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耳之亡”是《史记·晋世家》中的重要内容,司马迁写这个事件主要依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到二十四年)和《国语》的相关记载,同时参照《吕氏春秋》《荀子》《韩非子》等先秦文献对材料进行选择或改易处理。从细节处对比《史记》与其他先秦文献关于“重耳之亡”的记载,可以了解司马迁选择、改易材料的用心及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政书体是指专门记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沿革变迁的一种史书体裁。该体裁创自唐代学者刘秩的《政典》,后有《通典》、《文献通考》等。政书体起源于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而书志创自《史记》中的八书。故可以说是《史记》中的八书开辟了政书体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张丽敏  吴雪萍 《唐都学刊》2011,27(4):125-127
《史记》记载,黄帝当年曾在西安荆山成功地铸造了铜鼎。据此,可以设计西安黄帝铸鼎地景观区。此设计应以当代景观学最前沿学术推进为前提,包括要突出作为荆山之"神"的"鼎"的视觉形象,以"鼎楼"为景观构图中心;按照《史记》中的记载,设计建造陂水相聚的"鼎湖";根据《史记》"迎日推策"记载,在景区大面积使用太阳能。同时,继承发挥中国古代造景技巧,在"天人合一"中以友善的大自然为依托进行景观再发现和再完善,通过"天人合一"的造景引向伟大祖先的融入自然的坟墓,不断地聆听先贤的教诲而在尘世的诗意昂然中挺进未来。  相似文献   

4.
高句丽侯驺是两汉之际高句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朱蒙所建高句丽政权的国王,当时并不存在两个名为高句丽的政权,《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记载并没有根本性的错误,相反《三国史记》的记载则是有意篡改了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5.
据南朝鲜《出版杂志》1988年2月5日号介绍,南朝鲜汉城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最近出版了司马迁著《史记》的抄译本,作为《大学古典丛书》中的一卷。该所认为《史记》记载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地反映原作的意图,同时为了使南朝鲜的读者便于阅读,编译者李  相似文献   

6.
我国早期史书《春秋》、《左传》、《国语》以及《史记》等对越民族的记载,是浙江最原始的文献资料,但简略而久系统。对浙江古民族历史有比较完整系统记载的是浙江人自己撰著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两部史书。  相似文献   

7.
李卓吾首先指出,《水浒》也是“发愤之所作也”。过了半个多世纪,金圣叹又进一步在《水浒》批文中,指出《水浒》是“托笔骂世”之作,而且把《水浒》与《史记》作了许多分析比较。他说:“《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若《史记》妙处,《水浒》已是件件有。”他对施耐庵和司马迁都极其佩服,称他们是“真正才子”、“非常之才者”,说施耐庵“如是手笔,实惟史迁有之,而《水浒传》乃独与之并驱也。”不独如此,金圣叹评点《水浒》,也用了许多《史记》的笔法。只要我们将《水浒》和《史记》的曲笔手法稍加比较,就会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8.
孙娟 《唐都学刊》2006,22(3):89-93
《史记》记载了商、周、秦始祖和汉高祖的感生神话,其中商、周、秦的感生神话都以经典为依据,但都简略;而刘邦的感生神话则详细、系统,与他的史学思想相悖。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从汉高祖到汉武帝经历了历史神话化的过程,形成了君权神授的理论。司马迁的《史记》完成了神话历史化,但又在其中设下了微言大义。后世不察,以此为书写历史著作的模范。  相似文献   

9.
《左传》代言之分析〔韩〕朴晟镇一、记言,还是代言《左传》里记载人物所说的话历来被称为“记言”。所谓记言出自“左史记言,右史记事”①之说。记事是作者之言,记言则往往不是作者之言。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中说:“记言之文,则非作者之言也。为文为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汉家改制过程正是《史记》酝酿、构思、著述的阶段,司马迁父子的毕生事业都与改制联系在一起。笔者从十个方面分析了汉家改制对《史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周易》是伪书,你的看法……。我是在1994年发现《周易》是伪书的,为了慎重起见,我不得不耐心地钻到古书堆里去查找自关证据。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材料的基础上,我把研究的结论献给读者。为了理直气壮地说“《目易》是伪书”这五个字,我准备了远远超过五万字的证据材料。请问《周易》的作者是谁?据《史记》的记载,《周易》的经文(即卦辞、爻辞)是周文王所作,《周易》的《彖传》、《象传》、《系辞传》、《说卦传》、《文雪》是孔子所作。绝大多数的后人,相信《史记》的记载。那么《周易》的真正作者是谁?我认为:《周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多个侧面探讨《史记》中的浪漫主义因素 ,认为这些浪漫主义因素非但没有影响《史记》作为历史著作的真实性 ,相反 ,这正是《史记》获得成功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黄老思想对司马迁及《史记》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从黄老思想的核心是刑德思想,刑德思想贯穿于《史记》之中,司马迁黄老思想形成的外部环境,黄老思想与《史记》文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纵横 《东西南北》2009,(6):78-78
尧舜禅让的背后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开始和下属探讨接班人问题的时候,距离他真正让出帝位的时间长达28年。  相似文献   

15.
不朽的名著——司马迁的《史记》,传来日本大概已有1300余年了。这部《史记》,在日本大学国学制设立(701年)以来就被选为教科书之一,成为学生的必学课程。史学家、经学家、文章家以及研究汉学的人无不读《史记》。这期间,潜心研究《史记》的人层出不穷,留下了许多优秀著作。今天,我们依据这些著作来寻找先哲研究的轨迹。他们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复杂,在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传统家具里独具特色的屏风,有着悠久的历史。《物原》里记载:"禹作屏",不过无据可证。《史记·孟尝君列传》又说"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可见屏风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但屏风的使用其实始于西周初期,据《仪礼·觐礼》记载"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一、大事记的由来大事记,是按时间顺序记载历史大事的一种方法,是我国古老史书的一种传统形式。地方志的大事记,是从史书中脱胎而来的,它本属史体,而为志体所吸收,融合到志体中,成为志书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最早的史书,如《春秋》、《左传》、《竹书纪年》都是编年纪事,按照年、月、日记载历史。西汉司马迁作《史记》,创立了纪传体,以人物为主记载历史。但其中的“本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名状句语义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惜微 《学术交流》2002,(3):111-112
古汉语名状句是一种语义关系复杂多样的句子。我们借助《史记索引》、《汉书索引》对《史记》、《汉书》中名词做状语的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 ,在此基础上来描写名状句的语义结构类型和名词状语的语义类型。通过分析我们看到 ,名状句中的主语名词与谓语动词之间 ,状语与主语名词、宾语名词及动词之间语义关系是多重的、多层的 ,而且状语的类型取决于动词的选择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就《史记》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评述,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主张将原型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等批评模式引入《史记》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20.
《学问》2010,(2)
公元670年至675年,新罗在协助唐王朝灭亡了百济、高句丽之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与唐王朝驻军爆发了战争,史称唐罗战争,其中"买肖城之战"尤为史家关注。中国古代史书与朝鲜半岛方面史书对此战的记载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日后中外学界对此战评价多有分歧。经比对分析,成书于王氏高丽时期的《三国史记》对此战之记载多有不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