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正>1935年金秋,一对风华正茂的青年学者,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前往遥远的广西大瑶山做社会调查,这就是在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界广为人知的费孝通与王同惠的故事。当他们完成花篮瑶、坳瑶的调查后,12月16日从居住的下古陈村向茶山瑶地区转移时,却发生了一死一伤的悲剧。大瑶山的不幸遭遇,成了费孝通人生中一个"打不醒的噩梦"。王同惠的壮烈牺牲,留给费孝通终身的痛楚,也促使费孝通坚定不移地  相似文献   

2.
对偶婚是一种以感情为主的不稳定、不牢固的婚姻关系。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有不同表现形式。建国前,金秀大瑶山五个瑶族集团都有婚外情现象,而以茶山瑶、坳瑶和花蓝瑶较为突出,主要形式有“点火把”、“爬楼”和“找同年”。所谓“点火把”,是公开的婚外性自由,男女婚后度完蜜月即可以另找情人,妻子可以公开约情夫到家中留宿。因为情夫夜间是点着火把来的,故名“点火把”。这是公开的情人关系。金秀大瑶山茶山瑶的“点火把”与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一带的纳西族的阿注婚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本文全面系统地描述了广西省大瑶山瑶族地区石牌制的基本含义及其发展演变历程,分析了石牌制在大瑶山特殊历史时期的法治和社会功能,在此基础上,针对瑶族地区客观的社会现实,立足于依法治国的社会大背景,从民间法和国家法两个角度,探寻瑶族地区法治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瑶族是一个能歌善唱的民族,有以歌代信的传统习俗。所谓“信歌”(亦称为“寄歌”“放歌”或“传歌”),就是用歌来写信,这在自称“勉”和“金门”的瑶族中尤为盛行。信歌在瑶族民间流传的历史相当久远,准确年代无可考。解放后所收集到的“信歌”,如《桃川信歌》写于清咸丰五年(1855),但它并非是最早的一首。许多流传于民间的“信歌”手抄本,大都不注明年代,可能是由于世代传抄遗漏所致。据《广西大瑶山瑶族社会历史调查》云,瑶族人民直接用汉文记录本民族历史,最迟是在明末清初,其方式多采用歌谣的形式叙述。由此看来,“信歌”作为口头创作产生的年代,自然要早于明清了。  相似文献   

5.
《瑶山研究》对瑶民扶贫攻坚的贡献盘福东黄海的《瑶山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日版),在与此前出版的近百部同类专著中显出了其独到的理论研究角色,对瑶民的扶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导向性贡献。作者长期专务瑶族研究,通读了迄今已发表的有关论著,尤为难能可...  相似文献   

6.
瑶史四题     
<正>一 再论瑶族与百越族(俚獠)的关系 一些学者认为“俚獠同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与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瑶族,则没有丝毫瓜葛。”但据岭南古籍文献记载,俚獠与瑶的关系最为密切,未有瑶名之前,岭南瑶族先民包括在俚獠之内,《广东瑶族与百越族(俚獠)的关系初探》已作了阐述,现就湖南古籍所载,进一步探索瑶族与俚獠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 广东方志记载有关瑶族资料,不少记载着“听调纳粮”的事实。如“惠州府龙川县山瑶,居深山中,听征调,纳贡赋,有官长之抚领。“恩平县瑶山有九,先有良瑶二百二十二户,耕田听调。”“高州府山瑶,有听招、有背招、有险恶,各山有总甲领其兵目。听招者,有相信抚瑶领之。听招者,调之攻守,纳粮当差,谓之‘民瑶’。”不论粤东之龙川,粤中肇庆府之恩平,粤西之高州,都有“听调纳粮”的民瑶。而粤北地区,  相似文献   

8.
1936年,28岁的费孝通先生在一个叫开弦弓村的江南小村作了一个多月的调查,他这次的调查结果后来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著名的人类学家布·马林诺夫斯基为该书作序时辟面一句:“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又名《江村...  相似文献   

9.
瑶学研究与电影《中国瑶族》──有关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探讨赵廷光,刘达成在刚刚闭幕的党的第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十分强调和重视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关系。瑶族,是我国社...  相似文献   

10.
近年广西掀起了一股小小的“黑衣壮”热 ,出版了“黑衣壮”的书。笔者对此却有不同看法。“黑衣壮” ,顾名思义就是穿黑衣服的壮族。有如“白裤瑶”就是穿白裤的瑶族。那么 ,“黑衣壮” ,也就是穿黑衣服的壮族 ,算不算是壮族的一个支系呢 ?以服饰特色作为族称或民族支系的称呼 ,是很正常的 ,无可非议 ,如白族、花苗、红瑶 ,等等。但如果以服饰颜色来区分壮族的支系 ,似乎于理不通。笔者曾去过那坡县龙合乡一带所谓“黑衣壮”居住的地方考察 ,那里偏僻遥远 ,交通不便 ,大石山里的壮人与外界交往很少 ,所以还得保持穿用蓝腚染成的传统黑衣黑裤…  相似文献   

11.
在脂本、程本《红楼梦》两大版本系统中,晴雯和尤三姐是性格变动较为明显的两个人物,特别是尤三姐,但这些文本上的相异之处,并未改变两人“零落成尘”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2.
近代广东瑶人数量及其分布情况长期是一个谜。国民党政府虽然从1928年就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历经多次调查,但直到败退台湾时仍然是一笔糊涂账。对于国民党政府一直弄不清楚的各地瑶族人数,共产党政府却在九个月内就迅速查清。国民党政府关于连阳瑶人数量的统计失实,反映出当时是否设置化瑶局,取决于瑶人的真实人数,由此导致化瑶局经常片面夸大瑶人数量、不愿深入调查的事实。出现这种状况的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国民党政权没有建立现代的基层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3.
2000年6月9日,《南方周末》发表报道和评论,介绍“长江《读书》”评奖和获奖情况,记者在报道中说:“这次奖项,引发微词的是费孝通的《费孝通文集》,汪晖的《汪晖自选集》和钱理群的《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因为费孝通是特邀名誉主席,汪晖是学术委员会召集人,钱理群是评审委员会成员。”评论中说:“有关的非议之一,是关于汪晖及其《自选集》应否得奖。汪晖先生的学术成就可以暂放一边,汪晖先生的身份(《读书》主编)就使他的获奖令人存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长江《读书》奖”的争论由此在学术界文化界热烈展开。“长江《读书》奖”由…  相似文献   

14.
<正>费孝通是一个社会人类学的智者。为什么费孝通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类学智者?作为一个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深入实地,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思考、分析,写出了在人类学史上被称之为里程碑的学术巨著《江村经济》,奠定了他在社会人类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江村经济》也是当代学人,不论是社会学、人类学,还是经济学,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历史文献;作为一个理论家,费孝通勤于思考、善于  相似文献   

15.
《学术研究》1979年第3期《粤北瑶族历史的一些资料》一文,论证“秦汉已有瑶人的祖先在南越居住”,把《后汉书》“威服蛮夷”的“蛮夷”、《汉书·陆贾传》中尉佗答陆贾所称的“蛮夷”,同《后汉书》中的“蛮夷”混淆起来,这是不妥当的。我们知道:“蛮夷”是少数民族的一种总称,包括较为广泛,所以不能把史书中凡称为“蛮夷”的都和瑶族等同来看,而且同一史书前后所称的“蛮夷”,有时所指也有所不同。《汉书·陆贾传》中所称的“蛮夷”,是指百粤而言,而《后汉书》中“槃瓠死后,……其后滋蔓,号曰蛮夷”的“蛮夷”,是指武陵蛮(五溪蛮)而言。可见,同是“蛮夷”,而所指不一样。这样看来,逻辑推理得出:“秦、汉已有瑶  相似文献   

16.
越南是除中国之外瑶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国家,据1999年越南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越南有瑶族620538人。世界各国的瑶族都是从中国迁徙去的,而且大部分瑶族是从中国进入越南后才迁徙到东南亚和欧美各国的。但瑶族什么时候从中国进入越南,中国与越南的正史及地方志都没有记载,中越两国学术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文章从瑶族信歌、祖图等民间文献切入,展开探讨,认为瑶族进入越南的时间是明代初年。同时,历史上瑶族迁入越南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从明代初年起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直不断有瑶族迁入越南。由于瑶族各支系进入越南的时间先后不同,所以,在越南,不同的历史时期,瑶族的分布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与罗淑的《生人妻》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两个短篇。这两篇小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对《为奴隶的母亲》一直评价很高;但对《生人妻》,除个别文学史有所提及外,一般都未予以重视。比较一下这两篇小说,我以为,艺术上各有所长,但在揭示生活的深度上,《生人妻》似乎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18.
隋唐广东瑶族分布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瑶族居住广东,历史悠久,分布甚广。长期以来,对于瑶族在广东居住的历史状况,人们均认为,是“隋唐之际,由于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才从武陵、五溪迁移到湘、桂、粤三省的边境的(1963年《广东瑶族历史状况》)。”本人于1979年在《粤北瑶族历史的一些资料》(1979年《学术研究》第3期)中提出:“隋唐之际,粤北早已有瑶族居住”,“其先民在秦汉之际已居住岭南粤北”(见拙文《岭南瑶族来源的探索》,1983年《求索》第4期)的看法.经过几年来的讨论,持此看法的同志逐渐多了起来。如《广东少数民族·瑶族》(1982年广东人民出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陈述了他在中西社会之间看到的许多差别,如“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不过,这些差别到底是古今之别还是中西之别?对于这个问题,费孝通在其著作中并没有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而冯友兰和梁漱溟两位先生则给出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答案。三位学者对这一问题所做出的解答及其分歧,构成了迄今为止我们在这一问题领域所能看到的基本思想景观。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来对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0.
泰国瑶族源自五岭地区的湖南、广西、广东,在脱离母体后,泰国瑶语发生了变化。在词汇构成方面,两地瑶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泰国瑶语较多地保留了民族固有词和文化习俗词,而国内瑶语有些固有词已不见于口语,仅存留在歌谣里,大量的文化习俗词也逐渐消失;泰国瑶语中的借词除共有的老汉语借词外,还有泰语以及其他东南亚语言借词,国内瑶语则限于汉语西南官话借词;泰国瑶语新词的借用方式倾向于半音译半意译,国内瑶语则更多地直接搬用;泰国瑶语有一些新创词,创词方式也多用固有词素和语序,国内瑶语则很少有新创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