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多尔诺社会理论的批判性蕴含在其对社会概念的理解和规定中.阿多尔诺的社会概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传统,并在与唯心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批判性争辩中产生.在阿多尔诺的视域中,唯心主义的社会研究揭示了社会的中介性和普遍性要素,但是这种中介性被强化为超越社会成员的普遍性力量,从而蜕变为意识形态;而实证主义则强调社会事实的直接性,反对社会的总体性理解,将社会理解为必须接受的现成事实.在他看来,这两种社会概念都缺乏辩证性和批判性,客观上是对社会现实的辩护.因此,他揭示了交换的同一性要素对社会构成的作用,主张将社会理解为一个对抗的过程,甚至一个“问题”,从而为主体在社会中的批判和创造活动留下足够的空间,这也使得阿多尔诺的社会理论具有了批判性.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挑战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管理客体的复杂化,对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基于传统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所表现出的不适应性,社会管理必须走向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社会治理模式.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是一个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之路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黄国秋 《学术交流》2001,19(2):23-26
人的个人价值是在社会中实现的.在私有制社会,只讲人的个人价值,忽视人的社会价值,甚至否定人的社会价值.社会主义社会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但在以往存在着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人的个人价值的偏向.这样做的结果,伤害了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发挥.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但人的社会价值相对于个人价值而言,是更重要、更带根本性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人的个人价值.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价值目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从不久前开始,中国对教育社会学发生了兴趣,并出现了这样的议论:社会结构决定着教育制度的结构,而教育制度的结构通过培养干部而对社会结构发挥影响,反映与改变着社会结构。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教育制度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1.各阶级和各社会集团趋向接近(这一功能在普通教育制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2.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在这方面,首先是职业教育制度在发挥作用);3.青年的社会移动。  相似文献   

5.
网络社会的出现使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存在形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使公民的国家意识发生了变化.网络社会中公民国家意识的消解表现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行为等方面.网络社会中公民国家意识消解的缘由是:国家的政治主导力下降、经济自主性动摇、文化认同感削弱、社会系统化分裂.在网络社会中重构公民的国家意识,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即重视网络社会的政治社会化,增强网络技术的创新力,凝聚民族文化的核心优良传统,建立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形成市民社会观念的同时,也宣告了社会治理的"国家主义"时代的来临.在反抗绝对国家的过程中,市民社会开始与国家相分离,市民社会的形象经历了从政治社会到"需要的体系"的演变,并最终沿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边界确立起了自己与国家的界线.19世纪晚期以后,市民社会与国家分离的趋势发生了变化,国家一步步地侵入社会,并最终形成了一种政府与社会相重叠的"行政国家",它标志着国家主义发展到了顶峰.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社会结构出现了重组的趋势,正在形成一种"新市民社会".这种新市民社会必将终结国家主义的历史,使社会治理迈入"后国家主义"时代.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李大钊紧紧围绕着中国社会改造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现点,形成了比较科学和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改造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指明了中国社会改造的正确方向,而且明确了社会改造的方法和基本力量.它所蕴涵的真理性,使其在众多社会改造的思想中独放异彩,对当时中国的先进分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世界法律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国际法与社会哲学协会于1977年8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和堪培拉举行了世界法律哲学、社会哲学大会.四十四个国家的三百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法与社会的未来》.大会还举行了若干分组会和座谈会,讨论了二十世纪  相似文献   

9.
王雪婴 《唐都学刊》2009,25(4):76-79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急剧的社会变迁,整个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社会出现了分层,人们的信仰也呈现出一定分层次性.社会各阶层在信仰上的表现和异同,信仰与阶层的辩证关系,信仰在促进阶层和谐乃至于社会和谐中的地位和作用,促使人们关注社会冲突与和谐中的和谐现象,阶层间信仰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李铁 《社科纵横》2008,23(6):17-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社会各群体良性互动健康运行.目前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转型的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因为社会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分化,而社会分化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冲突.这就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新型社会整合机制协调各方面关系,缩小差别,缓和矛盾,化冲突为和谐.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2005,(11):11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第一次将民政工作完整地纳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在"十一五计划"中,民政工作列在教育之后,卫生、体育之前.这充分说明民政工作的重要性.而作为民政工作重要一环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也日益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几乎所有公共政策都涉及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领域,国家的繁荣、和谐社会的建设都与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息息相关.因此,每个公民都需要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有所了解.未来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机遇期,对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就要抓好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的研究和宣传工作,而《社会福利》杂志正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阵地,不断创新,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宛丽 《浙江学刊》2004,(6):203-207
当代中国社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机制的发育,伴随着社会分化,性别因素、年龄因素、教育因素等与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相关性显著增长.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及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当代中国女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状态,验证了曾被西方学者讨论过的工业化社会结构转型较普遍的两个命题:第一,在"女性地位机会增加"(第一个命题)的同时,两性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在不断扩大;第二,不仅存在"女性地位分布的边缘化"(第二个命题)问题,同时出现了女性整体地位的弱势化问题.当代中国男女两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男女两性在社会资源分配中,是否获得了同等的地位机会?在社会地位上是否更加趋于平等?性别分化与社会阶层分化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近些年来,已经引起中国社会分层研究者的关注,提出了性别分层的论题,对女性群体社会经济地位状态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男女两性是构成社会的两个相对独立的两极.在社会的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古至今,两性文化经历了两次大的偏离,并且迄今仍然延续着父权时代的某些特征.在当代社会,应当打破两性文化的二歧化思维,建设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和谐、文明的理想双性文化.  相似文献   

14.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剑 《社科纵横》2008,23(6):36-38
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关于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分析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本文认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政府的责任首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5.
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组织获得了生长的契机,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转型带来的全面变革使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北京市以“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为契机,对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了分类负责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苏联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心理现象是人们在交往、相互作用等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最先阐述了社会心理学最重要的原则——心理现象的社会基础原则.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特别重视个别社会集团和阶级的心理,他们揭示了许多社会心理现象的特征,阐述了这些心理现象对现代阶级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活动的影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社会集团的构成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以批判康德哲学的“是”与“应当”的二分为起点重建政治哲学,在此基础上批判性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主张从“现有”之矛盾推出“应有”.“是”与“应当”相统一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逻辑前提;价值判断与科学论证相统一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存在论依据;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的过渡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现实内容.基于上述方法论原则,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把科学论证和价值判断统一了起来,揭示了“人类社会”取代“市民社会”的必然趋势.在当代世界,市民社会已从单纯的市场经济领域进入了社会交往的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这种演变,反映了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为当代政治哲学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基于这种社会事实,在当代推进和深化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需要重新审视市民社会及其蕴涵的价值和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8.
3月11日,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组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银川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自治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表彰了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和评定为3A等级及以上的社会组织,并安排部署了2022年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李路路 《社会》2008,28(3):24-30
改革开放30年来,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术研究中,尽管在有关社会分层的几乎所有方面人们的看法都存在分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在这30年中,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在社会分层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中(阶层结构、社会不平等和社会流动),本文将主要关注阶层结构的变革.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不平等与社会流动都可以从阶层结构的视角上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实践经历了重大的转型发展过程.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政策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项目齐全性、覆盖广泛性、水平恰当性、制度完整性、管理有效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相对来说我国的社会政策理论发展还不够成熟,还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社会政策理论体系.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