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史上的一个界碑。改革是一场革命,又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20年来,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改革,经过起步、展开和深化三个阶段,不仅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而且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2.
纵观我国的改革历程,经济改革的成功在于我们改革战略的选择是立足于本国实际,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找到了突破口,然后将农村改革的经验推向城市,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提供了契机;在我国经济改革的同时,特别是随着经济改革的展开,我们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出发,进行了配套、稳妥、积极的政治体制改革。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经济改革的经验,才能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引向胜利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是他坚持唯物主义观点,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际出发,继承和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冲破各种束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一个指导我国农村改革走向成功的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同志在其“三农”思想中,不仅确立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还分别确立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内容、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三农”思想,对于更好地总结我国2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并以此作为我国今后农村改革乃至整个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它以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企业为基本任务,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进行改革。这是无产阶级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为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但是,有一些同志对这  相似文献   

5.
农村改革与农村家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大家知道,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而农村的改革又是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城市的改革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家知道,中国城市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承包,这实际上也是农村家庭承包的经验在城市的推广。家庭这个过去被忽视的社会细胞,在中国的改革中竟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这在“左”的时期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综合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是一场重大而深远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下一步,我国应按照“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全面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民间融资体制、乡镇政府体制、农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同时推进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财政体制、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宏观领域的深层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部活力,不断扩大基层社会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而深刻地分析了“左”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及社会主义改革问题上的诸多表现及造成的危害;论述了我国当前要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就必须既从观念上、又在行动中,彻底肃清与防止“左”的思想障碍,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的改革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开拓性作用,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摸索了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的改革模式经历了从生产经营体制的变革到农村综合体制的变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农村以后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辽阔的大地上,一场规模宏大的新经济社会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正在向纵深发展。为了取“他山之石攻玉”,吸取其成与败的经验与教训,借以促进我国经济改革顺利而健康地发展,少走弯路,我以最近几个月中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所作的学习研究成果为基础,对苏联当前经济社会改革,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近几年苏联经济社会改革进展简述  相似文献   

10.
取消农业税标志着我国“以农养政”时代的终结,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后农业税时代,下一步,应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现代国家政权“双重建构”的整体思路,全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重点推进农地产权制度、民间融资机制、乡镇政府机构、农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财政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的配套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部活力,不断扩大基层社会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以来,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条主线是“多予、少取、放活”。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功,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正向农村地区倾斜,“三农”问题初步得到缓解,我国在总体上进入了“后农业税时代”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是,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造成的瓶颈制约,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障碍。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其改革是自我调整和完善。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对社会主义的改革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毛泽东的改革思想受“左”的倾向的困扰,未能付诸实施。而邓小平不仅恢复了毛泽东的改革思想理论,而且具有重大突破,并使其成为全党认同的理论,从而付诸实践。邓小平对毛泽东改革思想理论的突破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在对改革的认识上,克服了“左”的僵化思想;二、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把改革的工作重点放在经济上;三、视改革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四、将改革的镜焦直接对准到僵化体制的根本转变上。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就曾尖锐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①以后他又多次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是发展生产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中国才能兴旺发达,人民才能富裕幸福。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二重性即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深入进行了拨乱反正,坚定地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逐步开展了由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这场伟大的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让会系统工程。改革的顺利发展,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而且需要一个包括道德在内的良好的社会环境。道德教育怎样适应改革的发展,这是摆在每个道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经验之一就是坚持“三大原则”和“三大方法”,即改革实施中的有序原则、协调原则、社会承受力原则以及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方法、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共同发展的方法、生产与生活并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在进行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的实践,将为我们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新局面、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在加快改革步伐的进程中“加快经济立法”,健全社会主义经济法制,是促进和保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这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农产品,另一方面也使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要求城镇开放农副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及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从1984年开始,我国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改革是从两方面着手的:一是改革作为“小社会”的国有企业,二是从体制外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的改革先后采取过放权让利、利改、承包制(小型国有企业还实行过租赁、…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日益深入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邓小平同志称之为“中国大地上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场社会系统的整体运动,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这场革命,才能更有力地推动其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改革是当前我国进行“四化”建设的一场革命。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全国各条战线都在研究改革,宣传改革,实行改革。我们财务人员在这次改革中,不仅要支持改革,更要积极参加改革,做改革的促进派。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工作是整个学校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改革必需服从于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更多的科研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30 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重点从农村改革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和党在农村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实效性等方面入手,把我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即从1978年到1988年,是农村改革的起步阶段,出现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从1988年到1998年,是农村改革的停滞阶段,出现了“三农综合症”;从1998年10月至今,是农村改革的快速推进阶段,出现了第二个“黄金发展期”。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对于科学制定农村综合改革的整体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