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编辑工作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编辑工作的现代化已成必然。编辑工作现代化就是编辑主体现代化 ,编辑技术手段现代化。在现实社会中 ,编辑要具有现代意识、质量意识、读者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要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 ,从传统的编辑模式中解放出来 ,使编辑在思想观念和编辑的技术手段上全面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梁丽岚 《理论界》2004,(6):212-213
学报编辑主体意识是指学报编辑人员对其在学报的编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的认识。学报编辑主体要充分认识其自身在编辑劳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实现编辑的自身价值。创办精品学报需要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现代化,编辑主体意识现代化体现为开放意识、信息意识、超前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奉献意识等。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高校学报编辑在编辑工作中应具有的时代意识、危机意识、信息反馈意识、经济意识、服务意识 ,论证了这些意识与信息社会交流的重要意义 ,高校学报要扩大影响和承载更多信息 ,能更广泛地被了解和利用 ,发挥自己原有的功能 ,强化编辑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编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与古代的甚至中国建国初期的相比,均相差甚远。编辑意识的现代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与时代发展的必须,是提高编辑人员素质和编辑工作质量的较佳途径。编辑意识决定着对选题的抉择、对作者的要求以及对自我的认知,因而其现代化至关重要。现代编辑意识主要体现在:(一)主体意识;(二)文化意识;(三)创造意识;(四)经营意识;(五)信息意识;(六)开拓与外向意识;(七)读者意识;(八)自我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5.
编辑意识在文学期刊出版工作中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当前文学期刊的编辑意识 ,包括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等 ,进行探讨和分析 ,寻找变化规律和表现特征 ,对提高文学期刊编辑素质 ,振兴文学期刊 ,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报文化是知识缔构、知识积存、知识传播的文化。学报编辑活动的目的是建构学报文化,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这个活动中,必须强化学报编辑的文化意识,这对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增强学报的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报编辑的文化意识主要包括学术意识、前沿意识、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学者意识和规范意识。  相似文献   

7.
王敏 《理论界》2007,(5):182-183
本文在分析编辑以及现代编辑不同理念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编辑意识转变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从横向回顾与纵向前瞻的角度,深入阐述了现代编辑意识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林敏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著文认为,编辑是作者与读者的中介。编辑在从事编辑活动的全过程中必须同时具备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作者意识,包括作者权利的意识(即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责任的意识、作者群体的意识。读者意识,包括读者定位的意识、读者反馈的意识等。从出版的角度看,作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编辑是作者与读者的中介,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编辑的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对出版物质量的高低及出版系统运行的效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出版系统保持自身…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制度下期刊工作的性质、任务、功能和编辑在作者读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编辑应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期刊编辑工作极强的专业性和严格的国家标准决定了编辑应有强烈的专业意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决定了编辑应有强烈的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轨与编辑意识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世纪转换, 经济和社会的转轨, 对于从事文化出版事业的编辑人员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编辑观念意识的转换成为一个新的、时代性的课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编辑观念, 已经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因此, 实行编辑意识的转换, 确立编辑的开放意识、自为的主体意识、自觉的文化创新意识成为编辑出版业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1.
学报作为以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的载体,它所刊登的大多为学术论文,理论性、严密性极强,因此,学报编辑审读加工稿件始终离不开逻辑意识。这种逻辑意识就是指概念、判断和推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规则在编辑头脑中的反映。笔者认为,学报编辑在编审稿件时,逻辑意识起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这种逻辑意识可称得上学报编辑处理稿件的鉴别器,是编辑工作用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重要工具。加强逻辑修养,增强逻辑意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在新形势下,编辑除了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外,要办好高校校报,编辑意识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具体表现在要有创新意识、特色意识、信息意识、精品意识等方面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谈新时期高师学报编辑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 ,做为特殊商品的学报毫无例外地也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 ,竞争机制已经介入。为争生存求发展 ,学报编辑尤其高师学报的编辑 ,除了应具有通常论及的政治意识、经营意识、知识重组意识、精品意识外 ,还应具有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定位意识。本文对后三种编辑意识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4.
陈佳琳 《理论界》2003,(5):108-109
本文以期刊编辑工作实践为基础,论述了中国入世后期刊编辑需要不断强化现代意识的必要性及具体内容,即要强化编辑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文章还对编辑工作对知识产权保护关系作了较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但在繁荣的数量后面隐藏着质量严重滑坡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编辑责任的角度,探讨提高图书质量的一种途径.要提高图书质量,发挥编辑人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编辑人员的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编辑人员的责任意识包括:主体意识、丰碑意识、读者意识、精品意识和经营意识.本文还简要地阐述了培养和增强编辑责任意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新形势下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具备并提高基本素质,是新世纪新形势新情况的迫切要求。编辑应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把关意识、大局意识,增强创新意识、策划意识,增强市场意识、读者意识,提高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7.
所静  张颖 《北方论丛》2000,(6):138-140
编辑观念现代化编辑整体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前提,世纪之交的编辑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其中“以人为本”的观念、精品意识、前沿意识、时效意识以及市场意识在编辑观念向现代化的转变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年鉴编辑是把最初的信息变成最终的年鉴“产品”的加工者和把关人,负责框架设计、体例确定、人员组织、稿件撰写到编辑加工、制作印刷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年鉴编辑人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年鉴“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年鉴编辑必须强化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形象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编辑工作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编辑职业道德中的种种挑战,编辑应该加强学习,从诸多方面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作为精神文化产物的"把关者",编辑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职业道德意识;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宁缺毋滥的精品意识;甘当无名英雄的奉献意识。  相似文献   

20.
董莉 《学术界》2012,(12):134-142,286
所谓编辑的真理意识,就是编辑在具体编辑实践活动中自觉坚持真理、创新发展真理的意识。树立坚定的真理意识,编辑就能编辑优秀作品,为繁荣文化作出积极贡献。本文分析了编辑的真理意识具体表现在十个方面:坚持客观真理,反对主观随意;坚定真理信念,反对盲目迎合;客观辨析真伪,反对折衷模糊;积极掌握真理,反对固守经验;勇敢探索真理,反对保守僵化;主动宣传真理,反对明哲保身;捍卫真理尊严,反对任意肢解;自觉运用真理,反对形式主义;创新发展真理,反对教条主义;具体实践真理,反对崇洋媚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