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 ,从李白与孟浩然的交游、孟浩然和韩朝宗的交游进行综合考察 ,并依据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诏令 ,结合诗文内容 ,重新考订李白《与韩荆州书》不作于开元二十二年 ,《赠孟浩然》诗不作于开元二十七年 ,而皆作于开元二十三年  相似文献   

2.
唐玄宗在位长达44年,分为开元(713—741年)和天宝(742—755年)两个时期。开元和天宝前期,是唐王朝的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盛世”的出现,是与唐玄宗在开元时期,励精图治,致力改革分不开的。天宝以后,由于玄宗逐渐丧失了改革,进取的精神,使朝廷内部奸佞当道,弊端丛生,导致社会危机四伏,酿成“安史之乱”大祸,使唐朝由盛转衰。  相似文献   

3.
以唐人神龙元年说为基点,对李白与孟浩然初识交游进行了新考探。提出了李白与孟浩然交游为: 开元十四年暮春初识, 作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开元十五年作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岑参生年再辨──兼及各说的论证方法廖立岑参生年最早由赖义辉《岑参年谱》定为开元六年(1930年《岭南学报》第一卷第一期)。不久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又定为开元三年(1933年作,收入《闻一多全集》第三卷)。刘开扬《略论岑参的诗测定为开元四年(195...  相似文献   

5.
大唐《开元礼》是从《贞观礼》、《显庆礼》发展而来的,也是秦汉王朝以来封建礼仪制度完备化的总结。《开元礼》修撰的指导思想是将《贞观礼》、《显庆礼》加以“折衷”,择善而从,“粲然勒一代典制”,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繁荣气象。《开元礼》具有总结性、全面性、系统性三大特点。它是我国封建礼制史上一部总结性法典,内容广博而全面,体例严密,眉目清楚。近代学者章太炎称赞说:“择善而从,直取其稍完美者,则莫过于《开元礼》。”  相似文献   

6.
李白继开元十八年一入长安之后,开元末又有一次长安之行。此行已有学者考在开元甘七年秋①,亦有拟在甘八年秋至甘九年秋者②,又有定其一入长安之年亦在计六年至甘八年春者③。显而易见,或混一入之年于再入之内,或辨二入之岁越三载之外。要皆持论未定,举证不足,难以令人首肯,须作系统考索。今据拙著本刊《李太白年谱笺征稿》:李白以开元甘七年九月再入长安,献赋不达,寓居半载,甘八年三月送“五噫出西京”矣。本文拟就李白入京前之行踪、在京时之活动、出京后之去向等节,胪陈如次。一、李白入京前之行踪开元计七年首春至仲夏,流…  相似文献   

7.
苏颋年谱(六)陈钧玄宗开元十一年甲子(724)五十五岁在礼部尚书任。春,离蜀返京。《方镇年表.剑南西川》:“开元十二年,苏、张嘉贞。”《仆尚丞郎表》卷十一:“张嘉贞——开元十二年春夏,或上年,由幽州刺史迁内尚,兼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判都督事。十二年七月...  相似文献   

8.
关于唐玄宗时期存在着"吏治与文学之争"的论题,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的见解."吏治与文学之争"的主要表现,开元初期是姚崇与张说之间的明争暗斗,开元中期是张说与宇文融、崔隐甫之间的政治较量,开元后期则是张九龄与李林甫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其间"吏治与文学之争"只是这场党争的表现形态,它不是这场斗争的主要内涵,不是它的焦点,更不是它的本质.封建专制下的权力游戏、君王个人意志的转移以及集团性的腐败,是这场斗争的根源与本质.这使得开元、天宝的朝政由明转暗,文人的人生旅程充满了挫折与苦难,从而为盛唐诗歌注入了沉郁顿挫、雄健苍凉的内质.  相似文献   

9.
关于唐玄宗时期存在着“吏治与文学之争”的论题,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的见解。“吏治与文学之争”的主要表现,开元初期是姚崇与张说之间的明争暗斗,开元中期是张说与宇文融、崔隐甫之间的政治较量,开元后期则是张九龄与李林甫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其间“吏治与文学之争”只是这场党争的表现形态,它不是这场斗争的主要内涵,不是它的焦点,更不是它的本质。封建专制下的权力游戏、君王个人意志的转移以及集团性的腐败,是这场斗争的根源与本质。这使得开元、天宝的朝政由明转暗,文人的人生旅程充满了挫折与苦难,从而为盛唐诗歌注入了沉郁顿挫、雄健苍凉的内质。  相似文献   

10.
姚崇(公元650—721年)字元之,本名元崇,因避开元尊号改名为崇,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年少时“尚气节,长乃好学。”因有才华,应下笔成章制举,授官濮州司仓。累迁夏官(兵部)侍郎,后相武后和睿宗,开元初又相唐玄宗。史称“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尤其在开元初年,他力主进行社会改革,一革唐中宗以来的许多弊政,“首佐玄宗起中兴业”。开创了开元之治的新局面,从而使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1.
李白与南阳渊源颇深,今人收集李白在南阳留诗共13首。据考察,李白入翰林前,曾五次光临南阳。一为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入长安,取道南阳,时为初夏;二为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南返安陆,途经南阳,时在秋;三为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由安陆来游,时在春;四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李白由安陆移家东鲁,路过南阳;李白五次访问南阳是在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应方城县仙翁观道士元丹丘邀请到方城寺。留下《南都行》、《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送友人》和《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等诗篇。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关注更多的是王仁裕的笔记小说《玉堂闲话》,而对《开元天宝遗事》的思想艺术价值却少有涉及。对唐五代笔记小说题材的流变及《开元天宝遗事》的内容和艺术性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王仁裕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唐朝开元二十五年前后编撰而成的律、令、格、式及《唐六典》《开元礼》,是中国古代法典法时期法典编撰上的最高成就。"开元六典"标志着中世国家治理体系中规范层次上的法律、官制、礼制体系再塑的完成,是春秋以来特别是汉儒对周朝法律、官制、礼制想象后相应理想化的产物,成为中华法制文明的重要结晶。"开元六典"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双重作用:首先,是唐朝国家治理中的法制化产物,让国家形成了完善的、自成体系的法律制度体系;其次,是五代至清各王朝法律、官制、礼制建设的渊源和典范。"开元六典"成为五代之后中华大地上诸王朝法制建设的直接渊源,对中华法系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上安州裴长史书》是研究李白开元年间行踪交游的重要作品。《上安州裴长史书》系年历来说法不一。本文结合李白诗文和其他史料对其行踪交游进行考证,认为此《书》应当作于开元二十二年,写作目的是希望获得裴长史的举荐,从而为李白开元年间入长安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5.
认为"开元之治"的形成与唐玄宗注重政治思想与制度建设,善于总结唐前期政治思想与执政实践的经验教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开元初期,玄宗对唐王朝开国以来的政治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探索,扬弃"则天故事",继承"贞观故事",形成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并重新确立了新的秩序。  相似文献   

16.
大安国寺由玄宗的父亲睿宗舍宅而立,在开元时期(713-741)汇集了各种学派的僧侣,成为长安最为重要的皇家寺院.俄藏《开元廿九年(741)授戒牒》表明,开元二十九年二月,大安国寺僧人释道建曾经受命来沙州主持授戒仪式,并宣讲唐玄宗刚刚编纂完毕的《御注金刚经》以及《法华经》、《梵网经》.此举为长安佛教与敦煌佛教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通过两地的联系,长安新的佛典、画样、艺文等都传人敦煌,给敦煌佛教文化增添了光彩.这件文书也为我们探讨长安与敦煌的关系问题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乐山大佛     
摄我所色 《阅读与作文》2007,(4):F0004-F0004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城东南,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岷江、大渡河。  相似文献   

18.
周晨虹  郭晓晨 《社区》2008,(34):16-18
商品房住宅小区作为新兴的社区类型,存在着诸多新问题,难以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法,如商品房住宅小区物业公司和业主以及业主委员会之间关系不顺畅、社会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创开元山庄社区的社区建设被称为“开元社区模式”,是历下区通过社区建设解决商品房住宅小区问题的典型模式。为了了解高档商品房住宅小区社区建设中的问题,笔者对中创开元山庄社区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9.
以唐人神龙元年说为基点,在《李白与孟浩然初识交游新考论 》的基础上,对李白与孟浩然中后期的交游及诗歌进行了新考探,提出了李白与孟浩然中后期交游为:开元十七年秋,于溧阳作《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是年冬于扬州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开元二十三年,作《赠孟浩然》的新观点和新系年。  相似文献   

20.
论姚崇的社会改革与开元之治郝宏桂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唐朝的社会经济和国势都发展到了极盛阶段。据记载,当时的社会局面乃是“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