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社会导刊》2014,(30):16-16
2012年10月,民政部出台了《志愿服务记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促进和规范志愿服务记录工作,维护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推动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办法》是我国首个对志愿服务记录进行统一、规范的文件,是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基础制度,是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办法》发布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各地在贯彻落实、探索实践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本刊从基层收集了一些问题,请民政部社会工作司相关人员进行解畿。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导刊》2014,(25):11-12
2012年10月,民政部出台了《志愿服务记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此促进和规范志愿服务记录工作,维护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推动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办法》是我国首个对志愿服务记录进行统一、规范的文件,是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基础制度,是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办法》发布至今已有近两年时间,各地在贯彻落实、探索实践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本刊从基层收集了一些问题,邀请民政部社会工作司相关人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3.
荐书录     
《中外书摘》2008,(7):46-46
《钟南山谈健康》,《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皇家园林》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导刊》2014,(24):10-10
2013年11月,民政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推进社区社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组织领导等。各地在贯彻落实、探索实践过程中对政策的相关内容还有一些困惑和疑问。本刊将大家反映较为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梳理,并邀请民政部社会工作司相关人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战开始。出现了一大批以农村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报告和专著。其中为社会学者所作或与社会学关系密切而又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李景汉的《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1929)与《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卜凯的《中国农场经济》(1930)与《乡村社区调查》(1931),乔启明的《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之研究》(1934)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1945)等。他们运用统计方法,对某一区域的历史、地理、人口、婚姻家庭、财产收入与支出.生活程度、经济、教育、宗教、娱乐等,作概括的描述。勾勒出中国农村各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基本状况,探寻中国农村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职业》2007,(25)
30 ,即生于1970年代的这群人。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幸运儿,已成长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拥有令人羡慕的白领、金领生活的同时,30 的人生分水岭也令他们困惑。前面是否还有事业高峰?还是应该勇敢实践内心里那份蠢蠢欲动的创业梦想?职场或创业?向左或向右?9月12日,由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和《全球商业》杂志社主办的"如何经营30 的商业人生"商业前沿沙龙,邀请了30 的专家与众多的30 们一起分享了创业的体会和经验,解答了创业路上的困惑。  相似文献   

7.
谋皿类别课题名称牵头单位及课题负责人《知识分子的工作环境》《亲属关系对乡村社会生活的影响》《亲子关系与子女成才》《产业组织制衡机制研究》《中国农村基层社区组织(乡村)建设,《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问题专论》《江宁县300户农户家庭经济和婚育状况追踪调查》《武汉市城区社区服务研究》《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对策》《当前中国社会失范和越轨行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典型城市社区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农民价值取向与农村社会整合的实证研究》 《大中城市社区服务探索性研究》·《中国农村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交际》2009,(1):11-11
“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社会蓝皮书》主报告人李培林指出,大学生今年毕业560万人左右,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2009年《社会蓝皮书》主报告人李培林分析了这次国际危机和经济形势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陈光金称,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蜗居》是这十年来最好、最能反映社会现实的片子。虽然未必是十年来最好,但可以肯定的是,《蜗居》确实是个好片子。《蜗居》是一面很好的镜子,照出了当下的中国社会与人心。  相似文献   

10.
当今,我国的社会工作正在经历快速而复杂的发展.我们需要努力,需要探索,也需要回顾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过程。河北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社会工作学术文库》,将我国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学者上世纪40年代的一批著作重印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这次重印出版的著作有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朱亦松的《社会政策》。作为这一活动的参与者,我觉得此时应该表达一下对中国社会工作史的态度。社会工作的历史品格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转型所导致的中国社会分层问题,引起了美国社会学界的瞩目,并且在90年代还引发了一场学术论争。由边燕杰主编的《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版)一书主要选译了这方面的成果。1975年怀默霆率先发表的《中国的不平等与社会分层》一文认为,当时的中国,上层阶级确实享有一定的特权,但特权阶级的圈子同苏联、东欧相比较小,因而他认为,  相似文献   

12.
一部具有学科化中国化特点的好教材———《社会调查教程(修订本)》陆学艺《社会调查教程(修订本)》自196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以来,仅仅一年时间就印刷了3次,发行2万多册,如果再加上1988年6月出版的《社会调查教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87年资...  相似文献   

13.
近日,《社会观察》杂志与春秋综合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一场关于“中国模式”的学术研讨会,日内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中国力》一书作者之一寒竹分别在会上做了主题演讲。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们就当前社会关注、学界热议的“中国模式”问题展开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家茶座》2008,(2):156-157
《亚洲时报》刊载文章《中国不只要Democracy也要Meritocracy》说,毫无疑问,中国现在正在崛起,但距离真正的现代化强国应该还有一步之遥。英文里有个词叫Meritocracy,意谓“精英管治的社会”或“能者居之的制度“或“精才教育制度”。中国在迈向“人尽其才,公平开放”的社会的路上,肯定还未完全到位。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月下期今天和读者见面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今年的《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变”了.这个“变”体现在,每月的上期更侧重于社会工作事业推进中的工作指导性,而每月的下期更侧重于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中的专业指导性.这个“变”也体现在,随着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分领域社会工作的推进正在发力,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在下期开设了医务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三个常设栏目,以及周期性交替出现的老年社会工作、妇女儿童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栏目,以适应和推进社会工作的纵深和全面发展.这个“变”也体现在对非专业、非职业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关心和关注,《中国社会工作》杂志希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让他们能够汲取到自己在专业化、职业化转变过程中需要的知识,让自己在不久的未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工作者.这个“变”还体现在,随着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增多,机构在人力资源、财会、税务、法律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提升,《中国社会工作》杂志设立“机构建设”栏目,希望借助行业内外资深人士的支持和协助,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解答成长中的烦恼和工作中的困惑,也希望能够在这里共同分享机构成长和发展中的各种收获.  相似文献   

16.
《公关世界》2010,(10):77-77
亲爱的《公关世界》杂志的读者朋友,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公关世界》杂志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为了更好地与您交流,我们开设《编读往来》栏目。我们愿意分享您的读刊体会和见解,接受您对刊物栏目内容的批评和建议,解答您在读刊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可敬但又可怕近日,对亿万富豪袁宝璟雇凶杀人的审判,令人震惊。富人究竟怎样个活法儿, 他们的钱到底怎么花?颇值得人们深思。最新一期《中国社会导刊》的特别策划“83%的富豪在巨富中“死去”,透过富人捐款的心理描述,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财富带给富人们的人生“负累”和困惑。  相似文献   

18.
荐书录     
《中外书摘》2010,(1):46-46
《中国地下社会》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地下社会(或称秘密社会)的史学专著,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有极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学家茶座》第24辑的《社会理论中的法》专题,刊载了高鸿钧等先生的一组文章。对于当下中国的法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文谈及中国法学的五大误区,将其概括为:  相似文献   

20.
《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简介中国的社会史料积累丰富,开展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大有可为。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王日根撰写的《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是目前乡土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作者选择了明清基层社会中最能体现社会变迁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