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对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当前民族团结教育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通过"两个认同"教育,使各族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没有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大和繁荣,也就没有中国各民族的幸福和安康;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战斗力。该文认为,新疆应明确和提升民族教育的主题,加强族际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融合,加快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行为,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维护新疆的团结和稳定。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程度,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核心内容;国家认同抑或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依托;坚持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实现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有利于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融合国内各民族共同利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需要进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的锻造、中华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的建构、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的形塑、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的模铸。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从多元到一体、从苦难到辉煌的重要见证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巩固的黏合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培育的基本历史前提和重要现实语境。因此,新时代站在国家发展的总布局上,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就是培养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力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时代转型的起点上,重视从文化视角培育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加强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各民族成员对共有身份——"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思想,其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和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和嵌入式社会结构、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认同: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心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认同就是中华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中华民族认同是加强民族团结和保持国家统一的重要心理基础。强化中华民族认同,就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弘扬中华文化,逐步扩大各民族的共同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并不断进行中华民族认同教育,以实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一体化,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这为新征程上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中心任务和重要使命的确定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党的民族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依法保障和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实现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存在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互进共生”关系。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华文化记载了中国各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族体的生产生活、社会习俗以及发展历史。中国各民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各民族及其先民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中国各民族共同铸就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中国各民族必须牢固树立“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的历史观,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起源与拓展,促进了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延伸与深入,加快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巩固和壮大;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升华,提升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速度。探析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不仅有利于探索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详细记载,而且有利于增进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支撑。  相似文献   

8.
中国各民族一代又一代所创造的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经受了历史的选择 ,被保存、发扬起来 ,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种经历史的沉淀而升华出来的中华文化 ,对中国民族具有重要的内聚力作用。中华文化沉淀和升华内聚力的作用 ,是中国民族团结的原因之三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边疆地区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几乎每个少数民族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在历史长河中,互嵌式杂居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又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形成并保持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两种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边疆的治理效果,影响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国家整体的发展速度。加强文化整合,把民族文化整合进中华文化之中,以中华文化指导和引领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出台惠民经济政策、强化对中华文化教育、提升对中华文化的“增量认同”、加强中华文化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吸纳能力、推介拥有民族文化精髓和特色的中华文化于世界等措施,以此强化并保持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民族文化认同,提高边疆治理效率,节约治理成本,有利于民族国家政治稳定和统一以及国家的整体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0.
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出发,中华文化既指中华各民族(包括历史上的各民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传统的和现代的文化,也指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建、普遍认同和共同享用的价值观体系及在其指导下的一切文化现象。我国各民族及其文化,在地位上虽无高低之分,但在作用上却有着大小之别。这种情况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前我国民族格局的实际状况决定的基本事实,也是中国各民族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根本要求,符合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1.
国家认同是基于众多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而产生的集体认同意识,展现了各民族对共同历史记忆、国家政治体系、中华文化一体性的认可,对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作为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着与一般青年共有的国家认同感,也有着反映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环境、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而使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在国家认同的表达上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与冲突。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构成了国家认同表达的中介形式,对民族、政治和文化场域的共同认同有利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与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高度嵌合。所以,以民族、政治、文化等实体要素构成的"场域集合"嵌入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由自在走向自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回族是一个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根,又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兼容儒家文化的极具特色的民族。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结晶,既属于中华的又是伊斯兰的。回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传承过程中与之伴生的各种问题也相应出现,产生了回族文化游离现象。从游离到复归,更好地促进回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互补性、借鉴性等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对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言具有交际、思维、教化、情感和凝聚等功能,对促进中华文化普及,强化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重要的载体、纽带和价值彰显作用。要准确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语族与民族、差异性与共同性、语言的工具性和内聚性的关系,切实发挥国家通用语言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语言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桥梁功能,强化中华文化站位和中华文化认同,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切实发挥语言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内聚性和向心力,使各民族在共创中华文化基础上,共享中华文化、共传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的阴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间虽有冲突但民族团结始终是主旋律,且特色鲜明,主要表现为政治认同保障团结;经济发展促进团结;文化交融推动团结。在交流与融合中体现"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推动阴山地区各民族走向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5.
民众对S县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总体评价较高;在民汉通婚家庭中,优惠政策影响子女的民族身份选择,但作用有限;汉族的民族认同略低于苗、瑶、侗、壮四族,但各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很高;民族优惠政策使社会底层的壮族和汉族群众产生某种程度的相对剥夺感。为此,要注重各民族的利益协调,民族优惠政策应有助于少数民族能力提升,促进深层次的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6.
在民族问题愈演愈烈的国际背景下,维护和谐统一的民族关系,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各国政府不能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多元文化共存理论分析视角下,可以看到探寻中华文化发展和演变的原因当以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历史和现实的自觉认同视觉为切入点,而此种认同也是进行文化统战、保持民族关系和谐、维护国家统一及推动社会发展之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意涵和多样化的外在体征,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则促进了中华文化认同和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进程。贵州民族刺绣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多彩贵州”的文化底色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能量。基于共同体视阈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研究和解码民族刺绣的共性文化基因,对于保护中华文化基因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以及构建中华文化高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各民族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民族认同危机等问题,如国家认同意识的下降、族群分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民族问题国际化等。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公平、合理、开放的社会结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从而促进各民族的社会整合、增强国家认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深厚根基。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而言,文化软实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更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高度的战略眼光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极  相似文献   

20.
民族特需品是民族地区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其供给效率的提升直接决定和影响供给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推动民族特需品供给效率的提升,适时调整民族特需品供给政策,引导其适应性发展,不仅能够激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身不断向前的内生动力,也为我们从民族特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中华文化认同的培育、民族团结进步的创建等角度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