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景云 《学术交流》2008,42(4):179-181
文化作为精神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并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互动的过程中,文化力作为区别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这样一些"硬实力"的"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并逐渐取代资本成为国际间的核心竞争力.文化领域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大力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建构和强化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路是:提升文化凝聚力是其根本路径;增强文化创新力是其关键因素;扩大文化传播力是其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日本传统文化与军事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川 《日本学刊》2004,(5):135-149
军事观念是一个传统文化与军事实践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长期以来 ,在一些日本人中间形成了崇尚武力的军事观、狭隘的民族使命观、极端的日本中心主义利益观和缺乏自律的战争史观等独特的军事观念。这些观念体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 ,对日本的军事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法国软实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实力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的一项国力指标。法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方面也许不如其他西方大国,但法国注重软实力,特别在思想、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发展和传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了法国强大的软实力的基础,并扩大了其国际影响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文化软实力有所下降,借鉴法国,有利于促使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更好地构建中国的文化实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约瑟夫·奈是国外软实力概念的首创者和研究的领军人物,其他主流研究深受其影响。但奈的软实力理论针对的是美国霸权衰落论,目的是维护美国的利益和霸权。奈认为,国家软实力资源主要由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内外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和有道义的外交政策构成。国外不同机构推出的国家软实力排名主要以奈的研究为基础。尽管中国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但在英国《单片眼镜》(Monocle)杂志与知名智库"政府研究所"每年联合发布的全球软实力排名中,2010~2012年中国的排名不断下降。这种排名是否存在偏见?软实力实证研究是否科学、客观、公正?我们倡导的是文化软实力,面对约瑟夫·奈批评中国软实力建设路径错误的指责,我们一定要坚定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自觉、自信与自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5.
祥耘  胡德才 《社科纵横》2010,25(9):31-33
在文化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之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建设将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推动力量。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面对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强力侵袭,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构筑我国文化安全的长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只有在提升文化软实力过程中才能与时俱进,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5,(5):14-18
提出"中国梦"的"文化复兴"意蕴,是因为文化复兴是整个文明复兴的内驱力,而且文明发展对当前文化复兴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特征"与"中国梦"的特质有内在一致性,比如"推行王道、天下一统"与"中国梦"复兴统一内涵的一致性;"协和万邦、走向共赢"与"中国梦"世界眼光的一致性;"身心一体、通达天下"与"中国梦"、"个人梦"相互关联的一致性;"生命延续、文化传承"与"中国梦"不懈追求的一致性。从传统文化角度强调"中国梦"特质有重要价值,一是激发"中国梦"的文化寻根意义,二是凸显"中国梦"的文化转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黄河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赋予了济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有的城市魅力。黄河文化是“文化济南”建设、提升济南城市软实力的历史文化资产。将黄河文化融入济南城市软实力建设,既是推进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需要,也为当代济南城市软实力建设找到了历史依据,为“文化济南”建设提供了战略性资产。  相似文献   

8.
<正>在2013年末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的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本期我们邀请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主任祁述裕教授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三个重要问题进行讲述。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之后,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软实力"的概念,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软实力"的增长。通过对日本民众所做的有关中国文化及其软实力的调查发现:中国对日本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仍然薄弱,尽管其中有关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某些内容能够被日本社会所接受,甚至某些内容还受到推崇,但是在政治文化方面却遭遇抵抗。总体来说日本社会对中国的文化价值缺乏认同,目前中日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亲近感降低也与此有关。因此,中国要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改善媒体的传播质量,以民间形式为主进行文化传播,这不仅仅是改善中日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晓东 《学术交流》2008,(4):186-189
文化软实力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它包括高校的文化力、精神力、制度力、影响力和亲和力.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路径为:培育先进的大学精神,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强化制度建设,优化大学软环境;引进激励机制,关注教师的心理报酬.建设和发展文化软实力对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海洋软实力的建设是日本建设其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实质上是日本结合其内在需要、刻意对外打造"国家形象"的过程。这一过程共分五个阶段:"脱亚入欧"时期对海洋软实力的无意识建设、"低调收敛"时期海事社会发展模式的初步形成、"经济大国"时期海事社会发展模式的逐步成熟、"经济文化大国"时期综合性海洋政策的统筹规划、"大众文化大国"时期的全民海洋软实力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两项阶段性成果和一项目标:海事社会的发展模式、综合性海洋政策下的海洋事业统筹发展模式、"国家—社会"的全民海洋事业发展模式。日本海洋软实力的建设经验为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之路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6,(2):88-91
中国人民自古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崇尚和谐,反对霸权。对于国家间的相处,也反对以武力或战争方式解决一切问题。而崇尚"和为贵"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爱好和平的文化基础,其中以"无为"思想为指导的先秦道家各思想家,以不同的程度反对战争,倡导国家间和平相处、共同获益。本文从先秦道家角度谈习近平总书记"拒绝零和博弈"外交话语,既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构建"和谐世界"的需要,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进和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固支撑,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是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中原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为引导,从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中原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实施路径和优化举措。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战略思想存在两种体系,即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主要强调文化、影响力等软实力的作用,与强调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保守主义存在很明显的区别.进入21世纪以来,自由主义派提出日本建设"地球贡献国家"的设想得到了政策与思想上的一定认同,对保守主义色彩浓厚的日本政治生态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是知识及智慧的积累与传承,是人类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来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在当前形势下,文化软实力被视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固支撑,在推动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外交是一种民心相通工程,不仅可以为一国外交战略的实施提供社会和民意基础,也是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太平洋岛国是中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南线的重要区域,因此也成为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目标国。中国的太平洋岛国文化外交目标在于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打造岛国民意基础,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进而提升中国在岛国地区的影响力。目前,中国文化外交通过文艺展演、文化教育交流、侨务外交、孔子学院等路径,增进了岛国对中国的了解,也增强了中国在岛国的软实力。不过,受异质文化因素及中国传统文化外交路径缺陷的影响,中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文化外交的成效还比较有限。今后,中国文化外交需要增强双向度交流平台、交流方式、智库和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凸显及各国复合相互依存深入拓展的时代背景下,地区战略谋划和地区战略选择在大国外交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大国地区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既要考量国家在该地区所扮演的角色,更要考虑如何运用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硬实力与软实力在内的多重国家力量,与其他国际行为体进行战略博弈,以谋求利益最大化。尤其是软实力所包含的制度认同力、文化与价值观吸引力、经济发展道路影响力,以及军事外交沟通力等要素,在大国地区战略博弈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本文以东南亚地区为例,从政治、经济、安全等多层面分析了软实力在中美东南亚战略博弈过程中的运用,并得出结论:平衡中国软实力及中国"整合型"战略的影响力是美国"盟主型"战略的重要指向,且主要体现在以获取实质性利益及制度性权力、认同性权力、同化性权力为目标的战略选择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8.
<正>黄河澄泥砚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工艺品,2007年,其入选河南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当前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积极挖掘黄河澄泥砚的文化价值,探索其创新发展策略,有助于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动地域非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十七大以后被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结合部分学者的理论思考,可以将软实力的概念理解为某种形态的文化及其蕴涵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感染力、吸引力与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消解文化冲突,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可以从和谐世界理念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软实力战略。  相似文献   

20.
张静  田卫亮  王非 《社科纵横》2013,(7):101-103
近几年来,中国通过推行文化外交在软实力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通过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年"等文化交流形式,中国拓展了自身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体现了强大的综合国力,面对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应当继续中国特色的软实力建设,同时警惕文化霸权主义的入侵和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