。劳动力、资金、土地以及能源等要素市场的二元结构特征扭曲了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导致厂商在隐性补贴的成本体系中,弱化了自主创新和推进产品优化升级、节能环保的动力,固化了对要素比价负向扭曲的路径依赖;居民受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影响,消费占GDP比例不断下降。要素比价扭曲加剧了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并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提出矫正要素比价扭曲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微观基础保障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一、对我国原油价格体系现状的分析目前,我国实行两种原油价格制,一种是计划价格,即国家下达的各油田包干产量油的价格。这种价格的原油称为平价油。平价油的价格,根据大庆、胜利、华北、长庆、中原、江苏等十几个油田近几年的平均值计算,每吨原油近似于100元。另一种是高价油的价格。每吨545元左右。高价油是各油田的超产油和以贷款新开发的中小低产油田的原油。出口原油的价格以高价油的价格为基础,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涨落上下波动。高价油的价格象国內的市场价格然而又不是。因为它的价格不变,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不管是高价油还是平价油都是由国家统一定价、统一收购,油田企业没有销售权和定价权,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在我国已有三年的历史。由于可转换债券兼有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双重特性,其定价方法比较复杂。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条款执行条件多为有条件执行,其定价方法更为复杂。蒙特卡罗模拟数值算法在赎回条款和特别向下修正条款两个发行条款共同作用下的可转换债券期权价值,在赎回条款的作用下,特别向下修正条款对可转换债券期权价值的贡献较小,但当发行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时,损害了发行公司的原有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药价虽也存在区域性的差异,但整体上仍呈现居高不下、不断攀升的态势,其危害不容小觑。而导致珠三角地区药价虚高愈演愈烈的成因,则涉及市场调节和政府监管的双重失灵、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等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当认真借鉴长江三角洲地区、香港以及国外注重对药品价格法律规制的经验,加快地方立法步伐,首先从构建药品定价机制、药品价格监管机构制约机制和“医药分开”机制等方面着手,努力完善本地区药品价格监管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5.
袁远 《学术交流》2007,(5):54-56
价格和价格机制是市场竞争中最直接和最敏感的竞争要素。垄断价格行为是竞争主体达到控制并占有市场的最佳捷径。价格垄断限制了价格竞争的本质,会削弱甚至消除正当竞争,因此为各国法律所禁止。价格垄断主要表现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定价形式,运用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加以规制。针对我国价格垄断行为在立法体系、行为认定、处罚措施、执法机构等方面规制还很零散、简单、笼统、粗糙现状及正在拟定中的《反垄断法》存在的漏洞和空白,结合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反垄断立法方面的经验,提出定义加列举的立法体例,增设短期刑罚及双重执法机关的双头集中体制,凸现《反垄断法》独立性、实用性、操作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16.
《求是学刊》2015,(2):37-43
后危机时代以来,国际油价波动幅度的增长使中国石油市场受外来石油市场波动的风险进一步加剧,研究国内外原油市场间互动关系的变化对于中国有效避免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加深了国内外原油市场间的报酬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原油市场在国际原油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相反,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外油价的剧烈波动将给国内原油市场带来更大的冲击和风险。  相似文献   

17.
"庞局机理"可以合理地解释历次经济危机的成因与路径,而当前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基于此,我们有必要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环境领域,从"庞局机理"的角度对当前环境危机的成因进行重新解读。同时,本文批判了主流经济学试图把绿色经济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扭曲观点,并提出通过技术变革、构建生态资源价格机制、强制禁用部分高能耗资源品等方式进行"庞氏变局",以期为环境危机的解决提供一个拟合良好的"庞局"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青岛画报》2012,(7):5
6月25日,国内成品油市场出现大幅"跳水"。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汽、柴油批发均价相比6月9日调价后已跌去近200元/吨左右。国际油价连续大跌,我国成品油调价参照的三地原油变化率随之不断下探。据多家研究机构测算,国内三地原油变化率已负向破四,突破调价红线,待时间条件满足之后,7月中旬国内汽柴油价格有望迎来年内第三次下调,我国大部分市场将重回"6元时代"。不少业内分析师认为,7月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实现"三  相似文献   

19.
《求是学刊》2014,(4):66-70
完善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不仅是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在我国未来的价格决定机制改革路径中,应当以创造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前提、以市场供求为主导进一步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将价格管控作为预防市场风险、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价格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自来水行业既具有公用事业的性质也具有一般企业的性质,因此,自来水价格的调整对社会福利和企业经营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用历史和实证的方法,介绍并分析日本自来水价格的历史变迁,目的在于为我国的自来水定价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