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0岁的罗枫,失业整一年了,他用"绝望"一词来形容目前的感受.这种话从沉稳、理性的罗枫嘴里很认真地说出来,着实让人感到意外而又心寒. 失业这段时间,罗枫经常外出旅游,一走就是两三个月."其实,我是想找个地方躲起来,省得总有人问找工作的事情."性格内向的罗枫,只能把伤痛隐藏在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失业并不可怕,作为社会人,可怕的是失业者本身怀抱消极情绪和偏废的就业观,影响再就业行为。笔者曾经两度失业,历经充满艰辛的求职之路,最终如愿以偿。这里,作为“过来人”,很想谈点感受,为失业的你做“心理按摩”。 失业,你不要觉得内疚。谁都知道那不全是你个人的错,这种事情到处都在发生,哪怕最有能力的人有时也难逃厄运。而现在,你不能消极面世,要振作起来,高高兴兴地加入谋职队伍。 困守,不该是你的性格。现实摆在眼前:择业在受市场经济左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导致了顺应需求的各种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各种潜在资源充分挖掘,产业增加,就业机遇增多,只是就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往日没有的职业风起云涌,萎缩的行业兴旺发达,支柱行业落泊萎缩也有可能。其实,择业余地很宽广,原地困守,太不值了,也许使你成为社会包袱,痛失个人发展机遇,你将来更不得要领。失业者,你该主动点儿!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失业是市场经济的“专利”,这在学术界、经济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劳动,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唯一来源,在计划经济时期是纳入计划体系的,政府对劳动力资源的使用实行全面控制,劳动者的就业安排完全由国家一手包办,企业用工规模和用工数量完全由政府部门规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则由政府根据全国统一的工资标准集中规定,企业对用人没有决策权,劳动者对工作没有选择权,作为社会财富之源的劳动力也是禁止自由流动的。所以,人人有事干,人人有饭吃,捧铁饭碗,守穷日子,作为社会主义一大优越性,自然没有失业,也没有人愿意失业。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企业是经济主体,为了自身利益的要求,劳动力资源必须参与市场竞争,要竞争,企业就必须对自身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劳动力作为企业的生产要素之一,也必然优化组合,这残酷无情的竞争,导致失业的显性化。 失业,这并不奇怪,富裕的国家,失业率同样是高的,据报刊  相似文献   

4.
有人称赞柏杨精明能干,有人笑他是个糊涂蛋,这些都没说错,不过,也都只说对了一面而已。做为柏杨的妻子,我说他是“既复杂又统一”的一个人。复杂,是他对社会众生百态的洞悉,以及历经险阻曲折的人生。统一,是他仍然那么真挚,那么奔放,那么倔强,那么热情!柏杨的人生经验非常丰富,除了是一位作家,他还在东北卖过矿场用的坑木,经营过有声有色的出版社,当过报馆编辑,奉过公职,担任小学、中学老师,大学教授,也曾失业、流浪,一心只巴望有个馒头啃啃,他不精明能干一点,又岂能好好过到今天?但柏杨在日常生活中的糊涂,又常令…  相似文献   

5.
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明文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加快构建“三位一体”(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重大课题.为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建设,为上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河南省汝州市人社局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企业、事业单位,走访失业职工并咨询有关市县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6.
刘宏 《人才瞭望》2007,(11):43-44
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2亿。2007年城镇新增的求职人员将会有2400万人,国家力争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900万人,加上一部分退休人员腾出来的岗位,两项加在一起,争取能够实现1200万人的就业,也就是说,有1200万人将面临失业威胁,由此可见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供需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7.
识别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不仅仅是因为有的人口是心非,善于伪装;还在于,即使是真实的表现,有时也会令人难以判断是好是坏。对于辨识人才之难,古人多有论述。其中,元代人胡祗论述较为全面。他说:“辨识人才最为困难,因为有些事情往往似是而非。有人刚直、开朗,看上去像是说话刻薄不留情面;有人柔和、懦弱,看上去像是忠厚老实;有人廉洁守法、坚持原则,看上去像是保守固执;有人头脑清楚而拙于言辞,看上去像是无能;有人并无真才实学而能言善辩,看上去像是很有才能;有人头脑迟钝、不学无术,看上去像是城府很深;有人总爱攻击、诽谤别人,看上去像是端方正直;有人对人比较厚道、隐恶扬善,看上去像是讨好拉拢别人。一一考究起来,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人才的优劣真伪,往往混淆不清,难以辨识。”辨识人才不容易,那么古人是如何辨识人才的呢?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需求差异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约有100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200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约495万人.社会新增岗位900万个。而需就业人数达2400万。这意味着知识青年的就业压力剧增,一部分有专业知识的青年将处于失业状态,即“知识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率低是当前重大社会问题,关键原因是大学生专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差异.即一方面许多企业花费高额成本却很难找到真正胜任工作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下岗、失业这一重大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国家统计局局长刘洪指出:到1997年末,全国累计有下岗职工1200万人。据有关部门预测,“九五”期间社会新生劳动力达7200万,城镇富余职工2200万,失业职工1900万,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大。下岗,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发挥失业动态监测的作用,从2015年1月起,宁夏自治区将失业动态监测范围由原来的167家企业8.5万人,扩大到353家企业16万人。以往选择的样本大多数为制造业企业,结构较为单一,监测企业样本增加后,涉及制造业、批发  相似文献   

11.
木子 《人才开发》2001,(2):45-45
借助对失业群落和企业、机关下岗人员的广泛调查与深入分析,可以总结出当前或以后有9种类型的人最容易失业。 没有一技之长的幼婴型。在科学与技术日益专门化的今天,一个既非“通才”又无一技之长者往往成为被公司、机关首先考虑辞退的人选。 动作迟缓,办事效率低下的乌龟型。默默无闻,看似忠实可靠的“乌龟”,  相似文献   

12.
促进困难群体就业,是推动社会整体实现更加充分就业的重要任务,是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家庭收入有来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巴中市始终坚持把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帮扶作为保民生的重中之重,强化各级帮扶援助责任,落实困难群体就业目标,将下岗失业的4050人员、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就业困难并失业一年以上的失业人员、城镇  相似文献   

13.
我们曾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失业”而自豪。殊不知,这种“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五个人吃着三个人的饭”的做法是一种虚假繁荣。当市场经济的澎湃巨浪 荡涤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后,这一脆弱的表象便最终被打破——包括一部分有专长、有较高学历的人才在内,如今失业、下岗等已无情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门话题。 人们不禁要问:凡是下岗,一般由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所招致,由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排斥所形成,由企业经营机制僵化带来效率低下所造成,按理说,甚富竞争力的企业人才不应在下岗之列。那为何作为职工中的精英力量——一部分人才也同样成了下岗大军中一员呢?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我国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局面,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毕业的临近,就业压力逐步显现。有人抱怨,现在大学生太多了,就业压力太大了。从根本上讲,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是扩招使然,即使不扩招,就业问题也依然存在,高素质就业于国家、于个人总比低素质就业要好得多。当前,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的开展,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够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就业,但在少数大学毕业生身上还存在一些消极心理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湖北大冶市一位引进的唯一的高级工程师,却遭遇到当年被人抢来,日后7年失业的尴尬,读此消息,叫人心情沉重,感慨颇多。 如今,各地都在重视人才,寻找人才,呼唤人才,培养人才,招聘人才,启用人才,可为什么大冶的高工会失业而无人问津呢?或许,原因有多方面,但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人为“梗塞”,导致贻误人才。报道称:从1997年就这位高工的尴尬境遇,大冶两位领导作出了“请人事部门解决”和“请地矿局酌情解决”的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不能回避的“失业”问题倏然出现,据权威人士透露:1994年我国失业人数上升到187万人,1995年相当于前7年的总和,全国城镇失业率为2.5%,城镇不充分就业率为9.5%,农村不充分就业率达到30.5%。失业周期正由4个月延长至6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另据预测,我国“九五”末期将出现1978年以来的第三次失业高峰,城镇失业率将高达7.4%,全国人口失业率可能达到21.4%。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提出,当前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失业问题。面对汹涌而来的“失业”潮流的冲击,中国理论界不断地思考和探讨“再就业”问题,中国政府积极采取对策,推出了为800万人找工作的“再就业工程”,试图开拓更多的再就业门路,为老百姓找一个“饭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投硬币,连续七次相同地投出国徽一面,你相信吗?大部分人不相信这会是事实;少部分人相信投币人有魔力;也有一部分人相信这是在玩魔术。但极少有人会相信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从2013年1月1日起,《陕西省就业援助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规定九类人员可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并实施"一人一策"的重点帮扶政策。《办法》明确规定,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就业的人员,包括:1.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家庭人员均处于失业状况的城市居民家庭成员;2.距法定退休年龄十年以内的登记失业  相似文献   

19.
《人才瞭望》2005,(5):101-102
请问:某企业招用了几十名农民合同制工人,2002年8月,其中5名民工合同到期后没有能与该企业续订劳动合同,处于失业状态。当他们发现与他们一起失业的城镇职工能每月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失业保险金后,也到社保机构申请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社保机构告知,他们原来所在的企业在他们就业时没有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费,也就是没有将支付给他们的工资计入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因此,他们无资格申请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于是,这5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他们原来所在的企业为他们补缴失业保险费,以便他们也能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他们的申请应予支持吗7  相似文献   

20.
《人才瞭望》2006,(10):107-107
一个人投硬币,连续七次相同地投出国微一面,你相信吗?大部分人不相信会是事实;少部分人相信投币人有魔力:也有一部分人相信这是在玩魔术。但极少有人会相信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