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消费社会。消费已经从物品消费转变为符号消费、图像消费。消费是一种操纵符号的行为,人们对符号的追求是无穷的。要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变成符号、图像。人们通过符号建立差异,通过符号获得拯救。  相似文献   

2.
在物质富裕的社会中,人们固然消费各种生活必需品,但是除了消费这些消费品之外,人们还把这些东西作为符号来消费。不仅如此,在消费社会,人们不会局限于物品的消费,还把其他一切东西都纳入消费的范围,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东西都被人们当作符号来消费。比如,劳动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在消费社会中已经成为一个被消费的符号。而人的身体本来是进行消费的,如今也成为人们的消费对象,这是因为,身体在现代社会也成为一种时尚品。当人们追逐时尚并按照时尚的方式进行各种符号消费的时候,人们就完全丧失了自我,这个时候即使人们想摆脱时尚消费也是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杀”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社会理论多在生产社会的基础上形成,对消费社会的不平等与抗争行为难以提供有效的解释。基于中国迈向消费社会过程中的山寨现象,从全球消费社会的结构性背景以及消费政治与生活政治的阶级斗争逻辑出发,分析了底层消费者反抗魅力意识形态和争取文化领导权的实践,对新马克思主义从物质不平等到符号不平等的理论演化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提出反抗符号霸权是山寨消费的核心。新的社会不平等需要从消费政治角度出发理解,底层消费群体的山寨消费是全球化消费结构转变过程中符号神化与去魅过程的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符号消费现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符号消费"现象日趋蔓延,追求符号意义的消费使大学生陷入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窠臼,消解精神生活的神圣,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及心理问题,使大学校园变得浅薄、庸俗和放纵;"符号消费"现象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机制和心理机制,是当下异化的消费世界的真实写照,揭开符号消费的本来面目,有利于大学生回归消费的真谛,重建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符号消费的意义解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符号消费在现代经济中的意义日益得到体现。论述了符号消费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并从企业的角度探讨了构建符号消费意义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符号消费的媒介形式从传统纸媒,电视等转移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上,人们通过收看广告被无意识劝诱进而产生消费行为.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符号消费展现出的模糊性、仪式性和狂欢性的行为特征,得出新媒体环境下符号消费体现出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启示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一现象,把握新媒体带来的发展机...  相似文献   

7.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符号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消费社会,人不仅被具体的物品所异化,而且处在强大的物的体系中,被符号所异化。符号体系成为控制人的新力量,消费者陷入永无止境的符号体系的模范/系列和个性化的追求之中,永远难以满足。鲍德里亚早期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为当代消费社会中的消费需求、媒介交往和社会一体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他看到了传媒与符号对人心灵的腐蚀,疾呼消费社会对人类精神的危害。但鲍德里亚的的思想带有浓重的技术决定论色彩。此外,他的超真实、内爆、模仿、仿真等符号学概念遮蔽了不平等的经济制度、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罪恶,掩盖了符号背后的真实与利益,使符号本身被神秘化。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变迁背景下农村结婚消费问题不断出现新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农村青年的结婚消费行为呈现较强的符号消费特点,在结婚消费过程中一些具有符号象征意义的消费品在农村青年的结婚消费中大量出现,品牌化、时尚性以及炫耀性成为农村青年结婚消费的新特点。通过调查发现,农村青年结婚消费这种特点与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年的身份焦虑以及大众传媒的技术支撑等因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前我国奢侈品消费人数的不断攀升及奢侈品消费金额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从整体上看未富先奢的局面已经出现。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奢侈品的消费,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超富裕阶层;另一类是新奢侈品的消费,消费人群是中产阶级和白领。从影响我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动机来看,人际性消费是影响我国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动机,其中符号性消费是影响我国当前奢侈品消费的首要因素。符号性消费、从众性消费与人情消费都属于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促使我国奢侈品消费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状态。因此,应大力倡导理性消费,同时也要抓住契机,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与创新,树立自己的民族奢侈品牌,更好地发展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0.
鲍德里亚把符号学引入了消费领域,对消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他认为,符号消费是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伴随着符号消费而来的是种种的消费异化现象。在消费社会中,人们陷入了对符号的追求中,丧失了真实的自我需求与价值判断,精神权益受到了严重的扭曲。基于鲍德里亚的消费异化理论,分析消费异化对人精神权益的损害,以其提出克服消费异化、提升精神权益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消费文化与草原文化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草原文化追求开放、自由的品性,自然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与消费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品质。同时草原文化中表现出乐观的心态、自由的精神、开放的境界、和谐的胸襟、崇信重义等民族精神,可以克服消费文化中消费主义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保险合同纠纷诉讼案件日趋增多。为此当事人须耗费大量的金钱、时间、精力,这些均计入诉讼成本,区别只在于:一方耗费的诉讼成本多一些,另一方耗费的诉讼成本少一些。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当事人都是输家,是"双输"的结果。究其原因,是保险合同当事人没有权衡好前期交易成本与后期执行成本的关系,前期交易成本过低,致使后期执行成本高昂。  相似文献   

13.
合意的外贸发展战略选择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协调内外均衡矛盾的重要之举,是宏观政策调控的前提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强力推进的出口导向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引发并扩大了社会和经济的内外部失衡,这一现状对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象征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的思维活动和情感生活。作为一种诗美艺术的表现手段,象征具有不可多得的美学特征:主客体高度统一;以一寓多,以有限寓无限;立体化、感觉化,开放式地把握和表现事物及人类的思想情感。本文在探讨象征的美学意义,分析国内外关于象征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象征与其他艺术手法的相近之处,为诗歌的表现手法拓开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标志设计中的表现手法有文字、具象和抽象图形的运用,以及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其中书法艺术的运用不仅将为标志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而且独具风格,有良好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本文从书法艺术的形体、风格、审美意识等角度进行阐述,让书法艺术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涵在标志设计中表现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汉字娱乐节目以审美的方式唤醒深藏于国人心中日趋淡忘的汉字情结;键盘、语音录入背景下的提笔忘字实质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呈现出潜在的文化危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文化的终极目的就是文明,文字是文明的标志,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汉字作为媒介在价值向度上具有文化的储存性、传播性、传承性。  相似文献   

17.
论汉大赋的描绘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大赋的主要文学特征是其描绘性.它以老庄的崇尚自然为文化底蕴,把自然万物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观照对象来加以拓写和描绘.其景物描写不再是作家感情、心志的载体,而是一种独立的自然存在;汉大赋以大为美,状大物、写壮景;状物细腻,描摹逼真;辞藻繁缛,用语典雅.这固然是赋作为一种文体的特殊性所决定,汉代楚文化的兴盛等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仡佬族的“敬雀节”是一个集人与自然、社会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具有深刻的文化象征与社会象征意义。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审视这一传统民俗,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仡佬族的历史文化、思想观念及民俗变迁。  相似文献   

19.
1993~2005年湖北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2005年,湖北省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以及生活水平上存在差异。近些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民的各种补贴,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从而导致农民大幅度地增加消费开支,出现了消费支出的增长快于国民收入增长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代城市建筑视觉意象挣脱了沉重的政治象征意涵,大多变成了纯粹的视觉审美符号。这一嬗变折射出消费控权时期国人将建筑视觉形象欲望为生活风格、审美需要、文化认同的多元诉求。此欲望正好与城市经营管理者对利润和政绩的欲望暗合。建筑形象遂充任了消费的欲望机器,致力生产视觉快感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欲望的交织与共构谋划了中国当代城市建筑的审关视觉性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