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子立志思想及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完整提出立志思想的教育家。通过立志造就"仁人君子"的理想人格,成就治国平天下的宏志伟业,是孔子一生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志向,孔子从自我修身做起,言传身教。孔子的立志思想,不仅教育和影响他的学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实践方式。系统研究孔子立志思想,分析孔子为什么要立志,立什么志,如何实现志向等,并阐释其在当今社会具有的价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孝道的根本是子女伴随着对父母的感恩心理,自然流露的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孔子因此视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以说,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为了维护这一文化之根,当父母有过时,子女虽然应当劝谏,但劝谏的方式只能是“几谏”,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发生冲突时,维护父子亲情重于维护国法。孔子孝道思想中有“以孝治天下”与“泛孝主义”的倾向,但也应当注意到在孔子思想中“孝”与“忠”与日后“移孝作忠”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其廉政思想作为其政治思想中的主要部分对当代社会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孔子廉政思想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孔子廉政思想的内容。但是孔子的廉政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孔子廉政思想的出发点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对孔子廉政思想进行充分学习与批判的基础上挖掘其合理成分,结合现实情况指导我们当代的廉政建设,这也是我们对于孔子廉政思想研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 ,既涉及许多基本理论问题 ,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孔子对中国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删定“六经” ,整理和保存我国古代的文化经典 ;二是开创私学 ,积累并总结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5.
孔子"文圣"的光环罩住了他能武的一面,事实上,他不仅能文而且精通军事.他的军事思想颇有见地,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慎重对待战争;反对不义之战;主张先教后战;重视军备;强调足勇好谋.  相似文献   

6.
孔子消费伦理思想产生于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同时期的管子在政治操作层面上提出了实践性消费伦理观,而孔子则针对政治现象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理想性的消费伦理观。孔子消费伦理思想主张“仁者爱人”和礼仪德行。孔子的消费伦理基于道德来源的先验主义以及道德实践的经验主义,因而具有理想主义的特征;同时其内在的人文性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思想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 ,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继承孔子思想的精华 ,对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建立了一整套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他的伦理思想里蕴含着丰富的法律观念 ,并对后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孔子关于和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政治和谐、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孔子的学习思想 ,尤其是对他关于学习的意义、学习原则及方法和学习规律 ,进一步揭示了其学习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2年9月28日是我国从古至今,史无二人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1958周年的诞辰.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教育先师,笔者根据史料的大量记载,结合今天的教育理论,对孔子教学过程中关于教师思想观点的论述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评析,以期求得同行的批评与指正.  相似文献   

13.
归纳总结了孔子的学习思想:学习目的是爱仁、行道、立命,学习内容是文、行、忠、信,学习原则是立志有恒、终身学习、愉快学习,学习方法是学问相联、学思结合、学行并重。同时,还对孔子的学习思想中关于君子不器、学而优则仕、敏于事而慎于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批判。批判和继承孔子的学习思想对于指导当今的学习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 0 0 2年 9月 2 8日是我国从古至今 ,史无二人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195 8周年的诞辰。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教育先师 ,笔者根据史料的大量记载 ,结合今天的教育理论 ,对孔子教学过程中关于教师思想观点的论述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评析 ,以期求得同行的批评与指正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上, 孔子最早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人格和人格教育、人格修养思想。他的人格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发展的方位, 陶铸了历史上一代代崇高伟岸人格, 成为民族传统精神的精粹。文章对于孔子人格思想的内涵、特点、现代价值、对其应有的正确态度, 以及关于汲取、借鉴墨家、道家、法家和国外有价值的人格思想等问题, 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孔子学说体系构成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孔子学说体系的构成,历来有多种说法.本文旨在摆脱诸种"中心说",认为孔子思想是这样构成的一是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二是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而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把这两部分结合成了一个完整体系.对孔子思想结构体系的深入探讨,全面把握,可以促进孔学研究的深化及其思想的现代化转换.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德育思想通过对德育的地位、指导思想、目标、战略方针、主要内容、途径与方法等方面的论述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孔子富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富民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包括富民思想的哲学基础、富民的重要性、富民的办法及民富之后的教民、信民思想。这些思想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孝道思想是儒家孝道思想的精髓 ,孝作为维持社会关系和人伦关系的最高准则和行为规范 ,具有超阶级性和超时空性。孔子的孝道思想主要包括 4个方面的内容 :孝是一切道德行为规范的根本 ;孝是人的责任感的充分体现 ;孝因人的身份和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 ;孝道是治国安邦的经典良方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主张建立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社会。要建立这样的社会,孔子认为,一要处理好家庭关系,二要处理好官民关系,三要处理好邻里、同事等等的关系。这些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